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小儿感时行发热,当用解毒发表之剂为第一法。若能于发热之初用力,则痘疹自稀, 或稠亦势轻也。何 则?不知此义,失于解散,或一热即出,此痘多危。盖邪毒在中,未尝少败,纵是正气充完, 亦终为之累。世谓服药预先防之,则终身不出,斯亦理之所必无也。盖疽毒为人身所必有, 谓之所感有浅深,所发有迟早,固势然也。于其感发之际,解散毒邪,痘疹自轻而得吉。 如伤寒证治失于其时,则有胃烂发斑;春瘟证治失于其时,则有温毒发斑。由此而知, 发热之初,若早为解散,不致郁于内而成痘疹有矣。若谓预防用药,终身不出,岂其理乎? 凡小儿发热如疟状,热作有时者,为潮热。 发热倍能饮食、唇红面赤、大小便秘、胁下有汗者,为风热。 发热面赤、鼻流清涕、手足烦躁,左额青筋,自汗恶寒者,为伤风热。 发热而手足微冷,面色青惨、耳鼻冷、腮寒,无汗,左额有青纹者,是伤寒热。 发热眼胞微肿,右额有青筋,头热肚热,胸满恶食而腹胀者,是食积热。 发热眉心有青纹,手心有汗,时发惊惕者,为惊热。 发热多渴欲饮,腹上有青筋,或胀或泻者,为疳热。 发热唇上下汗出,唇中间起白泡,耳阴皆冷者,为变蒸热。 变蒸之中,偶有时行寒疫者,则耳与阴反热,此为异气热。 发热目闭,面色赤者,为胎热。 惟痘疹发热,随天气而蒸出。如冬月应寒而反温,谓之冬温。有随春气暄暖而蒸出, 有因他病发热不已而蒸出者,此皆外热而感动其中热,为痘疹也。夫痘疹正作之时,其发热也, 与伤寒相似。蒸蒸壮热,咳嗽痰涎、唾涕,鼻吸或作寒作热,或心痛头痛,或腹痛恶心, 或兼五脏之证,明其热自内而出也。面赤唇红,烦闷喷嚏呵欠,惟耳与尻及手足指冷。此欲发 痘疹也。盖耳尻为肾之外候,原肾不受火邪而无痘毒,故发热不干肾之经 也。耳虽不热,亦有红脉见于耳后,方为痘疹。如不渴不泻、不烦乱,二便如常,此为吉证, 不须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