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哮附喘) 有声无痰之谓咳。有痰无声之谓嗽。有声有痰者名曰咳嗽。然谓无声者。非全无声也。 咳而 易出。声之不甚响也。谓无痰者。非果无痰也。嗽而费力痰之不易出也。分而言之。咳为在 肺。嗽为在脾。合而言之。肺与脾迭相为用。而又互相为害者也。使肺不受热。则化气自清 。亦可以利脾。而何至于生痰。脾不受热。则游溢情气。自足以滋肺。而何以至于成嗽。 此肺与脾之互相为害也。由是观之。则脾肺虽分二经。而咳嗽总为一病。病之所由。成皆火 之所致也。虽然火固能致病矣。而亦有得于外。或伤于风。或伤于寒热。如此之类。种种不 同。亦皆归咎于火乎。殊不知始之者。风寒与热也。而成之者火也。内外夹攻。病斯成焉。 而不可以一端求也。然此特论夫咳嗽之由耳。而咳嗽之名非一言之所能尽悉。而数之有 火痰嗽。湿痰嗽。郁痰嗽。顽痰嗽清痰嗽风寒痰嗽。酒食痰嗽。干咳嗽时行嗽。瘀血嗽。与 大肺胀嗽之异焉。而诸嗽之形症。又何以别之。盖火痰嗽者。嗽必面赤。声多痰少。用力久 而后出。脉数喘急是也湿痰嗽者。喉中漉漉有声。嗽而易出者是也。郁痰嗽者。胸臆胀满。 连嗽不出。喉中有喘声。夜不得眠。上饱下饿者是也。顽痰嗽者。胶住咽喉咯不能出必努力 大嗽。而后出少许。如脂膏之状者是也。清痰嗽者。必待嗽而后出。其痰不稠粘者是也。 风痰嗽者。肺气壅盛。必顿嗽 而后出。其痰浮而有沫。状如津唾。而略稠粘者是也。寒痰嗽者得于秋冬之交。或为冷雨所 淋。或为冷风所侵。或露卧星月。或寒天入水所致。其嗽必哮喘。而或肩背觉寒。得热汤饮 之则缓者是也。酒痰嗽者。醉后感冒风热。腹中有酒积。饮浊酒即发者是也。食积痰嗽者。 每食后则嗽。胸膈不宽。其痰稠粘。觉有甜意。面上蟹爪路。一黄一白者是也。干咳嗽者平 素阴血不足。虚火有余。喉中常痒。痒即频嗽。有声而无痰是也。时行嗽。发寒热鼻塞气急 。瘀血嗽。喉间常有腥气。肺胀嗽。动则喘满气急或左或右眠不得者。此痰与瘀血碍气而病 也。又有嗽而两胁痛者。名曰肝咳。有嗽而腰软痛者。名曰肾咳。有嗽而中脘作痛者。名曰 脾咳。有嗽而鼻流清涕者。名曰肺咳。有嗽而口苦舌干者。名曰心咳。又有嗽而遗尿者。气 虚也。又有嗽而五心烦热者。血虚也。凡治病者。当精详而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