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本夏月之热病,然有中暑而病者,有因暑而致病者,此其病有不同,而总由于暑。故 其为病,则有阴阳二证∶曰阴暑,曰阳暑,治犹冰炭,不可不辨也。阴暑者,因暑而受寒者 也。凡人之畏暑贪凉,不避寒气,则或于深堂大厦,或于风地树阴,或以乍热乍寒之时,不 谨衣被。以致寒邪袭于肌表,而病为发热头痛,无汗恶寒,身形拘急,肢体酸痛等证。 此以暑月受寒,故名阴暑,即伤寒也。惟宜温散为主,当以伤寒法治之也。又有不慎口腹, 过食生冷,以致寒凉伤脏,而为呕吐、泻痢、腹痛等证,此亦因暑受寒,但以寒邪在内,治 宜温中为主,是亦阴暑之属也。阳暑者,乃因暑而受热者也,在仲景即谓之中。凡以 盛暑烈日之时,或于长途,或于田野,不辞劳苦,以致热毒伤阴,而病为头痛烦躁,肌体大 热,大渴大汗,脉浮气喘,或无气以动等证。此以暑月受热,故名阳暑。治宜察气之虚实, 火之微甚,或补或清,以固其气。此与阴暑之治,大有不同,若或因暑之名,而不分表里, 不察阴阳,则误人不浅矣。 一、阴暑证,或在于表,或在于里。惟富贵安逸之人多有之。总由恣情任性,不慎风寒 所致也。阳暑证,惟辛苦劳役之人多有之。由乎触冒暑热,有势所不容已也。然暑热逼人者 ,畏而可避,可避则犯之者少;阴寒袭入者,快而莫知,莫知则犯之者多。故凡有病暑者, 阳暑不多见,而阴暑居其八九。今之人治暑者,但见发热头痛等证,则必曰此中暑也。而所 用无非寒凉,其不达也亦甚矣。 一、伤寒之病,虽同为寒邪,而名有不同也。伤暑之名,虽可同为暑邪,而病有不同也 。伤寒之名有不同者,在冬之寒,即谓之正伤寒;在春之温,即谓之温病;在夏之暑,即谓 之暑病。是温病、暑病。亦皆伤寒之别名耳。经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又曰∶凡病伤寒 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即此谓也。伤暑之病有不同者,其因暑 而感寒者,寒则伤形,即伤寒也;因暑而受热者,热则伤气,即伤暑也。是内伤外感,俱有 暑病之不同耳。经曰∶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即此谓也。盖气盛身寒 者,谓身受寒邪而气无恙也,故曰伤寒。气虚身热者,谓身冒暑热,而热伤气也,故曰伤暑 。此义人多不解,而谓伤寒者必身寒,则于理不通,而大昧经旨矣。 一、夏月盛暑之时,必令身有微汗,此养身之道,最得时宜者也。若必使快然无汗,则 未免阴胜于阳,多致疾矣。观之经曰∶暑当与汗皆出,勿止。是言暑汗之勿宜止也。又曰∶ 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是言暑汗不出之为病也。此夏月之汗宜否,盖可知矣。 一、夏月伏阴续论,在前第二卷《传忠录》中。 一、暑有八证∶脉虚,自汗,身热,背寒,面垢,烦渴,手足微冷,体重是也。凡治此 者,宜调理元气为主,清利次之。 一、中暑死者,不可使得冷,得冷便死。只宜以温暖之物,护其脐中,徐徐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