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病皆有虚实寒热。而呕吐为尤甚。良由治之者。喜温暖而利攻伐。热者 热之无遗。火症临之愈剧。攻者攻之殆尽。胃气因而转伤。于是有呕之不 止。而吐之勿绝。其不至危殆者几希。盖缘寒与实易辨。而虚与热易淆也。 寒与实者。或内伤生冷。或客寒犯胃。或醉饱无度。或饮食失节。脉必沉紧 弦滑。而中焦胀满不安。不有以温之。则寒不除。不有以攻之。则滞不化。宜 乎藿香平胃之属。奏绩易易也。若夫寒郁为热。经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诸呕吐酸。皆属于热。人咸知之。唯是不察其因。而漫以止吐药投之。往往 喜用香燥。殊不知呕属少阳。木中有火。火性炎上。肋之弥炽。甚至呕绿水 或如菜叶者。则胆中之汁也。使不急与栀连降之。则呕逆何时而止耶。每 见惊伤胆者。其病善呕。先哲立温胆汤。独入竹茹。降气降火。意可识矣。况 乎胃属土。畏木者也。木邪凌土。胃气必伤。水谷不纳。胃中之津液。竭尽无 余。而下焦之气。逆而上攻。比比胸膈痞塞。有似乎实。医者从而伐之。则一 线之气立断矣。故凡遇久吐伤胃。则必于清火中加人参以扶胃气。然后 徐进米饮。方能纳也。尝见古人治虚寒吐逆。用热药恐其捍格。反入黄连 童便为向导。下安阴分。矧在热症。而反以火济火乎。虽其间声物俱出谓 之吐。有声无物谓之呕。声浊恶而长谓之哕。或七情之拂郁。或六气之交 乘。或水土之不和。或关格之不利。种种悬殊。疗非一致。然苟能于虚实寒 热体勘精切。亦可无遗蕴矣。
    治验
     一女子积劳后。忽发寒热。呕吐不止。三日夜罔间。凡用藿香二陈伏龙肝 之类。皆不效。呕至如菜叶青汁。形神俱疲。余急进山栀人参神曲茯苓 一剂。其呕渐止。后以人参调理而痊。 一女子因惊后。胃脘作疼。呕逆不止。亦越三日矣。胸中时叫饥。但不能纳 谷味耳。且神昏谵妄。面见疹。及余按其脉则弦。而重取则空。弦者。惊 伤胆之脉也。空者。胃气虚之诊也。疹者。火炎上之象也。余以远志茯 神枣仁安神养胃。木香陈皮止痛平气。山栀童便降火。稍入柴胡引经。 倍用钩藤止惊。一剂呕止退。神安思食。再剂而愈。 二陈汤 半夏茯苓广皮(各一钱)甘草(三分) 姜三片。水煎。如脉数烦热呕酸。加黄芩山栀钩藤。甚则入黄连。如停滞。 加浓朴莱菔子枳实。如畏寒。加藿香木香。如因惊。加竹茹。如中气虚。加 人参石斛。虚寒入炮姜熟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