前人分别名色最多。其实铺张语。临症之际。反启人多岐之惑。大抵外感内伤。七情过 用。皆能致之。其症倦怠少食。或常畏寒。或常发热。或寒热往来。气色日见憔悴。肌肉日 见消瘦。即将入痨症之门。若咳嗽不已。吐血时止时来。是既成痨症。法在不治。二症另立 一门。宜参看。 凡脉。极大极小极虚。皆痨也。但渐缓。则渐渐有生意。若渐数。则渐入死门。若数而 兼紧弦。十不救一。左右关俱弦。死期不远。 昔人谓此症服寒凉之药必死。愚以为不尽然。火盛抽薪。正不可无权宜之计。火平即舍 去。亦何害哉。且寒凉之药不可久服。人人俱知也。唯滋阴降火。及不凉不温之品。最足误 人。余每遇痨病之家。未诊时。见其案上有薛氏医按景岳全书医方集解本草备要等书。曰以 麦门冬代茶。则不复与诊。知其中于药魔。定其必死也。余素不喜寒凉。姑以寒凉方之不可 弃者。首列之。 肺痿声嘶。喉痹咳血烦躁。宜
    滋肾丸。
    (九十四) 小便癃闭者。亦宜之。 血热妄行。脉洪大。身壮热。或吐血。或衄血。宜
    四生丸。
    (一目) 吐血便血。妇人血崩血淋。及伤寒斑黄未已而吐血者。宜
    犀角地黄汤。
    (九十九) 骨蒸发热。日静夜剧。及妇人热入血室。胎前发热者。宜
    地骨皮散。
    (九十五) 午后发热。盗汗不止者。宜
    当归大黄汤。
    (六十五) 吐血衄血盈盆盈斗者。忌骤用苦寒及辛温之药。急用后方。服后熟睡。勿触其醒。则立 可重生。一夜复元。宜
    独参汤。
    (八) 胃中湿热。身黄溺赤。口疮牙床糜烂。吐血衄血。宜
    甘露饮。
    (八十七) 感秋燥之气。咳嗽不已。宜
    泻白散。
    (八十六) 感秋燥之气。洒淅恶寒。寒已发热。渐至咳嗽误以参木补之。致肺中之热。无处可宣。 急奔大肠。食入。则不待运化而出食不入。而肠中之垢。亦随气奔出。泻痢不休。宜以润肺 之药兼润其肠。则源流俱清。寒热咳嗽泄利。一剂俱止。此喻嘉言得意之法也。宜
    泻白散
     去粳米。如黄芩阿胶杏仁。 梦遗失精。及梦与鬼交。宜
    封髓丹。
    (七十四) 午后发热。腰痛足酸。服六味丸不效者。宜
    大补阴丸。
    (二十三) 气上逆。烦热呕吐。若惊悸不眠。宜
    温胆汤。
     加真阿胶枣仁。(九十) 气郁之属于肺者。属于肺之燥也。诸痰喘呕之属于上者。亦属于肺之燥也。宜
    清
    
    燥救肺汤。
    (七十六) 以上诸方。虽曰寒凉。却能培养生气。为痨门不可少之方。亦是权宜暂用。为痨门不可 恃之方。 痨字从火。未有痨症而不发热者。世医以若寒为戒。谓滋阴一法。最为妥当。而不知此 症多是阴盛为病。滋阴是益其病也。人皆曰。阴虚则火动。吾独曰。阴盛则火动。何以言之。 心肺在上。阳之位也。胸中之阳宣布。如日月一出。爝火无光。何有发热之病。唯下焦之阴 气一盛。上干阳位。足太阴脾之湿气动而为水饮。干于手太阴肺。则咳嗽不已。足少阴肾之 寒气动而为阴血。干于手少阴心。则吐血不休。虚痨以此二症为提纲。非阴盛所致而何。且 心肺之位。如太空也。下焦之阴气上冲。阴霾密布。白昼亦如长夜。不独灯烛之火有光。 即腐草萤虫。俱能生光。岂非阴盛火动之一证乎。况人身中有龙雷之火。非诸经之火可比。 然必阴云四合。而龙雷方得遂其奔腾之势。而烈日当空。雷龙潜伏矣。以下诸方。皆退热之 良法。学人须当细玩。 一仲景法。以小建中汤为主。方中桂枝生姜。宣胸中之阳。即所以除阴火也。后人识见 不及古人。虑姜桂之热。只用温补之品。东垣云。参甘草。为泻火之良药。又云。甘温除 大热。视古方虽低一格。犹有先民之矩。 宣肺阳。则天气清明。地气不能蒸湿而为云。而龙雷之火不作。为退热一大法。计八方。 保元汤。(七)补中益气汤。(五)当归补血汤。(六)四君子汤。(一)六君子汤。(二)五 味异功散。(四)香砂六君子汤。(三)归脾汤。(二十一) 以上八方。皆手足太阴之药补也。退热进食除痰止血极验。唯咳嗽一症。方由饮邪方中 人参。其味甘苦属阴。其质柔润多液助湿非饮症所宜。故仲景于咳嗽症。去人参。加干姜五 味。或再加细辛三味为主。寒热燥湿之药随宜加入。其法最妙。不可不知。如肺燥肺热。人 参又为要药。 宣心阳。则离光普照。爝火无光。又为退热一大法。计十方。 附子理中汤。(一百零七)近效术附汤。(一百零六)人参养荣汤。(十二)圣愈汤。(十 八)正元丹。(二十)二加龙骨汤。(三十二)黑锡丹。(三十)术附汤。(一百零五)附汤。 (一百零五)参附汤。(一百零五) 以上十方。皆手足少阴之药。治验同前。通有流精气扶元气补火以攻水之妙。但吐血症。 以理中汤照古法等分煎服神妙。或照仁斋直指。加木香当归亦妙。所以妙者。血得暖。则循 行经络。干姜与甘草并相之功也。或用炙草四钱。干姜炮黑二钱。三味子二钱煎服。亦妙。 引火归源。用八味丸。自薛立斋张景岳以后。皆奉为枕中之秘。其实治标之法。不可常服。 余每见久服滋阴之剂。发热日甚。后医翻前医之案。谓热药固不可用。而以地黄滋阴之品。 倍用以制其毒。则能引火归源。其热气退。投以八味地黄汤等。初服一二剂如神。再服一二 剂。不甚见效。再服三四剂。虚症大作。其热如焚。病家或疑桂附之误。而更医。或信任不 疑。而归咎于附子之制法不佳。其肉桂之产非道地。视二药如鸩。遂以滋阴者枉其归阴。所 以然之故。千古无一人悟。及余谓一一明之。盖阴气居于阳位。邪火因而窃动。忽得桂附扶 胸中之阳。则邪火自然退听而不敢动。故初服而效。至三四服而不效者。习以为常也。至五 六服而发热更甚者。桂附阳药之少。不敌地黄一派阴药之多也。或曰数方中阴药数倍于阳药 。阳药固掣肘而不尽其量。宜其不效。何以前效而后不效欤。余曰。此问正不可少。个中机 关。必须识破。然后可以得病情。凡阴药性柔而行缓。缓则相续而不绝。阳药性刚而行急 。急则迅发而无余也。胃如分金之炉。一柔缓而逡巡不进。一刚急而捷足先登。入咽之后。 但见桂附之扶阳。若忘地黄之滋阴。故初服而效。至于数服。桂附虽烈。无如前日之地黄等 药。缓行未了。又得新入之地黄以助之。势可相敌。故三四服不甚见效。乃服至五六剂而大 发者奈何。盖以每日所服之桂附。如火一发而无余。而同剂中之地黄等药。如水之渐注。 不骤之积日多。些少之桂附。安能与之为敌。宜其服之增热也。天地间两可之见。最为误事。 不可不知。 八味地黄汤。(十五)全真一气汤。(三十一)十味地黄丸。(十九) 痨症愈后。不可无调养之法。丸剂优于汤药。宜 八味地黄丸。(十四)天王补心丹。(十三)龟鹿二仙膏。(十七)还少丹。(十七)全鹿 丸。(二十五)八味地黄丸。(十五)加味虎潜丸。(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