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传里。发热口干。胸满。烦躁。甚则谵语揭衣。皆里实也。攻之无疑。又何 慎焉。不知攻里之法。宜缓不宜速。宜平不宜峻。宜专不宜杂。宜升不宜降。 宜润不宜燥。何以言之。饮食入胃。消之者脾。腐之者中焦易易者。唯一为 所阻。而藉药以化之。则不能朝饮夕效。部分有上中下。用药有深浅次第。 如邪在上中二焦而遽下之。成结胸痞气是也。所谓宜缓不宜速也。人之 所籍以生者胃气耳。既为风寒饮食所伤。而复药以克之。是重伤也。惟用 辛温苦平之剂。令其克化足矣。非比大积大聚。必得蓬术大黄等峻厉以 荡之。庶胃气不大坏。而完复可俟也。所谓宜平不宜峻也。既伤于食。必审 何物受伤。何药能制。如山楂制肉。莱菔制面与豆。陈皮制蛋。杏仁制粉。葛 根制酒。茗制谷气之类。一物一治。用的为君。以他药佐之。庶易见功。不然 泛投取应。岂可得乎。所谓宜专不宜杂也。凡物之理。有升必有降。若降令 太过。则壅塞而不行。胃气喜升。葛根能鼓舞之。胆气欲升。柴胡能条达之。 而后加以内消之药。则升降之道得。而物易以化矣。所谓宜升不宜降也。 大肠主津。小肠主液。肾为胃关。又主五液。其所以能变化传导者赖此耳。 若辛热躁烈之药。有以竭之。则烦躁斑黄谵妄之所由作也。如平胃散中。 浓朴。苦温者也。同以葛根则润。青皮枳实。苦而下降也。缓以甘桔则不峻。 楂肉味酸。能调五味而化油腻。广皮枳壳。能理气而快膈。若妇人多怒。加 香附以调之。故伤寒里药。发表在前。汗液外泄。不可又用苍术木香草果 豆蔻之属。复竭其液也。观其燥结。独用胆汁蜜导。又可知矣。所谓宜润不宜燥也。 枳朴汤 枳壳(麸炒)浓朴(姜汁炒)桔梗柴胡广皮(各一钱) 山楂葛根(各一钱五分)甘草(二分炙) 加砂仁生姜。水煎。如寒未除。加紫苏一钱。伤面。加卜子一钱。邪在下。加 青皮枳实各一钱。去枳壳服四五剂。邪已变化。如未大便。用猪胆或蜜煎导之。 按上表里二法。最为稳当。惟不竭其津液也。岂待清火而后愈乎。盖寒 凉一早。食便不消。其热愈炽。所谓点沸不如抽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