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集注神农本草〕隋志四卷佚 〔陶氏(阙名)名医别录〕(艺文略作陶弘景撰)隋志三卷佚 〔陶氏(弘景)本草经集注〕七录七卷佚 自序曰。隐居先生在于茅山岩岭之上。以吐纳余暇。颇游意方技。览本草药性。以为尽圣人之心。故撰而 论之。旧说皆称神农本经。余以为信然。昔神农氏之王天下也。画八卦以通鬼神之情。造耕种以省杀生之弊。宣 药疗疾以拯夭伤之命。此三道者。历众圣而滋彰。文王孔子。彖象由辞。幽人天。后稷伊芳尹。播厥百谷。惠被 群生。岐黄彭扁。振扬辅导。恩流含气。并岁逾三千。民到于今赖之。但轩辕以前。文本未传。如六爻指垂。画 象稼穑。即事成迹。至于药性所主。当以识识相因。不尔何由得闻。至于桐雷乃着在于编简。此书应与素问同类。 但后人多更修饰之尔。秦皇所焚。医方卜术不预。故犹得全录。而遭汉献迁徙。晋怀奔迸。文籍焚靡。千不遗一。 今之所存。有此四卷。是其本经所出郡县。乃后汉时制。疑仲景元化等所记。又有桐君采药录说其花叶形色。药 对四卷论其佐使相须。魏晋以来。吴普李当之等更复损益。或五百九十五。或四百四十一。或三百一十九。或三 品混糅。冷热舛错。草石不分。虫兽无辨。且所主治。互有得失。医家不能备见。则识智有浅深。今辄苞 综诸经。研括烦省。以神农本经三品。合三百六十五为主。又进名医副品。亦三百六十五。合七百三十种。精粗 皆取。无复遗落。分别科条。区畛物类。兼注铭时用上地所出。及仙经道术所须。并此序录。合为七卷。虽未足 追踵前良。盖亦一家撰制。吾去世之后。可贻诸知音尔。 梁书曰。陶弘景。字通明。丹阳人。性爱林泉。尤好着述。常曰我读书未满万卷。以内典参之。乃当小出耳。 先生性好医方。专以拯济欲利益群品,故修撰神农本草经三卷为七卷。撰真诰十卷。集验方五卷。广肘后为百一 之制。世所行用多获异效焉。(太平御览) 唐书于士宁传曰。帝曰本草别录何为而二。对曰。班固唯记黄帝内外经。不载本草。至齐七录乃称之。世谓 神农氏尝药以拯含物。而黄帝以前。文本不传。以识相付。至桐雷乃载篇册。然所载郡县。多在汉时。疑张仲景 华佗窜记其语。别录者。魏晋以来。吴普李当之所记。其言华叶形色。佐使相须。附经为说。故弘景合而录之。 张舜民曰。陶隐居不详北药。时有诋谬。多为唐人所质,人固有不知。无足怪也。(画漫录) 朱子曰。陶隐居注本草不识那物。后说得差背底多。缘他是个南人。那时南北隔绝。他不识北方物事。他 居建康。(语类) 李时珍曰。神农本草。药分三品。计三百六十五种。以应周天之要。梁陶弘景复增汉魏以下名医所用药三 百六十五种。谓之名医别录。凡七卷。首叙药性之源。论病名之诊。次分玉石一品。草一品。木一品。果菜一品。 米食一品。有名未用三品。以朱书神农墨书别录进上梁武帝。其书颇有裨 补。亦多谬误。 按据隋志。名医别录与本草经某注。各自单行。而若别录。唯着陶氏撰。不审其果为弘景否。查证类本草五 石脂女萎雷丸玄石。弘景集注所引别录之文。与黑字所记不异。苏敬新修本草注曰。梁七录有神农本草三卷。陶 据此以别录加之为七卷。开宝重定本草序曰。三坟之书。神农预其一。百药既辨。本草存其录。旧经三卷。世所 流传。名医别录互为编纂。至梁贞白先生陶景乃以别录参其本书。朱墨杂书。时谓明白。又曰白字为神农所说。 黑字为名医所传。嘉补注本草总叙曰。旧经才三卷。药止三百六十五种。至陶隐居又进名医别录。亦三百六十 五种。因而注释分为七卷。又曰。凡陶隐居所进者。谓之名医别录云。考弘景序称进名医副品三百六十五则。似 别录与副品为一矣。而别录之文。苏敬新修本草所引四十则。李海药本草所引二则。全然与黑字所记不同。则 似别录非副品矣。盖弘景之撰本草经集注。就名医别录中摭三百六十五品以副旧经之数而别录之。书至唐有单行。 苏敬李辈犹得见之。乃以弘景采录之余。有可备施用者。故收入注中。是其文所以与黑字所记不同也。名医副 品。本自别录中所采记。而别录不是成乎弘景之手。隋志所谓陶氏别是一人。艺文略直题陶弘景集。李时珍以本 草经集注为名医别录。其说并误矣。 〔苏氏(敬)新修本草〕(艺文略作唐本草)旧唐志二十一卷佚 孔志约序曰。盖闻天地之大德曰生。运阴阳以播物。含灵之所保曰命。资亭育以尽年。蛰穴栖巢。感物之 情盖寡。范金揉木。逐欲之道方滋。而五味或爽。时昧甘辛之节。六气斯。易愆寒燠之宜。中外交侵。形神分 战。饮食伺HT。成肠胃之眚。风湿候隙。构手足之灾。机缠肤腠。莫知救止。渐因膏肓。期于夭折。暨炎晖纪物。 识药石之功。云瑞名官。穷诊候之术。草木咸得其性。鬼神无所遁情。刳麝犀。驱泄邪恶。飞丹炼石。引纳清 和。大庇苍生。普济黔 首。功侔造化。恩迈裁成。日用不知。于今是赖。岐和彭缓。腾绝轨于前。李华张吴。振英声于后。昔秦政煨燔。 兹经不预。永嘉丧乱。斯道尚存。梁陶景雅好摄生。研精药术。以为本草经者。神农之所作。不刊之书也。惜其 年代浸远。简编残蠹。与桐雷众记颇或驳。兴言撰缉。勒成一家。亦以雕琢经方。润色医业。然而时钟鼎峙。 闻见阙于殊方。事非佥议。诠释拘于独学。至如重建平之防己。弃槐里之半夏。秋采榆仁。冬收云实。谬粱米之 黄白。混荆子之牡蔓。异蘩萋于鸡肠。合由跋于鸢尾。防葵野狼毒。妄曰同根。钩吻黄精。引为连类。铅锡莫辨。 橙柚不分。凡此比例。盖亦多矣。自时厥后。以迄于今。虽方技分镳。名医继轨。更相祖述。罕能厘正。乃复采 杜蘅于及已。求忍冬于络石。舍陟厘而取藤。退飞廉而用马蓟。承疑行妄。曾无有觉。疾瘵多殆。良深慨叹。 既而朝议郎行监门府长史骑都尉臣苏敬。摭陶氏之乖违。辨俗用之纰紊。遂表请修定。深副圣怀。乃诏太尉扬州 都督监修国史上柱国赵国公臣无忌。大中大夫行尚药奉御臣许孝崇等二十二人。与苏敬详撰。窃以动植形生。因 方舛性。春秋节变。感气殊功。离其本上。则质同而效异。乖于采摘。乃物是而时非。名实既爽。寒温多谬。用 之凡庶。其欺已甚。施之君父。逆莫大焉。于是上禀神规。下询众议。普颁天下。营求药物。羽毛鳞介。无远不 臻。根茎花实。有名咸萃。遂乃详探秘要。博综方术。本经虽阙。有验必书。别录虽存。无稽必正。考其同异。 择其去取。铅干昭章。定详言之得失。丹青绮焕。备庶物之形容。撰本草并图经目录等凡成五十四卷。庶以网罗 今古。开涤耳目。尽医方之妙极。拯生灵之性命。传万祀而无时。悬百王而不 朽。 唐书于士宁传曰。士宁与司空李修定本草并图合五十四篇。帝曰。本草尚矣。今复修之。何所异耶。对曰。 昔陶弘景以神农经合杂家别录注铭之。江南偏方。不周晓药石。往往纰缪四百余物。今考正之。又增后世所用百 余物。此以为异。 掌禹锡曰。谨案蜀本草序作五十三卷。及唐英公进本草表云勒成本草二十卷。目录一卷。药图二十五卷。图 经七卷。凡五十三卷。据此三者合作五十三卷。又据李含光本草音义云。正经二十卷。目录一卷。又别立图二十 五卷。目录一卷。图经七卷。凡五十四卷。二说不同。今并注。 又曰。唐新修本草。唐司空英国公李等奉修。初陶隐居因神农本经三卷增修为七卷。显庆中监门右长 史苏敬表请修定。因命太尉赵国公长孙无忌尚药奉御许孝崇与敬等二十二人重广定为二十卷。今谓之唐本草。 李时珍曰。唐高宗命司空英国公李等修陶隐居所注神农本草经增为七卷。世谓之英公唐本草。颇有增益。 显庆中右监门长史苏敬重加订注。表请修定。帝复命太尉赵国公长孙无忌等二十二人与敬详定。增药一百一十四 种。分为玉石草木人兽禽虫鱼果米谷菜有名未用十一部。凡二十卷。目录一卷。别为药图二十五卷。图经七卷。 共五十三。世谓之唐新本草。苏敬所释虽明。亦多驳误。 按是书初系苏敬所修。后更表请详定。乃诏李长孙无忌等二十二人与敬编撰。世谓之唐本草。李时珍错认 掌禹锡之言。妄生曲说也。苏敬宋人。避讳作苏恭。后世仍袭不改者。何李唐初佐命之臣。而古今医统称以 医鸣唐。抑亦妄矣。 〔新修本草图〕旧唐志二十六卷佚 〔本草音〕旧唐志三卷佚 〔本草图经〕旧唐志七卷佚 〔张氏(鼎)本草〕新唐志二十卷目录一卷佚 〔药图〕新唐志二十卷佚 〔图经〕新唐志七卷佚 新唐志注曰。显庆四年。英国公李。太尉长孙无忌。兼侍中辛茂将太子宾客弘文馆学士许敬宗。礼部郎中 兼太子洗马弘文馆学士孔志约。尚药奉御许孝崇胡子家蒋季璋。尚药局直长蔺复许弘。直侍御医巢孝俭。太子 药藏监蒋季瑜吴嗣宗。丞蒋义方。太医令蒋季琬许弘。丞蒋茂昌。太常丞吕才贾文通。太史令李淳风。潞王府参 军吴师哲。礼部主事颜仁楚。右监门府长史苏敬等撰。 按新唐志又着苏敬新修本草等目。而张鼎本草其名衔卷帙并同。是大可疑。诸家簿录。不复载张鼎之书。疑 鼎亦与苏敬同为编撰者。故新志误为二书。犹吴景贤与巢元方撰诸病源候论。新唐志又载巢吴二家诸病源候论之 目。俱系复出者欤。唐书于士宁传。称士宁与李等修定本草。而今孔志约序唯有李等二十三人名衔。不署 士宁。则张鼎亦遗其名者欤。以未可决定其如何。今并着苏敬张鼎二家之书而俟后考。 〔孔氏(志约)本草音义〕(宋志作唐本草)新唐志(二十卷)佚 按孔志约作新修本草序。不言自着音义。是又可疑。 〔陈氏(藏器)本草拾遗〕新唐志十卷佚 掌禹锡曰。本草拾遗。唐开元中京兆府三原县尉陈藏器撰,以神农本草经虽有陶苏补集之说。然遗逸尚多。 故为序例一卷。拾遗六卷。解纷三卷。总曰本草拾遗。共十卷。 李时珍曰。藏器四明人。其所着述。博极群书。精核物类。订绳谬误。搜罗幽隐。自本草以来。一人而已。 肤谫之士。不察其详核。惟诮其僻怪。宋人亦多删削。岂知天地品物无穷。古今隐显亦异。用舍有时。名称或变。 岂可以一隅之见。而遽讥多闻哉。如辟虺雷海马胡豆之类。皆隐于昔而用于今。仰天皮灯花败扇之类。皆万象所 用者。若非此书收载。何从稽考。此本草之书所以不厌详悉也。 按艺文略有四明人本草拾遗二十卷。恐系是书复出。陈氏盖四明人也。二十是十字误文。仍不着录。 〔李氏(含光)本草音义〕新唐志二卷佚 颜真卿茅山玄靖先生广陵李君碑铭略曰。先生姓李氏。讳含光。广陵江都人。本姓弘。以孝敬皇帝庙讳改焉。 羁好静处。诵习坟典。年十八。志求道妙。遂师事同邑先生游艺。敏年神龙。初以清行度为道士。以大历己 酉岁冬十一月十四日遁化于茅山紫阳之别室。春秋八十有七。先生识真淳业行高古。道穷情性之本。学冠天人之 际。又博览群言。长于着撰。尝以本草之书精明药物。事关性命。难用因循。着音义两卷。(文集) 〔韩氏(保升)重广英公本草〕艺文略二十卷佚 掌禹锡曰。蜀重广英公本草。伪蜀翰林学士韩保升等与诸医士取唐本草并图经相参校。更加删定。稍增注释。 孟昶自为序。凡十卷。今谓之蜀本草。 李时珍曰。蜀本草。其图说药物形状。颇详于陶苏也。 〔卢氏(多逊)详定本草〕朱志二十卷目一卷佚 掌禹锡曰。开宝六年。诏尚药奉御刘翰道士马志翰林医官翟煦张素王从蕴吴复圭王光陈昭遇安自良等九人。 详校 诸本。仍取陈藏器拾遗诸书相参。颇有刊正别名及增益品。自马志为之注解。仍命左司员外郎知制诰扈蒙翰林学 士卢多逊等刊定。凡二十卷。御制序镂板于国子监。 〔李氏()开宝重定本草〕(旧脱重定二字。今据证类本草。掌禹锡说订补。)宋志二十卷目一卷佚 序曰。三坟之书。神农预其一。百药既辩。本草存其录。旧经三卷。世所流传。名医别录。互为编纂。至梁 贞白先生陶景乃以别录参其本经。朱墨杂书。时谓明白。而又考彼功用。为之注释。列为七卷。南国行焉。逮乎 有唐。别加参校。增药余八百味。添注为二十一卷。本经漏功则补之。陶氏误说则证之。然而载历年祀。又逾四 百。朱字黑字。无本得同。旧注新注。其文互阙。非圣主抚大同之运。永无疆之休。其何以改而正之哉。乃命尽 考传误。刊为定本。类例非允从而革焉。至如笔头灰兔毫也。而在草部。今移附兔头骨之下。半天河地浆皆水也。 亦在草部。今移附土石类之间。败鼓皮移附于兽皮。胡桐泪改从于木类。紫矿亦木也。自玉石品而取焉。伏翼实 禽也。由虫鱼部而移焉。橘柚附于果实。食盐附于光盐。生姜干姜。同归一说。至于鸡肠蘩蒌陆英蒴。以类相 似从而附之。仍采陈藏器拾遗。李含光音义。或讨源于别本。或传效于医家。参而较之。辨其臧否。至如突屈白 旧说灰类。今是木根。天麻根解似赤箭。今又全异。去非取是。特立新条。自余刊正。不可悉数。下采众议。定 为印板。乃以白字为神农所说。黑字为名医所传。唐附今附。各加显注。详其解释。审其形性。证谬误而辨之 者。署为今注。考文记而述之者。又为今按。义既刊定。理亦详明。今以新旧药合九百八十三种。并目录二十一 卷。广 颁天下。传而行焉。 掌禹锡曰。开宝重定本草。开宝七年。诏以新定本草所释药类成有未允。又命刘翰马志等重详定。颇有增损。 仍命翰林学士李知制诰王扈蒙等重看详。凡神农所说。以白字别之。名医所传。即以黑字。并目录共二十一 卷。 〔掌氏(禹锡)等补注神农本草〕(旧脱神农二字。今据读书后志订补。)宋志二十卷目录一卷佚 序曰。旧说本草经神农所作。而不经见。汉书艺文志亦无录焉。平帝纪云。元始五年。举天下通知方术本草 者。在所为驾轺传遣诣京师。楼护传称护少诵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本草之名。盖见于此。而英公李等注引 班固叙黄帝内外经云。本草石之寒温。原疾病之深浅。此乃论经方之语。而无本草之名。惟梁七录载神农本草三 卷。推以为始。斯为失矣。或疑其间所载生出郡县。有后汉地名者。以为似张仲景华佗辈所为。是又不然也。淮 南子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七十毒。由是医方兴焉。盖上世未有文本。师学相传。谓之本草。两汉以来。名 医益众。张机华佗辈始因古学。附以新说。通为编述。本草由是见于经录。然旧经才三卷。药止三百六十五种。 至梁陶隐居又进名医别录亦三百六十五种。因而注释。分为七卷。唐显庆中。监守卫长史苏恭又摭其差谬。表请 刊定。乃命司空英国公李世等与恭参考得失。又增一百一十四种。分门部类。广为二十卷。世谓之唐本草。国 朝开宝中两诏医工刘翰道士马志等相与撰集。又取医家尝用有效者一百三十三种而附益之。仍命翰林学士卢多 逊李王扈蒙等重为刊定。乃有详定重定之目。并录板摹行。由此医者用药。遂知适从。而伪蜀孟昶。亦尝命 其学士 韩保升等以唐本图经参比为书。稍或增广。世谓之蜀本草。今亦用。行。是书自汉迄今甫千岁。其间三经撰着。 所增药六百余种。收采弥广。可谓大备。而知医者犹以为传行既久,后来讲求。浸多参校。近之所传颇亦漏略。 宜有纂录以备颐生殴疾之用。嘉二年八月。有诏臣禹锡臣亿臣颂臣洞等再加校正。臣等亦既被命。遂更研核。 窃谓前世医工。原诊用药。随效辄记。遂至增多。概见诸书。浩博难究。虽屡加删定。而去取非一。或本经已载 而所述粗略。或俚俗尝用而大医未闻。向非因事详着。则遗散多矣。乃请因其疏牾。更为补注。应诸家医书药谱 所载物品功用。并从采掇。惟名近迂僻。类乎怪诞。则所不取。自饰经史百家。虽非方饵之急。其间或有参说药 验较然可据者。亦兼收载。务从该洽。以副诏意。凡名本草者。非一家。今以开宝重定本为正。其分布卷类。经 注杂糅。间以朱墨并从旧例。不复厘改。凡补注并据诸书所说其意义与旧文相参者。则从删削。以避重复。其旧 已着见而意有未完。后书复书亦具存之。欲详而易晓。仍每条并以朱书其端云。臣等谨按某书云某事。其别立 条者。解于其末云见某书。凡所引书。以唐蜀二本草为先。他书则以所着先后为次第。凡书旧名本草者。今所引 用。但着其所作人名曰某人。惟唐蜀本则曰唐本云蜀本云。凡字朱墨之别。所谓神农本经者。以朱字。名医因神 农旧条而有增补者。以墨字间于朱字。余所增者。皆别立条。并以墨字。凡陶隐居所进者。谓之名医别录。并以 其注附于末。凡显庆所增者。亦注其末。曰唐本先附。凡开宝所增者。亦注其末曰今附。凡今所增补旧经未有者。 于逐条后开列云新补。凡药旧分上中下三品。今之新补。难于详辨。但以类附见。如 绿矾次于矾石。山姜花次于豆蔻。次于水杨之类是也。凡药有功用。本经未见。而旧注已曾引据。今之所增。 但涉相类。更不立条。并附本注之末。曰续注。如地衣附于垣衣。燕覆附于通草。马藻附于海藻之类是也。凡旧 注出于陶氏者。曰陶隐居云。出于显庆者。曰唐本注。出于开宝者。曰今注。其开宝考据传记者。别曰今按。 今详。又按。皆以朱字别于其端。凡药石本经已见而功用未备。今有所益者。亦附于本注之末。凡药有今世已尝 用而诸书未见。无所辨证者。如葫芦巴海带之类。则请从太医众论参议。别立为条。曰新定。旧药九百八十三种。 新补八十二种。附于注者不预焉。新定一十七种。总新旧一千八十二条。皆随类粗释。推以十五凡则补注之意可 见矣。旧着开宝英公陶氏三序。皆有义例所不可去。仍载于首篇云。 赵希弁曰。补注神农本草二十卷。上皇朝掌禹锡等补注。旧说本草经神农所作。而艺文志所不载。平帝纪诏 天下举通知方术本草者。本草之名。盖起于此。梁七录载神农本草三卷。书中有后汉郡县名。盖上世未着文本。 师学相传。至张机华佗。始为编述。嘉初诏禹锡与林亿苏颂张洞等为之补注。以开宝本草及诸家参校。采拾遗 逸。判定新旧。药合一千八十二种。总二十卷。 〔苏氏(颂)图经本草〕读书后志二十卷目录一卷佚 序曰。昔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以拯万民之疾苦。后世师祖。由是本草之学兴焉。汉魏以来。名医相继。传其 书者。则有吴普李当之药录。陶隐居苏恭等注解。国初两诏近臣总领上医兼集诸家之说。则有开宝重定本草。其 言药之良毒。性之寒温。味之甘苦。可谓备且详矣。然而五方物产。风气 异宜。名类既多。赝伪难别。以虺床当蘼无。以荠乱人参。古人犹且患之。况今医师所用。皆出于市贾。市贾 所得。盖自山野之人随时采获。无复究其所从来。以此为疗。欲具中病。不亦远乎。昔唐永徽中删定本草之外。 复有图经相辅而行。图以载其形色。经以释其同异。而明皇御制又有天宝单方药图。皆所以叙物真滥。使人易知 原诊处方有所根据。二书失传且久。散落殆尽。虽鸿都秘府。亦无其本。天宝方书。但存一卷。类例粗见。本末 可寻。宜乎圣君哲辅。留意于搜辑也。先是诏命儒臣重校神农本草等凡八书。光禄卿直秘阁臣禹锡尚书祠部郎中 秘阁校理臣亿太常博士集贤校理臣颂殿中丞臣检光禄寺丞臣保衡相次被选。仍领医官秦宗古。朱有章等编绎累年。 既而补注本草成书奏御。又诏天下郡县图上所产药本。用永徽故事。重命编述。臣禹锡以谓考正群书。资众见则 其功易就。论著文本。出异手则其体不一。今天下绘事千名。其解说物类。皆据世医之所闻见。事有详略。言多 鄙陋。向非专一整比。缘饰以文。则前后不伦。披寻难晓。乃以臣颂向尝刻意此书。于是建言奏请。俾专撰述。 臣颂既被旨。则裒集众说。类聚诠次。粗有条目。其间玉石金土之名。草木虫鱼之别。有一物而杂出诸郡者。 有同名而形类全别者。则参用古今之说。互相发明。其梗之细大。华实之荣落。虽与旧说相戾。并兼存之。崖 略不称。则稍援旧注以足成文意。注又不足。乃更旁引经史及方书小说。以条悉其本原。若陆英为蒴花。则据 尔雅之训以言之。诸香本同。则用岭表录异以证之之类是也。生出郡县。则以本经为先。今时所宜次之。若菟丝 生朝鲜。今则出于冤句。奚犹生于少室。今乃来自三蜀之类是也。收采时月 有不同者。亦两存其说。若赤箭本经但着采根。今乃并取茎苗之类是也。生于外夷者。则据今传闻。或用书传所载。 若玉屑玉泉。今人但云玉出于于阗。不究所得之因。乃用平居诲行程记为质之类是也。药有上中下品。皆用本经 为次第。其性类相近。而人未的识。或出于远方。莫能形似者。但于前条附之。若溲疏附于枸杞。珀琥附于茯苓 之类是也。又古方书所载简而要者。昔人已述其明验。今世亦常用之。及今诸郡医工。所陈经效之药。皆并载其 方用。天宝一例也。自余书传所无。今医又不能解。则不敢以臆说浅见傅会其文。故但阙而不录。又有今医所用。 而旧经不载者。并以类次系于末卷。曰本经外类。其间功用尤着。与旧名附近者。次于逐条载之。若通脱次于木 通。石蛇次于石蟹之类是也。总二十卷。目录一卷。撰次甫就。将备亲览。恭惟主上以至仁浓德。函养生类。一 物失所。则为之恻然。且谓札瘥荐臻。四时代有。救恤之惠。无先医术。早岁屡敕近臣酬校岐黄内经。重定针艾 俞穴。或范金揭石。或镂板联丝。悯南方蛊惑之妖。于是作庆历普救方以赐之。思下民资用之阙。于是作简要济 众方以示之。今复广药谱之未备。图地产之所宜。物色万殊。指掌斯见。将使合和者得十全之效。饮饵者无未达 之疑。纳斯民于寿康。召和气于穹壤。太平之致。兹有助焉。臣学不该通。职预编述。仰奉宸旨。深愧寡闻。嘉 六年九月日朝奉郎太常博士充集贤校理新差知州军州兼管内劝农及管勾开治沟洫河道事骑都尉借紫臣苏颂谨 上。 赵希弁曰。图经本草二十卷。目录一卷。上皇朝苏颂等撰。先是诏掌禹锡林亿等六人重校神农本草。累年成 书。奉御又诏郡县图上所产药本。用永徽故事。重命编述。于是颂 再与禹锡等裒集众说。类聚诠次。各有条目云。嘉六年上。 李时珍曰。图经本草凡二十一卷。考证详明。颇有发挥。但图与说异。两不相应。或有图无说。或有物失图。 或说是图非。如江州菝乃仙遗粮。滁州青木香乃兜铃根。俱混列图。棠球子即赤瓜木。天花粉即栝蒌根乃重出 条之类。亦其小小疏漏耳。颂字子容。同安人。举进士。哲宗朝位至丞相。封魏国公。 〔陈氏(承)重广补注神农本草〕二十三卷佚 林希序曰。世所传云神农氏本草三卷。梁陶隐居离以为七。唐苏恭李之徒又附益为二十卷。别图药形以为 经。其书略备矣。开宝中太祖皇帝命卢多逊等考验得失,增药尤多。号为开宝本草。仁宗皇帝嘉初又使掌禹锡 林亿苏颂张洞为之补注。因唐图经别为绘画。复增药至千有余种。于是收拾遗逸。订正讹谬。刊在有司。布之天 下。其为寿养生人之术。无一不具。然世之医者。习故守陋。妄意穿凿。操数汤剂。幸而数中。自谓足以应无穷 之病。诘其论说。则漠然不知。顾本草与图经殆虚文耳。况偏州下邑。虽有愿见者。何所售之。阆中陈氏子承。 少好学。尤喜于医。该通诸家之说。尝患二书传者不博。而学人不兼有也。乃合为一。又附以古今论说。与己所 见闻。列为二十三卷。名曰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书着其说。图见其形。一启帙而两得之。不待至乎殊方绝 域。山巅水涯。而品类万殊者。森在目前。譬夫谈舆地者观于职方。阅战具者之入武库也。承之先世为将相。欧 阳子所谓四世六公者。承其曾孙。少孤。奉其母江淮间。闭门蔬食以为养。君子称其孝。间有奇疾。众医HT眙。 不知所出,承徐察其脉。曰当投某剂。某刻良愈。无不然者。然则承之学虽出于图书。而精识超绝。兹二者又安 能域之者。鬼臾区岐伯远矣。吾不得而知也。其视秦越人淳于仓公华佗辈为何如。识者当知之。元七年四月朔。 左朝请大夫充天章阁待制知杭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事充南浙西路兵马钤辖兼提举本路兵马巡检公事上轻车都尉赐 紫金鱼袋长乐林希序。 李时珍曰。宋哲宗元中。阆中医士陈承。合本草及图经二书为一。间缀数语。谓之别说。 〔唐氏(慎微)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艺文略作证类本草。读书附志同书录作大观本草。)宋志三十 二卷存 艾晟序曰。昔人有云天地间物。无非天地间用。信哉其言也。观本草所载。自玉石草木虫鱼果蔬。以至残衣 破革。飞尘聚垢。皆有可用以愈疾者。而神农旧经。止于三卷。药数百种而已。梁陶隐居因而倍之。唐苏恭李之 徒又从而广焉。其书为稍备。逮及本朝开宝嘉之间。尝诏儒臣论撰。收拾采摭。至于前人之所弃。与夫有名而 未用。已用而未载者。悉取而着于篇。其药之增多。遂至千有余种。庶乎无遗也。而世之医师方家。下至田父里 妪。犹时有以单方异品效见奇捷。而前书不载。世所未知者。类盖非一。故慎微因其见闻之所逮。博采而备载之。 于本草图经之外。又得药数百种。益以诸家方书。与夫经子传记。佛书道藏。凡该明乎物品功用者。各附于本药 之下。其为书三十一卷。目录一卷。六十余万言。名曰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察其为力亦勤矣。而其书不传。世罕 言焉。集贤孙公得其本而善之。邦计之暇。命官校正。募工镂板。以广其传。盖仁者之用心也。夫病未 必能杀人。药之杀人多矣。而世之医者。不复究知根性之温凉。功用之缓急。妄意增减。用以治病。不幸而危殆 者。时盖有之。兹何异操矛而刺人于衽席之上哉。傥能研思于此。因书以究其说。即图以验其物。与审方以求其 效。则不待七十毒而后知药。三折臂而后知医矣。然则是书之传。其利于世也。顾不博哉。慎微姓唐。不知为何 许人。传其书。失其邑里族氏。故不及载云。大观二年十月朔通仕郎行杭州仁和县尉管勾学事艾晟序。 赵与时曰。唐慎微蜀州晋原人。世为医。深于经方。一时知名。元间师李端伯招之居成都。尝着经史证类 备急本草三十二卷。盛行于世。而艾晟序其书。谓慎微不知何许人。故为表出。蜀今为崇庆府。(宾退录) 赵希弁曰。证类本草三十二卷。古皇朝唐慎微纂。合两本草为一书。且集书传所记单方附之于本条之下。殊 为详博。 陈振孙曰。大观本草三十一卷。唐慎微撰。不知何人。仁和县尉艾晟作序曰。经史证类本草。案本草之名始 见汉书。平帝纪楼护传。旧经止一卷。药三百六十五种。陶隐居增名医别录。亦三百六十五种。因注释为七卷。 唐显庆又增一百十四种。广为二十卷。谓之唐本草。开宝中又益一百三十三种。蜀孟昶又尝增益。谓之蜀本草。 及嘉中掌禹锡林亿等重加校正。更为补注。以朱墨书为之别。凡新旧药一千八十二种。盖亦备矣。今慎微类复有 所增益。而以墨盖其名物之上。然亦殊不多也。李时珍曰。宋徽宗大观二年。蜀医唐慎微取嘉补注本草及图经 本草合为一书。复拾唐本草陈藏器本草孟铣食疗本草旧本所遗者五百余种。附入各部。并 增五种。仍采雷公炮炙及唐本食疗陈藏器诸说。收未尽者。附于各条之后。又采古今单方。并经史百家之书。上 之朝廷。改名大观本草。慎微貌寝陋。而学该博。使诸家本草及各药单方。垂之千古不致沦没者。皆其功也。 按先子曰。金皇统三年。宇文虚中跋云。元间虚中为儿童时。先人感风毒之疾。慎微疗之。乃为哲宗时人 明矣。李东璧以为大观二年所着误也。艾晟序称不知何许人。若是同时。其言如此乎。今证类首卷载林希序。此 艾晟所附。非慎微之旧也。本事方载剪草治吐血劳瘵方曰乡人艾孚先。尝说此事。渠后作大观本草。亦收入集中。 孚先当是晟字。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三十卷存 曹孝忠序曰。成周六典。列医师于天官。聚毒药以共医事。盖虽治道绪余。仁民爱物之意寓焉。圣人有不 能后也。国朝阐神农书。康济斯民。嘉中两命儒臣图经补注。训义剖治。亦已详矣。而重熙累洽。文物滋盛。 士之闻见益广。视前世书犹可缉熙而赓续者。蜀人唐慎微近以医术称。因本草旧经。衍以证类。医方之外。旁摭 经史。至仙经道书。下逮百家之说。兼收并录。其义明。其理博。览之者可以洞达。臣因侍燕间亲奉玉音。以谓 此书实可垂济。乃诏节使臣杨戬总工刊写。继又命臣校正而润色之。臣仰惟睿圣当天。慈仁在宥。诞振三坟。跻 民寿域。肇设学校。俾革俗弊。复诏天下进以奇方善术。将为圣济经以幸天下万世。臣以匪才。叨列是职。兢临 渊谷。而证类本草。诚为治病之总括。又得以厘而正之。荣幸深矣。谨奉明诏。钦帅官联。朝夕讲究。删繁缉紊。 务底厥理。诸有援引误谬。则断以经传。字画鄙俚。则正以字说。余或讹戾淆互缮录之不当者。又复随笔刊 正。无虑数千。遂完然为成书。凡六十余万言。请目以政和新修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云。政和六年九月一日。中卫 大夫康州防御使句当龙德宫总辖修建明堂所医药提举入内医官编类圣济经提举大医学臣曹孝忠谨序。 宇文虚中跋曰。唐慎微字审元。成都华阳人。貌寝陋。举措语言朴讷。而中极明敏。其治病百不失一。一语 证候。不过数言。再问之辄怒不应。其于人不以贵贱。有所召必往。寒暑雨雪不避也。其为士人疗病。不取一钱。 但以名方秘录为请。以此士人尤喜之。每于经史诸书中得一药名一方论。必录以告。遂集为此书。尚书左丞蒲公 传正欲以执政恩例奏与一官。拒而不受。其二子五十一五十四。(偶忘其名)及婿张宗说。字岩老。皆传其艺。 为成都名医。元间虚中为儿童时。先人感风毒之病。审元疗之如神。又手缄一书。约曰某年月日即启封。至期 旧恙复作。取所封开视之。则所录三方,第一疗风毒再作。第二疗风毒上攻。气促欲作喘嗽。如其言以次第饵之。 半月良愈。其神妙若此。皇统三年九月望成都宇文虚中书。 麻革序曰。自古人俞穴针石之法不大传。而后世亦鲜有得其妙者。遂专用汤液丸粒理疾。至于刳肠剖臆。 刮骨续筋之神奇。以为别术所得。终非神农家事。维圣哲审证以制方,因方而见药。故方家言盛行。而神农之经 不可一朝而舍也。其书大抵源于神农氏。自神农氏而下名本草者。固非一家。又有所谓唐本蜀本者。迄于有宋政 和间。天子留意生人。乃命宏儒名医。诠定诸家之说。为之图绘。使人验其草木根茎花实之微。与夫玉石金土虫 鱼飞走之状。以辨其药之真赝。而易知。为之类例。使人别其物产风气之殊宜。君臣 佐使之异用。甘辛咸苦酸之异味。温凉寒热缓急。有毒无毒之不同。而易见。其书始大备而加察焉。行于中州者。 旧有解人庞氏本。兵烟荡析之余。所存无几。故人罕得恣窥。今平阳张君魏卿。惜其浸遂湮坠。乃命工刻梓。实 因庞氏本仍附以寇氏衍义。比之旧本益备而加察焉。书成过余。属为序引。余谓人之所甚重者生也。卫生之资所 甚急者药也。药之考订。使无以乙乱丙。误用妄投之失者。神农家书也。开卷之际。指掌斯见。政如止水鉴形。 洪钟答响。顾安所逃遁其形声哉。养老慈幼之家。固当家置一本。况业医者之流乎。然其论著自深。陶隐居唐宋 以来诸人备矣。余言其赘乎。世固有无用之学。无益之书。余特嘉张君爱物之周。用心之勤。能为是大有益之书 以暨群生。以图永久。非若世之市儿贩夫。侥幸目前。规规然专以利为也。故喜闻而乐道之。君讳存惠。字魏卿。 岁己酉中秋望日贴溪麻革信之序。 刘祁跋曰。余读沈明远寓简称范文正公微时。慷慨语其友曰。吾读书学道。要为宰辅。得时行道。可以活天 下之命。时不我与。则当读黄帝书。深究医家奥旨。是亦可以活人也。未尝不三复其言。而大其有济世志。又读 苏眉山题东皋于传后云。人之至乐。莫若身无病而心无忧。我则无是二者。然人之有是者。接于予前则予安得全 其乐乎。故所至当蓄善药。有求者则与之。而尤喜酿酒以饮客。或曰。子无病而多蓄药。不饮而多酿酒。劳己以 为人何哉。予笑曰。病者得药。吾为之体轻。饮者得酒。吾为之酣适。岂专以自为也。亦未尝不三复其言。而仁 其用心。嗟乎。古之大人君子之量。何其弘也。亦士之生世。惟当以济人利物为事。达则有达而济人利物之事。 所谓执朝廷大政。进贤退邪。兴利除 害。以泽天下是也。穷则有穷而济人利物之事。所谓居闾里间。传道授学。急难救疾。化一乡一邑是也。要为有 补于世。有益于民者。庶几乎兼善之义。顾岂以未得位也。遽泛然忘斯世而弃斯民哉。若夫医者为切身一大事。 且有及物之功。语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又曰。子之所慎斋战疾。康子馈药。子曰。丘未达。不敢尝。 余尝论之。是术也。在吾道中虽名为方伎。非圣人贤者所专精。然舍而不学。则于仁义忠孝有缺。许世子止不先 尝药。春秋书以弑君。故曰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惧其忽于亲之疾也。况乎此身受气于天地。受形于父母。自 幼及老。将以率其本然之性。充其固有之心。如或遇时行道。使万物皆得其所。措六合于太和中。以毕其为人之 事。而一旦有疾。懵不知所以疗之。伏枕呻吟。付之庸医手而生死一听焉。亦未可以言智也。故自神农黄帝雷公 岐伯以来。名卿才大夫。往往究心于医。若汉之淳于意张仲景。晋之葛洪殷浩。齐之褚澄。梁之陶弘景皆精焉。 唐陆贽斥忠州纂集方书。而苏沈二公良方。至今传世。是则吾侪以从正讲学余隙。而于此乎搜研。亦不为无用也。 余自幼多病。数与医者语。故于医家书颇尝涉猎。在淮阳时。尝手节本草一帙。辨药性大纲。以为是书通天地间 玉石草木禽兽虫鱼万物性味。在儒者不可不知。又饮食服饵禁忌。尤不可不察。亦穷理之一事也。后居大梁。得 闲阅赵公家素问善本。其上有公标注。夤缘一读。深有所得。丧乱以来。旧学芜废。二书亦失去。尝谓他日安居 讲学。论著外当留意摄生。今岁游平水。会郡人张存惠魏卿介吾友弋吕唐佐来。言其家重刊证类本草已出。及增 入宋人寇宗衍义。完焉新书。求为序引。因为书其后。己酉中秋日 云中刘祁云。大德丙午岁仲冬望日平水许宅印。晦明轩记曰。此书世行久矣。诸家因革不同。今取证类本尤善者 为窠模。增以寇氏衍义别本中论方多者悉为补入。又有本经别录。先附分条之类。其数旧多差互。今亦考正。凡 药有异名者。取其俗称注之目录各条下。俾读者易识。如蚤休云紫河车。假苏云荆芥之类是也。图像失真者。据 所尝见皆更写之。如竹分淡苦堇三种。食盐着古今二法之类是也。字画谬误。殊关利害。如升斗疽疸上下千十未 末之类。无虑千数。或证以别本。质以诸书。悉为厘正。疑者阙之。敬俟来哲。仍广其脊行。以便缀缉。庶历久 不坏。其间致力极意。诸所营制。难以具载。不敢一毫苟简。与旧本颇异。故目之曰重修。天下名贤士夫。以旧 鉴新自知矣。泰和甲子夏己酉冬日南至晦明轩谨记。 天禄琳琅书目曰。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二函。二十四册。此书卷首有金泰和甲子刊书本记。别无序 文。其自嘉以前所有本草诸序。皆载于卷一中。名为序例。而嘉间禹锡等进书奉敕。又列于书末。不入卷中。 其体例殊不尽一。盖因宋金元明。辗转重刊。互有改易故也。按马端临文献通考。载证类本草三十二卷。述晁公 武读书志云云。慎微合两本草为一书。且集书传所单记单方附之于本条之末。所谓两本草者。一名补注神农本草。 一名图经本草。皆掌禹锡等先后奉敕所编。补注进于嘉之初。图经进于嘉之末。此书犹载两次奉敕于后。则 慎微蓝本于此可见。茅考慎微此书前后称名亦复不一。陈氏书录解题载大观本草三十一卷。称为唐慎微撰。又称 仁和县艾晟作序。名曰经史证类本草。是合大观本草与证类本草为一也。马端临文献通考则载大观本草 三十一卷于前。又载证类本草三十二卷于后。而于大观本草下列陈振孙所称艾晟作序。名曰证类之名。则虽名分 别而实复混同。惟宋史艺文志直载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三十二卷。两名始并为一名矣。照诸书但及大观之名。 而总无政和之号目。皆称三十二卷。或称三十一卷。而此本独三十卷。并以重修政和标题。又备用之。称与宋史 备急之名互异。以卷首金泰和甲子刊书木记证之。是明时别据泰和刊本重刊行也。不以宋椠为准。故卷数标题。 各有盈缩异同也。况宇文虚中所作书后。明言慎微字审元。成都华阳人。治病百不失一。不取一钱。但以名方秘 录为请。以此士人喜之。得一药名一方论。必录以告云云。而文献通考所引书录解题。乃云慎微不知何人。考宋 史虚中字叔通。成都华阳人。大观三年进士。建炎二年。应诏为祈请使。使金不归。受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兼太 常卿。封河内郡开国公。金人号为国师。据此则虚中本与慎微同乡。故能详其始末。又知其书。复经政和间奉 敕校刊。在大观者而非定本。故又题为政和。而分卷则三十耳。虚中使金。与宋隔绝。所作书后金又刻之。而宋 人初未之见。故谓慎微不知何人也。 四库全书提要曰。证类本草三十卷。宋唐慎微撰。案陈振孙书录解题。载此书三十卷。名大观本草。晁公武 读书志。则作证类本草三十二卷。亦题唐慎微撰。是宋时已有两本矣。玉海载绍兴二十七年八月十五日。王继先 上校定大观本草三十二卷,释音一卷。诏秘书省修润付胄监镂板行之。则南宋且有官本。然皆未见其原刊。今行 于世者。亦有两本。一为明万历丁丑翻刻。元大德壬寅宗文书院本。前有大观二年仁和县尉艾晟序。称其书三十 一卷。目录一卷。陈氏 所见盖此本。故题曰大观本草。一为明成化戊子翻刻。金泰和甲子晦明轩本。前有宋政和六年提举医学曹孝忠 序。称钦奉玉音使臣杨戬总工刊写。继又命孝忠校正润色之。其改称政和本草。盖由于此。实一书也。书末又有 金皇统三年翰林学士宇文虚中跋。称慎微始末。述之甚明。盖建靖以后。内府图籍。悉入于金。故陈振孙未见此 本。不知慎微何许人。而晁公武所云三十二卷者。殆合目录计之。亦未见政和所刻也。然考赵与时宾退录则称唐 慎微蜀州晋原人。所序履贯小异。岂虚中儿时见之。但知其寄籍欤。大德中所刻大观本作三十一卷。与艾晟所言 合泰和中所刻政和本。则以第三十一卷移于三十卷之前。合为一卷。已非大观之旧。又有大定己酉麻革及刘祁跋。 并称平阳张存惠增入冠宗本草衍义。则益非慎微之旧。然考大德所刻大观本。亦增宗衍义。与泰和本同。盖 元代重刻。又从金本录入也。今以二本互校。大德本于朱书墨盖。(案原本每条称墨盖。以下为慎微所续。其式 如今刻工所称之鱼尾。)较为分明。则泰和本为胜。今以泰和本着录大德本则附见其名于此。不别存目焉。 殷玉裁曰。果人之字。自宋元以前。本草方书。诗歌纪载。无不作人字。自明成化本草。乃尽改为仁字。于 理不通。金泰和间所刊本草。皆作人。藏袁廷所。(说文解字注) 按余家藏元大德壬寅宗文书院刊大观本草。纸刻精良。不逊宋椠。中避孝宗嫌名。知是传刻南宋本者。而至 衍义则实不录入。明代俗刻。取大德之题识。以冠魏卿之本。其妄亦甚。四库提要所云元代重刻。又从金本录入 者。盖以不见大德原刊之故耳。 〔王氏(继先)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书录解题二十二卷(玉海作三十二卷)阙 序曰。臣闻本草者。神农之书也。后世宗而行之。以为大典。盖悯有生之札瘥。思药石以拯济。而功莫大焉。 上下数千百年。罔敢失坠。及嬴秦焚先代之典籍。而此经混于医十之书。得不发奈何。汉晋之季。文籍散失。神 农传经所存者。仅三卷。药止三百六十五种。致使后世不见圣人之全经。惜哉。梁陶氏隐居。高尚本神农旧经。 附名医别录。朱墨分别。别举科条。又加注文。然而独智目思。偏方寡见。得失相半。逮唐之兴。苏恭表请修定。 增益虽多。附会或紊。损益不分。寒热莫辨。洪惟皇宋隆兴。真人出宁。泽及四海。其仁如天。开宝中命卢多逊 等重定嘉中诏掌禹锡等补注。陈承着立别说大观中唐慎微集为证类。谨详古今注说。诸家论议。纷纭绪乱。异 同颇多。虽唐注摭陶氏乖违。而反有阙失。今注举唐注谬误。而间有未书彼是此非。互相矛盾。考禹锡补注慎微 证类。又不过备录诸家异同。亦不能断其是非。其中性寒之物。而或云治寒。性热之物。而或云治热。或补药云 泻。或泻药云补。其辨冬热补泻之性。理实倒置。及物之有毒者。或云无毒。物之无毒者。而或云有毒。其辨有 毒无毒之性。义亦相反。以至某药在诸方常用之验。而经注前后之未载。某药合外用与服饵之宜。而辨用的当之 未当。传之既久。朱墨杂糅。不可概举。执而用之。所误至大。天下后世。何所折衷。举而正之。在于今日。恭 惟圣主中兴。好生之德。寝兵措刑。固足以跻民于寿域。而俾无横夭之患矣。然且宸心轸虑。以谓本草之书。经 注异同。治说讹谬。于是举祖宗开宝嘉之故事。诏臣等俾校定。仰以见圣人仁德之至也。今敢不研精覃思。博 采方术。参校诸家。别其同异。若夫物性寒热补泻。有毒无毒。或理之倒置。 义之相反者。辨其指归。务从主当。形像则本旧绘。画以大纲。取识则下敢臆说。执以有据。考名方三百余首。 证舛错八千余字。而使用之者不惑。施之者必验。可以跻上寿。可以致十全。上裨圣政之万一。下以传之于将来。 岂曰小补之哉。臣等诚惶诚恐。顿首谨言。绍兴二十九年二月上进。 张仲文曰。绍兴间医官王继先。以显仁太后初御慈宁宫。春秋高。每违豫。服其药随愈。赖是优游东朝。享 康宁之福。几二十稔。克副高宗事亲之孝。继先之功也。故恩礼特异。官至正任承宣。已而继先恃宠席势。福自 己所为有不可于众。而举朝阿附之不暇。至有称门生者。后太后上仙。继先自是眷遇日衰。竟黜福州以卒。(白 獭髓) 陈振孙曰。绍兴校定本草二十二卷。医官王继先等奉诏撰。绍兴二十九年上之。刻板修内司。每药为数语辨 说。浅俚无高论。 王应麟曰。绍兴二十七年八月十五日王继先上校定大观证类本草三十二卷。释音一卷。诏秘省修润付胄监镂 板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