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汗者,心之所藏,在内为血,发外者为汗。盖汗乃心之液,故人之气血平则宁,偏则病。 经云∶阴虚阳必辏,则发热而自汗,阳虚而阴必乘,则发厥而自汗,皆由阴阳偏胜而致也。小儿 气血嫩弱,肤腠未密,若浓衣太暖,脏腑生热,搏心为邪所胜,津液不能内藏,蒸出肌肤而为汗 也。又或伤于冷热,阴阳不和,津液发泄, 亦令睡中汗出。其有虚者,诸病后汗出多,血气弱,潮热自汗。或寒热发过之后,身凉自汗, 日久令儿黄瘦,失治则变骨蒸疳痨是也。盗汗乃熟睡时溱溱然汗,以觉则止而不复出矣。是亦 心虚,宜敛心气,益肾水,使阴阳调和,水火升降,其汗自止。钱氏云∶上至头,下至项, 谓之六阳虚汗,不须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