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痹,《内经》灸刺有二,今以经脉所过咽喉取之验者,及他病相干,而致喉 痹,取之者,通有六经也。喉前痛,取手足阳明脉。 喉痹不能言,取足阳明。曰∶足阳明胃脉,从人迎前下人迎附喉咙,所生病者,头 肿、喉痹。视盛虚寒热,陷下取之。又曰∶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 阴,其病气逆,则喉痹卒喑,取之所别也。 喉痹能言,取手阳明。经曰∶大肠手阳明脉,所生病者,喉痹。视盛虚寒热,陷 下取之。 喉痹,取手少阳。经曰∶三焦,手少阳之脉,上项系耳后,是动则病咽肿喉痹。视盛虚 寒热,陷下取之。 又云∶邪客于少阳之络,令人喉痹,刺手中指、次指爪甲,去指端如韭叶,壮者立已, 老者有顷已。左取右,右取左。 肝足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故喉之后痛者取之累验也。 肾足少阴之脉,上贯肝膈,循喉咙。窦汉卿谓∶必准者,取照海治喉中之痹塞是也。 (些二经脉所过,咽喉之地者也。) 太陵穴,因他病相干致喉痹者取之。经云∶心咳之状,喉仲介介梗状,甚则咽肿喉 痹,取心之俞,则太陵是也。 喉痛取足少阴肾。经曰∶肾,足少阴之脉,所生病者,咽肿上气,嗌干舌痛。又 云∶嗌中痛,不能纳唾,时不能出唾者,刺然谷之前,出血立已。左刺右,右刺左。 嗌痛,取手太阳小肠。经云∶小肠,手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嗌痛颔肿,视虚实寒 热,陷下取之也。
    天柱天突
    (上穴并治喉肿、喉痛、不能言。)
    三间
    (治喉痹,咽如梗。)
    行间
    (治喉痹气逆,咽如扼状。)
    少产
    (治喉痹,三棱针剌出血,立愈。其穴在两手大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韭。)
    合谷
    (治喉痹,针五分,立愈。)
    阳谷
     手大指甲后第一节(或灸三狂,或刺出血,治喉痹。男灸左,女灸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