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论) 夫时气二日阳明受病。阳明主于肌肉。其脉络于鼻。入于目。故得病二日。内热鼻干不 得眠也。夫诸阳在表。表始受病。故可摩膏火灸发汗而愈也。
    方
    
    水解散
    (出圣惠方)
    治时气二日。头疼壮热。心燥。
     麻黄(二两去根节)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炙)黄芩(一两)桂心(一两)甘草 (一两炙 微赤锉)赤芍药(一两)上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温水调下二钱。良久再服。未服药 前。 先以热汤淋浴后便服此药。衣覆取汗。重者不过三服。强食人服二方寸匙。此调风实之人。 三伏中宜用之。若去大黄。即春夏用之。
    治时气二日。壮热头痛。宜服此方。
    (出圣惠方) 甘草(一两炙微赤锉)生姜(三分)栝蒌(一颗大者取瓤去子于碗内盛之)上先 将生 姜、甘草、用无灰酒一大盏。煎取六分。去滓。热入栝蒌碗中。绞取汁。不计时候。分温二 服。
    柴胡散
    (出圣惠方)
    治时气二日。壮热憎寒。头痛。腰脊强重。
     柴胡(一两去苗)麻黄(一两去根节)葛根(三分锉)桂心(二分)甘草(一 分炙微赤 锉)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豉五十粒。薄荷二七叶。煎至六分。去滓。不计 时候。先吃粥少许。后以热水淋浴。然后服此药。衣覆取汗。
    栀子散
    (出圣惠方)
    治时气二日。头痛背强。身热恶寒。
     栀子仁(一两)黄芩(一两)石膏(二两)葛根(一两锉)杏仁(汤浸去皮尖 双仁麸炒 微黄用一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葱白二茎。豉 五 十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热服。衣覆取汗。
    葛根散
    (出圣惠方)
    治时气二日。头痛背强。心烦壮热。
     葛根(锉)麻黄(去根节)犀角屑(各一两)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 入生姜 半分。枣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热服。衣覆取汗。
    三物汤治天行病。经一二日。觉身体壮热。头痛。骨肉酸楚。背脊强。口鼻干
    
    。手足微冷。小便黄赤。此是其候。若如此。宜先合煮桃柳葛汤浴之。
     桃枝(细切五斗)柳叶(细切五斗)酢酱水(一斗)上先以水一石。煮桃柳枝叶 二物。 取七斗汁。去滓。纳醋酱水。觉滞热以浴。浴讫。拭身体令干。以粉摩之。勿触风。则于密 处刺头眼后两边。及舌下血断。以盐末厌刺处。则入被卧。
    又后服解肌干葛等五物饮。微覆取汗。如病根轻者。因此或歇。
     葛根(切五合)葱白(切一升)生姜(切二合)豉心(一升绵裹)粳米(二合 研碎)上 切。以水五升。煮取豉心以上四味。取三升半汁。去滓。纳粳米屑。煮令米烂。带热顿啜。 候尽微覆取汗。无所忌。
    又根据前浴等法。不觉歇。宜更作鸡子汤重泄之。
     新壳鸡子五枚。各破头。泻置一盏中。别加一鸡子水。以箸搅令极浑。别用水一升。煮 极沸。则投鸡子于汤中微搅。才似熟。则泻置碗中。纳少酱清。似变腥气。带热啜令尽。覆 使汗出。
    又根据前鸡子汤出汗。汗泄当歇。如不觉退。合栀子等六味散以下之。
     栀子(三十枚擘)干葛(五两)茵陈(二两)蜀升麻(三两)大黄(五两)芒 硝(五两) 上切。合捣为散。以饮服三方寸匕服之。须臾当觉转。则利也。如经一两食顷不利。且以热 饮投。又不利。即须更服一方寸匕。还以饮投。得利为度。后适寒温将息。无须服此也。
    又根据前栀子等六味散取利。复不觉退。加呕逆。食不下。口鼻喉舌干燥。宜合生
    
    芦根八味饮子。细细服之。
     生芦根(切一升)生麦门冬(二升去心)生姜(五两)人参(二两)知母(二 两)乌梅 (十颗)白蜜(一合)竹沥(三合)上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纳蜜、沥等 搅调。 细细饮。不限遍数。冷暖亦不限。食前后服。此饮子虽不能顿除热病。然于诸证不觉有加。 体气安稳。心复不冷。意又欲得。此饮任重合。但根据前服之。如热势不退。心腹妨满。饮食 渐少。心上痞结。则不可重服之。
    又根据前生芦根等八味饮子饮之。诸状不歇。渐不下食。心腹结破不得手近。有时
    
    触着痛不可忍。既是热病。体气合热。骨肉疼痛。脉合洪数。口合苦干。食合呕逆。
    
    体气反凉。脉反沉细。饭食反下。不知痛恼。大小便秘塞。心上如石。痛不可近。视
    
    唇急鼻张。手眼寻绎。狂言妄语。此由热极。将思酷冷冻饮料食。寝味唯冷是求。热结在心
    
    。无因通泄。如有此者。十不救二三。更不可以常途守之。当须作成败计耳。此非半夏
    
    等十味汤无奈之何。其中有诸状。与此无别。但加身体黄。眼白睛色如黄柏。此是急黄
    
    。如有亦不可守常法。还宜合后汤救之。
     半夏(五两熊州者汤洗滑汁尽)干姜(三两)吴茱萸(二两)大黄(五两)桂 心(二两) 白术(三两)细辛(三两)柴胡(三两)牡丹皮(三两)芒硝(二两)上切。以 水一斗。煮 取三升。去滓。纳芒硝搅令消尽。分温三服。每服人行十里久。若服一服利后。须要伺候将 息。勿更进汤药。但研好粟米作汁饮。细细与之。如下利伤多。可以酢饭。止稠酢酱粥亦得。 忌羊肉、饧、生葱、生菜、桃、李、雀肉、胡荽等。
    又根据前成败计。服半夏等十味汤后。虽得毒热势退。利过不休。体力渐弱。宜合人
    
    参等五味散。细细服之。
     人参(五两)生犀角(末二两)乌梅肉(三两熬)生姜屑(三两)黄连(二两 去毛无亦 可以龙骨四两代之)上为散。以饮服一方寸匕。日三服。稍加至二匕。忌猪肉、冷水等物。
    水解散治时行头痛壮热。一二日。
     桂心(二两)甘草(二两)大黄(二两)麻黄(四两)上为散。患者以生熟汤 浴讫。以 暖水服之方寸匕。日三服。覆取汗。或利便瘥。丁强人服二寸匕。延年秘录。有黄芩、芍药 各二两。古今录验。无甘草。有芍药。治天行热病。生疮疼痛。解肌出汗。
    柴胡汤治时行疫疠。一二日。头痛壮热。
     柴胡(一两去苗)芍药(一两)栀子仁(五钱)黄芩(五钱去黑心)石膏(碎) 葛根 (锉各一两)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盏半。葱白三寸。豉三十粒。煎至七分。去滓。 不 计时候。温服。
    麻黄解肌汤治时行疫疠。一二日。头痛壮热烦躁。
     麻黄(去根节一两)升麻(一两)甘草(炙锉一两)芍药(一两)石膏(一两 碎)贝齿 (一分烧)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研半两)上为散。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 滓。 不计时候。温服。即覆取汗愈。便食豉粥补虚。
    治伤寒时气温疫。头痛壮热。脉盛。始得一二日者方。
     用丹砂一两。上为末。以水一斗。煮取一升。顿服之。衣覆取汗。
    治若得时气。冷热不调发作者。皆是寒热所致。其状似疟。久久不疗。损人性命
    
    。纵服汤药。必然难瘥。宜作生熟汤浴之。
     用火器盛汤。中坐勿动。须臾百节开。寒热之气从毛孔中出变作流汗。若心中热闷者。 还服少许热汤即定。久乃出汤。以衣被覆盖睡。豁然平复。如患大重者。不过三两度即瘥。 治天行一二日。 用麻黄一大两去节。以水四升。煮去沫。取二升。去滓。则着米一匙及豉为稀粥。取强 一升。先作生熟汤。浴淋头百余碗。然后服前粥。服后衣覆取汗。于夜最佳。
    八神汤治时气一二日。头痛壮热。心神烦闷。
     当归(五钱切焙)甘草(五钱)大黄(五钱锉炒)白术(五钱)山栀子仁(五 钱)麻黄 (去根节煎掠去沫焙一两)芍药(一分)荆芥穗(一分)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 大盏。 入薄荷三叶。葱白一寸。生姜二片。同煎至六分。去滓。热服。
    栀子汤治天行一二日。头痛壮热。心中热者。
     栀子(三两)黄芩(三两)豉(熬绵裹)葱(切各一升)石膏(碎绵裹四两)葛 根(四 两切)上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六合。去滓。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再服。忌面、酒、 生冷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