懊为烦恼,为郁闷之貌,即心下烦恼,郁郁然不舒,愤愤然无奈,心中不安,比之烦 躁而甚者也。有自下后,表中阳乘虚入内陷,郁结不散,伏于心胸之间,宜吐之,正所谓木 郁达之之意。经曰∶表未解反下之,胃中虚空,客气冲上,饥不思食,而为懊。由此观 之,皆下早所致。邪结心胸,大小便不利,热结胃中,有燥粪,此为实懊,可下之。 【吐】阳明脉浮紧,咽燥,腹满而喘,发热汗出,恶热,心中懊,舌上胎者,栀子 豉汤。发汗吐下之后,虚烦不得眠,甚则反复颠倒,心中懊,栀子豉汤。 【下】阳明病下之后懊而烦,中有燥粪,承气汤。短气烦躁,咽硬,胸中懊,大 陷胸汤。阳明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者,必发黄,茵陈蒿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