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人因病立方,加减出入,俱有深意。若不明其受病之由,与用方之所以能治其病之 故,而概执方以治之,其不至于误世殃人者几希。兹集病情方意,互相阐发,庶便资用,若 每方皆释,则重复烦琐,反生厌渎。故前后间见,详略不一,或释制方之意,或拟加减之法, 读 一人身一小天地也,当天地初开,气化浓密,则受气常强。及其久也,气化渐薄,则受 气常弱。尝考五帝之寿,咸逾百岁,三王之后,及百者鲜矣。故东汉之世,仲景处方,辄以 两计。宋元而后,东垣丹溪,不过钱计而已。岂非深明造化,与时偕行者与。今去宋元又远, 元气转薄,所以临证施治,多事调养,专防克伐,多事温补,痛戒寒凉,此今时治法之变通 也。若执成方,或矜家秘,惟知尽剂,罔顾本元,惟知古法,不审时宜,则轻病即重,重病 即死矣。有利济之心者,宜加战兢焉。 一成无己所注仲景之方,不过循文训释而已,近世如方中行喻嘉言周扬俊辈,于仲景伤 寒论,俱有发明,而喻氏尤能阐发其精义,故本集采录独多。 一吴鹤皋之医方考,门分七十,则嫌其多;方凡七百首,每证不过数方,则嫌其少,如 五积散逍遥散,皆不入选,不无阙略。近日汪庵医方集解,门分二十有一,正方三百有奇, 附 已足尽医疗之法,其有未备。学人其神明而推展之,比例而善用之,则得矣。 一集中所分门类,医学始于灵素,故首列内经之方。而人之由生,全赖夫气,故先治气。 血者所以配气,故次理血,今人血气亏者甚多,故次补养。而大虚者防滑脱,故次涩固。及 受病则有汗吐下三法,故次发表涌吐攻里。又有宜缓攻者,故次消导。若病在半表半里,法 当和解,故次和解。又有表证未除,里证又急者,当表里交治,故次表里。而受病之因,多 起于六淫,故次风寒暑湿燥火。而病有因痰者,故次除痰。有因虫者,故次杀虫。至于妇人 小儿痈疡眼目,各有专科。兹集欲便于用,故每科略取数方,以备采择。又录救急之方,以 应仓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