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禁血晕三冲三急三审呕吐呃逆饱闷谵语如见鬼神不语发痉发热 寒热中风咳嗽发喘螈颤振伤风伤寒疟痢蓐劳虚烦惊悸多汗麻木 大小便诸证诸痛泄泻浮肿诸血月水不通诸淋乳汁) 经曰。乳子而病热。脉悬小。手足温则生。寒则死。 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实大而缓则生。急则死。 上条言产后以乳哺子之时而患热病。其脉只宜悬小。不宜实大者。以产后新虚故也。设脉虽 悬小。而见手足逆冷。又为脾气衰绝。阴气暴逆之候。亦主死也。下条言产后中风热。而至喘鸣 肩息。以风热逆于阳位。其脉必不能悬小。但须实大之中。而往来和缓。则脾胃之气在其中矣。 设见急疾。胃气已绝。安得不死。后世以乳子二字误认为小儿。如张介宾之明。亦不加察。且因 此而谓小儿不当视虎口三关。即宜诊两手六部。非智者之一失欤。 金匮云。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 产血虚多汗出。善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产 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 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善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 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 病解能食。七八日更发热者。此为胃实。大承气汤主之。 产后气血俱虚。汗下皆禁。独此一证用大承气者。乃证治之变。不当以寻常例测也。以其病 解之后。尚有余热在胃。所以能食。食入既多。至七八日更加发热者。此必复伤饮食之故。故知 胃有实结。恐其煎迫津液。故以急下救阴为务。然必年体强旺。脉证俱实。且时日既久。与新产 大便难不同。是可议下。设遇胃虚之人。虽能食而所食不多。即有发热便秘。亦属血虚。急宜调 养气血。断非承气所宜。不可恣行攻击也。 产后腹中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并治腹中寒疝。虚劳不足。若寒多者。加生姜成一斤。 痛多而呕者。加橘皮一两。白术一两。 产后腹中痛。乃寒积厥阴冲脉。故用辛温以散血中之寒。助以血肉之性。大补精血。较诸 补剂。功效悬殊。若腹痛兼呕。而所呕皆是稀痰。是知脾虚浊气上逆。故加橘皮以宣散其气。白 术以固护其脾。倘见血逆而呕。所呕浑是清水。腹胀满急。则加桃仁、肉桂。具见言外矣。至于 寒疝虚劳。少腹结痛。总是下焦寒结。亦不越是方也。 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主之。并主痈脓。以麦粥下之。 仲景凡治腹痛。多用芍药。以其能收阴气之散也。以其能除血痹之痛也。以其能缓中而止急 痛也。本草谓主邪气腹痛。故多用之。盖五气之邪。莫如厥阴肝木之性急暴。一有不平。则曲直 作痛也。此方治痛。用芍药为主。佐以枳实炒黑。入血破积聚。收阴缓中。逐陈致新。麦粥补 血下气。而壮血脉也。 师曰。产妇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干血着脐下。宜下瘀血汤主 之。亦主经水不利。顿服之。新血下如豚肝。 血之燥干凝着者。非芍药、枳实可能治。须用大黄、桃仁、虫。下其血闭。更加蜜以缓大 黄之急也。 产后七八日。无太阳证。少腹坚痛。此恶露未尽。不大便。烦躁发热。切脉微实再倍。发热 日晡时。烦躁者不食。食则谵语。至夜即愈。宜大承气汤主之。热在于里。结在膀胱也。 太阳为表。膀胱为里。七八日表证入里。故曰无太阳证。恶露已为病气所郁。不能尽去。热 因入里。与恶露相搏。结在膀胱。而作少腹坚痛。下焦热证。故不大便。烦躁发热。更切其脉微 实再倍。其发热在日晡时。而烦躁不食。热邪又攻于胃。胃热则不食。食入则谷气之热更助。两 热相并。故谵语。至夜即愈者。产后血虚。热邪易入血室。入血室则夜如见鬼状。言此以明其热 不在血室。而在膀胱与胃。故用大承气汤也。 产后风。续之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久。阳旦证续在 者。可与阳旦汤。 举此与上文承气汤。为表里之例。 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温覆使汗出。颈项强。用大附子一枚。破 之如豆大。入前药扬去沫。呕者。加半夏半升。洗。 此证太阳上行至头表。阳明脉过膈上循于面。二经合病。多加葛根。以葛根为阳明解肌药也。 防风佐桂枝。去二经之风。竹叶、桔梗主气上喘。参、草和中气。姜、枣行营卫。谷气行。则上 下交济而汗出解矣。附子恐是方后所加。治 颈项强者。以邪在太阳。禁固其筋脉。不得屈伸。故用附子温经散寒。扬去沫者。不使辛热上浮 之气。助其虚阳上逆也。若邪在胸而呕。加半夏治之。上言破之如豆入前药。旧本作如豆大。今 如徐忠可驳正。 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竹皮大丸主之。有热者。倍白薇。烦喘者。加柏实一分。 乳中虚。言乳哺而乳汁去多。则阴血乏而胃中亦虚。阴乏则火挠而神昏乱。胃虚则呕逆。用 甘草泻心火。石膏疗烦乱。竹皮主呕逆。桂枝和营气。又宣导诸药。使无格之逆。烦喘者。为 心虚火动。故加柏实以安之。 产后下利虚极。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之。 伤寒厥阴证。热利下重者。用白头翁汤。苦寒治热。以坚肠胃。此产后气血两虚。故加阿胶、 甘草。然下利血滞也。古人云。血行则利自止。此方岂独治产后哉。 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千金三物黄芩汤。 自发露。谓自发衣露体得风。非邪外伤者。故不为自汗风病。盖产时天机开发。虽微风亦得 入之。外感之风。内应之火合化。淫于四末。而作四肢苦烦热。上至于头作头痛。病在表里之间。 故用小柴胡汤。主治少阳。若头不痛是无表也。惟肝胆风热内动。上膈作烦。故用黄芩退热。苦 参养肝。熟地补血而益肾水。则肝胆之火宁矣。 妇人产后虚羸不足。腹中刺痛不止。吸吸少气。或苦少腹中急。摩痛引腰背。不能食饮。千 金内补当归建中汤。产后一月日得服四五剂为善。令人强壮。若大虚。加饴糖六两。汤成纳之。 于火上暖令饴消。若去血过多。崩伤内衄不止。加地黄六两。阿胶二两。合八味。汤成纳阿胶。 产后血去。营卫俱虚。内不充于五脏。肝木妄动。作腹中刺痛。上不充于膻中。遂吸吸少气。 下不济于肾。故少腹急引。外连腰脊。六腑不和。则不能食。用此以益营卫。伐肝邪。补中和内。 按此即黄建中之变法。彼用黄以助外卫之阳。此用当归以调内营之血。然助外则用桂枝。调 中则宜肉桂。两不移易之定法也。(千金二字义见中风门方千金三黄汤下。) 诸禁一禁卧。二禁酒。三禁浴。四禁寒。五禁汗。六禁下。七禁利小便。八禁寒凉药。九 禁起动作劳。盖初产血气未定。遽卧则恶血上升。故分娩之后。须高卧仰倚。切不可即卧。三朝 始可稍去其。尚宜高枕。七日后。如无他病。方可安枕。多有半月后。未能贴席者。酒能助火 乱经。误用不无动血之虞。至如鸡子猪肾。一切滞气坚纫难化物。及生冷腻滑。皆不可食。即砂 仁汤亦能动血。咸在禁例。浴能升动恶露。虽当夏月。亦须禁之。曾有产数日后。因浴瘀血上冲 而毙者。亦有因浴动血。误用寒凉。瘀结不行。血化为水。喘满肿胀而死者。不可不慎也。新产 骤虚。最忌着寒。寒则血气凝滞。诸变冗生。每至饮食不化。腹痛作泻。祸患莫测。欲去其瘀。 则正气并脱。欲止其泻。则瘀结不行。惟姜、桂、参、术辛温峻补。庶几血行泻止。故冬月一产。 即宜重绵兜护其腹。在夏月亦当复巾裹之。机要云。胎产之病。从厥阴。无犯胃气及上中二焦。 为之三禁。不可汗。不可下。不可利小便。制剂之法。能不犯三禁。则营卫自和。而寒热止矣。 故产后虽有表证。一切风药。皆不可用。以其性升。不特载血上行。令人发晕。抑且令人亡阳。 多致汗脱而死。不特风药当禁。即佛手散中芎皆为散用。恐汤能发汗也。至于下药。尤为切禁。 非特硝、黄难于轻试。即溲便数难者。只宜调养元气。若车前、泽泻之类。咸非所宜。以产后百 脉空疏。自里至表。无一不虚。虚则诸寒皆禁。即芍药亦难轻用。以其酸寒伐生发之气也。地黄 皆当慎用。以纯阴之味。能令作泻也。黄芩能凝滞瘀血。令人恶露不行。为害不浅。然皆产后常 禁。设有表里客邪。又不当拘于上说也。试观金匮产后例中。阳旦汤之用芩、芍。以其中有桂也。 薛按八珍、十全之用熟地、芍药。以其中有参、术及桂也。岂复拘于此例哉。况乎大承气、小柴 胡、三物黄芩、下瘀血等方。皆产后治例。此圣人临证如日。大转回天之力。非寻常下士。可得 而测识也。迨夫早起作劳。不避风寒。不禁饮食。往往致成大病者。皆自作之孽耳。凡产后之脉。 寸口洪疾不调者死。沉微附骨不绝者生。缓滑沉小者吉。实大弦急者危。牢革结代及涩滞不调者不治。 血晕产后元气亏损。恶露乘虚上攻。眼花头晕。或心下满闷。神昏口噤。或痰涎壅盛者。 急用热童便主之。若血下多而晕。或神昏烦乱者。芎归汤加人参三五钱。泽兰叶一握。童便半盏。 兼补而散之。痰。合二陈加乌梅、姜汁。并用铁秤锤烧令赤以醋沃之。或烧漆器并乱发以烟熏之。 产后因虚火载血上行而晕。用鹿茸灰为细末。好酒童便灌下。一呷即醒。行血极快。产后昏晕呕 逆。不能饮食。此胃虚挟痰所致。以抵圣散去赤芍加炮姜、茯苓。慎不可用芎、归血药腻膈。其 呕逆愈不能止矣。初产血晕。速与扶起勿卧。用韭叶一握。切碎。入有嘴瓷瓶中。将醋煎滚。浇 入瓶内。急盖瓶口。以嘴向妇鼻孔。令气透入鼻中即苏。若恶露未尽。忽昏闷不省人事。须问先 因感气而下胎者。以二陈加芎、归、香附、桃仁、山楂、姜汁。切不可作中风治。产后口眼斜 等证。当大补气血。十全大补下黑龙丹。肥人佐以痰药。如星、半、木香之类。若作中风治。而 用小续命必殆。若腹中刺痛者。严氏清魂散。血晕语言颠倒。健忘失志。此血入心包。宜失笑散 加郁金。或用血竭、没药等分为末。热酒和童便调下二钱。良久再服。恶血自下。 三冲败血上冲有三。或歌舞谈笑。或怒骂坐卧。甚者逾墙上屋。口咬拳打。山腔野调。号 佛名神。此败血冲心。多 死。方书用龙齿清魂散。然用之多不应。不若花芯石散最捷。琥珀黑龙丹亦效。如虽闷乱。不致 颠狂者。失失散加郁金。若饱闷呕恶。腹满胀痛者曰冲胃。古法用五积散。余尝用平胃加姜、桂。 往往获效。不应。送来复丹。呕逆腹胀血化为水者。金匮下瘀血汤。若面赤呕逆欲死曰冲肺。二 味参苏饮。甚则加芒硝荡涤之。大抵冲心者。十难救一。冲胃者。五死五生。冲肺者十全一二。 产后。口鼻起黑色而鼻衄者。是胃气虚败而血滞也。急用二味参苏饮。稍迟不救。 三急产后诸病。惟呕吐盗汗泄泻为急。三者并见必危。痰闭心窍。抵圣散去芍药加炮姜、 茯苓。多汗。加乌梅。慎不可用浮麦伤胃耗气。枣仁腻滑作泻。芍药、五味酸收。皆能阻滞恶露也。 三审凡诊新产妇。先审少腹痛与不痛。以征恶露之有无。次审大便通与不通。以征津液之 盛衰。再审乳汁行与不行及乎饮食多少。以征胃气之充馁。必先审此三者。以脉参证。以证合脉。 脉证相符。虽异寻常。治之必愈。脉证相反。纵无危候。必多变端。即如产后恶露。常以弥月为 期。然间有六七朝即净者。又未可一概论也。此虽产母禀质不同。而胎之所禀亦异。如胎息壮盛 则气血尽归其子。瘀血自少。胎息孱弱。则气血涵养有余。瘀血必多。亦有产时去多。产后必少。 产时去少。产后必多。势使然也。曾见一妇。艰产异常。三朝下一血块。大小形色。与茄无异。 此后绝无瘀血。惟小便如皂荚汁。其少腹略无痛楚。良由艰产过伤子宫。关闸废弛。不能收敛。 故其块得下。世俗名儿枕者是也。大抵常产之妇。开阖有权。既产之后。子宫即闭。儿枕随气攻 注。碎作小块。续续而下。所以绵延日期。此则全块顿出。自无淋沥之患。即有余血。尽归溲便 矣。此后屡见数妇。证虽大异寻常。以意逆之。其理自若也。产后血脱津伤。大便自应艰涩。每 至五七日始通。无足怪也。其有发热谵语。脉滑实者。又当急攻以救津液。若兼少腹硬痛。又当破瘀 为先。产后三朝。每有寒热蒸乳。寒热后。乳汁大行。此胃气孚化。虽有余病。必无他虑。如无 寒热而乳汁充然者。血气本旺也。若不寒热。无乳汁。此营卫不调。总无所苦。急宜当归内补建 中汤。频与调之。否则弥月后渐见寒热骨蒸。而为蓐劳之患矣。 呕吐呕吐恶露不行。二陈加当归、蓬术、肉桂、干姜。胸腹胀满。多是伤食。二陈加丁香。 不应。加人参、炮姜、泽兰、藿香。或抵圣散亦佳。如寒。理中汤加藿香。 呃逆呃逆者。胃寒所生。产后气血俱虚。风冷搏气而逆上。乃胃气虚寒之极。最为恶候。 理中加丁香。古方以丁香、豆蔻、伏龙肝为末。用桃仁、吴茱萸煎汤。调下一钱匙。如人行五里 再服。未应。急投参、附。迟则不救。 饱闷产后饱闷。恶露不行。多因血逆。宜行瘀血为主。如有块上升。饱闷欲吐者。二陈汤 加姜、桂、香附、炮楂、蓬术。块不散。积久愈坚。琥珀黑龙丹。若恶露已净而饱闷。受气也。 沉香降气散。若败血伤于脾胃而腹胀呕吐者。抵圣散加鲮鲤甲、肉桂。孕妇服安胎药过多。或正 产。或半产后。经一两月。恶露未净。此非败血之比。宜导气行血。若用止截误矣。饮食停滞。 六君子加木香、浓朴。大凡伤其脾胃者。当节饮食为主。 谵语谵语多有血滞。亦有血虚着风而痰郁者。不可专以痰断。亦不可认为血逆。其发谵语。 必脉大有力。始与证合。然又与产后不宜。故多难治。去血少者。血滞也。实则桃仁承气、下瘀 血汤。虚则龙齿清魂散。或四乌汤用赤芍、归尾加桃仁、姜汁。去血多者。血虚也。盖血虚则心 神失守。故谵语。必先养血。不可用参、术峻补。当归内补建中汤、当归芍药散、胶艾汤选用。 着风兼痰郁者。心经虚。故风痰客之。导痰汤加钩藤钩、薄荷。又方。益母草为末。薄荷汤为丸。 童便服之。专治产后谵语。 如见鬼神产后伤耗血脉。心气虚。则败血停积。上干于心。遂至心中烦躁。卧起不安。如 见鬼神。言语颠错。误作风治必殆。虚则四物汤换生地加桂心、炮姜、生蒲黄、石菖蒲。实则四 乌汤加川连。煎成入龙脑一捻。服后得睡即安。心悸恍惚。语言错乱者。千金远志汤。如内虚败 血攻心。狂言乱语者。龙齿清魂散。瘀积不行。腹胀喘急者。急用下瘀血汤攻之。庶或可救。稍 迟必难挽回。此证多有心脾血少者。宜八珍加炮姜。则痰清神自安矣。 不语产后不语。多因停积败血。闭于心窍。神志不能明了。严氏清魂加苏木、丹参。若因 心肾气虚而不能通于舌。则舌强不语。辰砂七珍散。或人参、石菖蒲等分。不时煎服。肾虚风热。 地黄饮子。肝木太过。柴胡清肝散。或小柴胡加钩藤。脾受木侮。六君子加升麻、钩藤。气血俱 虚。八珍汤加菖蒲、远志。不应。独参汤加附子一片。峻补其气。而血自生。若竟用血药。则误矣。 发痉产后发痉。因去血过多。元气亏极。或外邪相搏。或阴火内动所致。故伤寒汗下过多。 溃疡脓血大泄。多患此证须。大补气血。或保无虞。若攻风邪必死。其证牙关紧急。腰背反张。 四肢抽搐。两目连札。十全大补。有汗。加炮姜。多汗。加附子。不应。并加姜、附倍人参。多 服始应。尝治大虚之证。服参、数斤。附子数枚方应。若汗拭不及。两手摸空者不治。 发热妇人产后血虚。阳无所根据而浮散于外。故多发热。治宜四物补阴。而以炮姜之苦温从 治。收其浮散。使归于阴。若气血俱虚。恶寒发热。烦躁作渴。十全大补汤。若热愈甚。急加桂、 附。若血虚至夜发热。小腹腰胁作痛。四物加 黄五钱。肉桂一钱。若作渴面赤。当归补血汤。若误认为火证。投以凉药。祸在反掌。然产后 脾胃多虚。有过于饮食伤滞而发热者。慎勿误作血虚治。但遇产后发热。若胸膈饱闷。嗳气恶食 泄泻等证。只作伤食治之。若发热而饮食自调者。方用补血正法。产后大发热。必用炮姜同茯苓 淡渗其热。一应苦寒并发表之药。皆不可用。凡产后发热恶寒。皆属血虚。此热非有余之热。乃 阴虚生内热耳。故以补阴药加炮姜。大剂服之。且炮姜能入肺胃。散虚热。入肝脾。引血药生血。 然不可多用独用。必与补阴药同用。此造化自然之妙也。恶寒发热腹痛者。当去恶血。产后脉洪 数。胎前脉涩弱多死。怀孕者脉宜滑数。已产而滑数不改者。虽未必死。多费调理。 寒热产后因气血虚弱。脾胃亏损而发寒热。皆不足证。经云。阳虚则恶寒。阴虚则寒热。 若兼大便不通。尤属气血枯槁。切禁发表降火。若寸口脉微为阳气不足。阴气上入阳中而恶寒。 补中益气汤加姜、枣发越之。尺部脉弦。为阴气不足。阳气下陷阴中而发热。六味丸加肉桂以收 摄之。若肌热大渴引饮。目赤面红。此血虚发热。当归补血汤。不可误认客邪而用表散药。下血 过多。寒热而小腹不痛者。此营卫亏损。阴阳不和。属虚。增损四物汤。若恶露未净。伤滞胞络。 寒热而小腹痛者。属实。轻则四乌汤。重则醋煎散。产后卧不如法。败血流入经络骨节间。寒热 腰股肿热。痛不可拊。局方调经散。有食消食。头痛骨疼寒热者。外感风寒也。参苏饮、增损 柴胡汤、柴胡四物汤选用。或兼泻及吐者。五积散。胸膈饱闷。前后心痛寒热者。伤气与食也。 指迷七气汤。虚人。局方七气合沉香降气散。如饱满寒热兼腹痛腰疼者。四乌汤。热而不寒。胸 烦自汗。与大病后虚烦相似。此去血过多。血虚生热也。逍遥散。若脐下热。非熟地不能治。如 大热。必用炮姜。日晡转甚者。非柴胡不能治。不应。必用肉桂。新产蒸乳发热。不必服药。 中风产后类中风证。大多血虚。非真中也。或挟风。或挟痰。或挟气。证虽不一。治法莫 要于行血。芎归汤加荆芥穗。淋黑豆酒煎服。亦治角弓反张。手足螈。脉来虚浮者。血晕四肢 强直。芎归汤加童便。或用荆芥穗微焙为末。豆淋酒调下二钱。或童便服之。口噤则抉齿灌之。 龈噤则灌入鼻中即苏。手足瘫痪。败血入经络也。用五积散。又有形盛气虚。产后痿废不起者。 但当补气药中兼行气为主。朝用香砂六君子。暮用越鞠丸。久服自效。 咳嗽产后咳嗽。多因腠理不密。外邪所感而致。若因风寒所感。桔梗汤加葱白、香豉、生 姜。或小建中汤。虚。用异功散去术加山药、细辛、桂枝。阴虚兼感客邪者。六味丸去萸加桂枝、 细辛。阴虚水不制火而嗽。六味丸加麦冬、五味。干咳内热不寒。桔梗汤加葳蕤、麦冬、丹皮、 蜜煎姜、橘之类。盖干咳一证。有小儿食乳易治。无则成劳。 发喘喘而痰声大作。此痰犯肺金也。豁其痰。喘自定。风则金匮旋复花汤加甘草、桔梗。 恶露未净。加炮姜、丹参。有食。加浓朴、陈皮。不嗽而喘。此肺为火迫。乃真喘也。难治。若 肺虚热。生脉散为主药。肺胃气虚。异功散加桔梗。兼外邪。加细辛。中气虚寒。前方加炮姜、 肉桂。阳气虚脱。更加附子。肾虚不能纳气归元。都气丸作汤送灵砂丹。兼气虚者。与异功散兼 进。大抵产后发喘。加以脉之虚大急疾。皆不可治。 螈产后阴血去多。阳火炽盛。筋失营养。虚极生风而成此证。若见唇青肉冷。汗出目眩 神昏。命在须臾。四君子加芎、归、丹皮、钩藤。盖血生于至阴。至阴者脾土也。若肝经血虚。 逍遥散加钩藤。阳气虚败。十全大补加姜、附、钩藤钩。经云。脾之荣在唇。心之液为汗。若心 脾二藏虚极。而唇白多汗。急用参、附救之。若无力抽搐。戴眼反折。汗出如珠不流者。皆不可治。 颤振产后颤振。乃气血亏损。虚火益盛而生风也。切不可以风为治。急用十全大补。温补 气血为主。如小产后半身肉颤。半身汗出。亦宜上法。若产后不省人事。口吐涎沫而颤振。或螈 者。当归补血汤加荆芥穗。豆淋酒煎服。妇人胎前产后颤振螈。逍遥、归脾、小柴胡、补中皆可选用。 伤风产后伤风。须问恶露净否。而后用药。若未净而小腹疼痛者。以行血理气为先。金匮 旋复花汤、四乌汤选用。若恶露已净。小腹不疼。但头痛身热足冷。自汗咳嗽。黄建中汤。头重。 香苏散。若风寒并伤。营卫俱病。遍体痛无汗。败毒散。虚甚着风者。不可发散。逍遥去术加桂 枝。得效虽迟无失。 伤寒产后伤寒。不可遽用小柴胡。盖有黄芩在内。停滞恶血也。宜小建中汤、增损柴胡汤。 时疫。柴胡四物汤、香苏散。伏气发温。葱白香豉汤。感冒气食。香苏散。产后得热病。四肢暖 而脉息和平者生。四肢冷而脉沉涩。烦热甚而脉洪盛者。皆死证也。 疟产后疟。在初产时绝少。即胎前久疟淹缠。产后里气通达。无不霍然。间有微寒发热 不止者。此卫气向虚。营血骤伤之故。但与内补当归建中汤。热多。倍芍药。寒多。加黄。夜 发。一倍当归。三倍黄。不应。加生何首乌。虚热不止。大便不实。加炮姜、茯苓。恶露不行。 小腹结痛。另用炮黑山楂。熬枯黑糖。伏龙肝汤煎服。或有产后一月半月。感犯风暑而疟。小柴 胡、补中益气选用。风。加羌活、紫苏。暑。加香薷、浓朴。随证裁酌。但黄芩苦寒。无论恶露 净与未净。皆非所宜。 痢产后下痢有三。一者因胎前患痢。产后不止。昔人以为七日必死之候。若元气未败。脉 有胃气。可进粥食者。 伏龙肝汤丸随证加减。多有得生者。一者因产后脐腹受冷。饮食不化。腹痛恶露不行。理中汤为 主。白。加吴萸、木香。赤。加桂心、茯苓。一者因产后误食生冷。或临产饮食过度。产后泄泻 下痢。亦宜理中汤。白。加枳实、茯苓、浓朴、木香。赤。加香附、炮楂熬糖。虚。加人参、肉 桂。间有热痢下重。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清理之。恶露已净。痢久不止。腹痛后重。补中益气升 举之。大抵产后下痢。惟宜顾虑元神。调和血气。则积滞自下。恶露自行。非若妊娠之有胎息。 难于照顾也。 蓐劳蓐劳者。因产理不顺。疲极筋力。忧劳心虑。或将养失宜。虚风客之。致令虚羸喘乏。 寒热如疟。百节烦疼。头痛自汗。肢体倦怠。咳嗽痰逆。腹中绞刺。当扶正气为主。六君子加当 归。若脾肺气虚。咳嗽口干。异功散加麦冬、五味。气虚头晕。补中益气倍用归、。肝经血虚。 肢体作痛。四物加参、苓、术、桂。肝肾虚弱。自汗盗汗。往来寒热。六味丸加五味子。脾虚血 弱腹痛。月经不调。归脾汤倍木香。血虚有热。增损柴胡汤。骨蒸劳热。嗽痰有红者。异功散去 术加山药、丹皮、五味、阿胶、童便。热而无痰干咳。逍遥散用蜜煎姜、橘。蜜蒸白术。产后虚 损。不时寒热。或经一二载。元神不复。月事不转。先与千金当归芍药汤。后与乌骨鸡丸调补。 大抵此证多因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以致疲惫而成。当补脾胃。进饮食。则诸脏有所倚赖。病自愈矣。 虚烦产后虚烦。皆气血亏损。虚火上泛所致。千金治产后内虚烦热短气。用甘竹茹汤。产 后乍寒乍热。手足身温。心胸烦满。用知母汤。产后虚烦头痛短气。闷乱不解。用淡竹茹汤。产 后烦满不安。用人参当归汤。俱孙真人法也。 惊悸产后心悸。皆心虚所致。千金治产后冲悸。志意恍惚。言语错乱。用茯神汤。虚热口 燥。加麦门冬。虚。加人参。善忘。加远志、麦门冬。产后大虚心悸。志意不安。恍惚恐畏。虚 烦不眠少气。人参丸。吸吸乏气善忘。本方去薯蓣加远 志。亦孙真人法也。 多汗产后血虚。身热自汗。逍遥散加熟枣仁、乌梅。不可用补气药。古方用麦煎散治产后 盗汗自汗。为害不可胜数。因外感而汗者。黄建中汤。气血俱虚。十全大补汤。不应。加附子。 若汗多不止。必发柔痉。尤当前药。若头汗者。或因湿热。或因瘀血。当审虚实治之。半身汗出。 昔人用二陈合四物。治多不效。以血药助阴。闭滞经络也。此属气血不充。而有寒痰留滞。非大 补气血。兼行经豁痰不效。宜十全大补、人参养荣加星、半、川乌。肥人多加豁痰行气药。瘦人 气血本枯。夭之征也。 麻木产后麻瞀。宜生血补气。十全大补汤。去血过多。手足发麻。小腹大痛。则遍体麻晕欲 死。此非恶露凝滞。乃虚中挟痰。六君子加炮姜、香附、当归。曾治一妇。产后右半身麻瞀而昏 晕。不省人事。发即胸膈痞闷。下体重着。或时心神荡摇。若无心肺之状。顷则周身冷汗如漉。 大吐痰涎而苏。此产后经脉空虚。痰饮乘虚袭入之故。因与六君子加归、、肉桂。随手而效。 复有一妇。产后左半身麻瞀昏晕。不省人事。发则周身大痛。筋脉螈。肌肉动。或时头面赤 热。或时腿上振振动摇。顷则蒸蒸汗出而苏。此产后营血大亏。虚风袭入之故。用十全大补汤治 之。诸证悉平。但麻瞀不止。后与地黄饮子而安。 大小便诸证产后去血过多。大肠干涸。每至三五日后。甚至五七日而大便始通者。皆其常 也。或血虚火燥。不可计其日期。必待腹满觉胀。欲自去而不能者。乃结在直肠。宜用导法。蜜煎 导。或削酱姜酱瓜。皆可为导。惟猪胆汁导禁用。以其苦寒。误用每致发呃也。若用苦寒药攻通。 反伤中焦元气。或愈结难通。或通泻不止。必成败证。若属血 虚火燥。四物加鲜何首乌润下之。气血俱虚之人。虽数日不通。饮食如常。腹中如故者。八珍加 桃仁、苏子、熟蜜。若多日不解。躁闷异常。不得已。用人参、当归、枳壳煎服。亦权宜之术耳。 古人用玉烛散治之。反致危殆者多矣。至治产后日久。病外感热结。有实邪燥屎者。急用承气、 大柴胡下之。又不当拘于此例也。小便不通。腹胀如鼓。用炒盐加麝半字填脐中。外用葱白十余 茎作一束。切如半指浓。置盐、麝上。将艾灸之。觉热气入腹。难忍方止。小便即通。此惟气 闭者宜之。若气虚源涸。与夫热结膀胱者。皆不可用。产母但觉小水少。此即是病。便宜调治。 如大小便俱秘。恶露不行。先通恶露。四乌汤加蓬术、山楂。如恶露不行。大便泄。小便难。五 苓散倍肉桂加桃仁。不可服胃苓汤。以苍术能止血也。产后小便数。乃气虚不能制水。补中益气 加车前、茯苓。若膀胱阴虚而小便淋沥。生料六味合生脉散。滋其化源。须大剂煎成。隔汤炖热。 续续进之。产后遗尿不知。乃气虚不能统血也。补中益气汤。若新产廷孔未敛。溺出不知。此恒 有之。至六七朝自止。不必治也。妇人产后。水道中出肉线一条。长三四尺。动之则痛欲绝。先 服失笑散数服。次用带皮姜三斤研烂。入清油二斤。煎油干为度。用绢兜起肉线。屈曲于水道边。 以前姜熏之。冷则熨之。一日夜即缩。二日即尽。再服芎归汤调理。如肉线断。则不可救矣。产 妇尿胞损破。致病淋沥者。当与峻补。丹溪云。难产多是气虚。产后气血尤虚。当以参、为君。 芎、归为臣。桃仁、陈皮为佐。同猪羊脬煎汤。时时饮之。勿令间断。使气血骤长。匝月其脬自 完。若稍缓则难成功矣。产间伤动脬破。终日不小便。但淋湿不干。用天然黄丝二两。不用染者。 牡丹皮、白芨、人参各一钱。水煎至丝烂如饧服。服勿作声。作声则泄气无效。名补胞饮。经月 常服有效。产后损尿胞而淋沥。参、、术、草熬膏。猪羊胞煎汤。饥时调服。月余胞长淋止。 产后阴尸着风痛。四物汤加本、防风。不应。有瘀 伤也。加血余、龟版灰、肉桂。阴颓脱下。气血俱虚。不能收敛者。八珍加升麻、黄。阴户肿 痛。湿热也。用枯矾、荆芥、白芷、当归、桃仁、细辛、川椒、五倍子等分。入葱三茎。煎汤熏 洗即愈。 诸痛产后遍身疼痛。气虚百节开张。恶露乘虚流入经络骨节之间。谓之败血流经。或流于 腰胯。或流入髀股。痛不可拊。痛处热肿。流注日深。渐致身面浮肿。局方调经散最当。琥珀地 黄丸亦宜。若因虚风所侵。以致肢体沉重不利。筋脉引急。发热头痛。局方用五积散去苍术加鲮 鲤甲。用生漆涂尤良。或四神散加桂枝、姜、枣。和营止痛最捷。若误作伤寒发汗。致经脉抽搐。 手足厥冷而变为痉。又当十全大补为主。若以手按而痛益甚者。是瘀滞也。四乌加鲮鲤甲、桂枝、 姜、枣以散之。按而痛稍缓者。此血虚也。四物加香附、炮姜、人参、白术、甘草以养之。如皮 肉痛者。外感也。如月内恶露未净者。香苏散加肉桂、鲮鲤甲。产后五脏皆虚。胃气亏损。饮食 不充。则令虚热。阳气不守。上凑于头。则令头痛。补中益气加川芎、香附子。不应。加附子一 片。若血虚。四物加参、术。有产后败血上冲头痛。非琥珀黑龙丹不效。又方。治产后败血作梗 头痛。诸药不效。用大附子一枚。酽醋一碗。用火四畔炙透。蘸醋令尽。去皮脐。加川芎等分。 并为末。每服钱半。或二钱。茶清调下。偏正头风作痛。川芎茶调散去白芷加细辛。黑豆淋酒煎。 乘热熏患处。候温服之。如左半边恶寒。脑后掣痛者。本方去白芷加归、芍。右半边畏寒。两太 阳引痛者。本方去白芷加参、。千金治产后中风头痛。手臂逆冷。白术三两。附子一枚。独活 一两。生姜三两。豆淋酒煎服。妇人患头风者。常居其半。每发必掉眩。如在车船上。皆因血虚。 风邪运动其痰。二陈加当归、黄芩、羌活、防风。不应。加乌头、石膏。挟气虚者。必加黄。 然崩伤产后。吐血衄血。并令人眩晕。当随所因而治。感气而胃口作痛。养胃汤。因气而心腹痛。 降气散。感寒而痛。甘 草干姜汤加焦白术、桂枝。有食。枳实理中加炮黑山楂。产后恶血上攻心痛。为阴血亏损。随火 上冲心络。名心胞络痛。宜理中加当归。产后恶露未净。胸腹作痛。或小便不利。琥珀地黄丸温 散之。产后心痛。大寒呕逆不食。千金蜀椒汤。产后心痛。干呕吐涎沫。大岩蜜汤。若真心痛。 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瘀血上冲。用失笑散一钱。童便调下即定。血既散而仍痛。增损四物汤调 补之。胁痛宜分左右。盖左属血。血藏于肝。肝伤有死血。故痛。小柴胡去芩加丹皮、香附、薄 桂、当归、童便。右属脾。脾有痰积于胁则痛。补中益气去升麻加葛根、半夏、茯苓、枳壳、生 姜。左右俱痛者属虚。补中益气加桂。下六味丸。腹痛恶露已净者。下焦虚寒也。六味丸加桂。 如痛定于一边及小腹者。此是侧卧。败血留滞所致。四乌汤加蓬术。有产后腹痛。服上药不应而 喜温喜按者。属虚属寒。寒则理中加肉桂、当归。虚则金匮当归生姜羊肉汤。随证加减神验。产 后三日腹痛。补中益脏。强力消血。羊肉生地黄汤。若腹中痛。畏寒少食。大剂人参、阿胶、 生姜煎服效。此即仲景当归生姜羊肉汤之变法也。若痛而恶心。或欲作呕。六君子加炮姜。有瘀。 加莪术、桃仁、炮黑山楂。若泄泻腹痛后重。补中益气加木香、炮姜。若胸膈饱胀。或恶食吞酸。 或停恶露。至夜发热。谵语腹痛。手不可按。此是饮食所致。当用二陈加枳、术、楂肉。虚人。 枳实理中加肉桂、炮楂。发热腹痛。按之痛甚。不恶食。不吞酸。此是瘀血停滞。四乌汤加蓬术、 肉桂。若止是发热头痛。或兼腹痛。按之却不痛。此是血虚。四物加艾、附、、桂。若腹痛胁 胀。此气寒不能温养肝血。当归、干姜、香附、肉桂、丹皮、茯苓。入盐少许热服。产后下血不 尽。腹内坚痛不可忍者。甘草、干姜、当归、芍药、桂心、桃仁、山楂煎服。产后少腹作痛。俗 名儿枕块。古法用失笑散及四物加莪术、山楂。产后崩中去血。赤白相兼。或如豆汁。千金伏龙 肝汤。能温脾胃。凉肝血。其效如神。若恶露既去而仍痛。四神散调补之。小腹痛当 视去血多少。如败血凝滞。有块而痛者。醋煎散。无块者。四乌汤。须看人虚实酌用。产后脐腹 作痛。冷气乘虚也。内补当归建中汤。产后腰痛者。因产劳伤肾所致。十全大补汤加附子。产后 恶露渐少。忽然不来。腰中重痛。下注两股。痛如锥刺入骨。此由败血流滞经络。不即通之。必 发痈疽。局方调经散加鲮鲤甲。水煎日三服。以痛止为度。琥珀地黄丸亦宜。下瘀血汤、代抵当 丸。皆可取用。切勿误用五积散等辛温之药。丹溪云。局方五积散。治产后瘀血作痛。 以苍术为君。麻黄为臣。浓朴、枳壳为使。虽有归、芍之补血。仅及苍术三分之一。不思产后之 妇。有何寒邪。血气未充。似难发汗。不过借药性温和。可以推陈致新。岂可用麻黄之悍。苍术、 浓朴之燥乎虚。而又虚。祸不旋踵矣。 泄泻产后泄泻。其因有五。一者因胎前泄利未止。产后尤甚。一者因临产过伤饮食。产后 滑脱。一者因新产骤食肥腥。不能克运。一者因新产烦渴恣饮。水谷混乱。一者因新产失护。脐 腹脏腑受冷。其致泻之由虽异。一皆中气虚寒。传化失职之患。并宜理中汤为主。食。加枳实、 山楂。水。加桂心、茯苓。虚。加桂、附倍参。寒。加桂、附倍姜。久泻肾虚。加桂心、熟附。 瘀结不行。加炮楂、归身。若见完谷不化。色白如糜。此脾胃大虚。元气虚脱之候。十有九死。 惟猛进温补之剂。庶可挽回。即有烦躁发热面赤。脉来数大。皆虚火上炎之故。当并进桂、附、 人参、甘、姜、苓、术之类。伏龙肝煮汤代水煎服。仍得收功。若小便混浊如泔。或大便中有白 沫如肠垢者。乃元气下陷之故。并宜补中益气加桂、苓、炮姜升举之。或臭水不止。加蕲艾、香 附、吴茱萸。若兼瘀结不通。腹胀喘急。神丹不能复图也。 浮肿肿胀腹大筋青。小便不利。必食生冷伤滞瘀血也。若用利水药。病必转剧。理中汤加 木香、肉桂、蓬术。身肿或腹大如鼓。四七汤加木香。嗽者。忌木香用炮姜灰。面肿下不肿。属 风。宜发散。紫苏饮加防风。下肿上不肿。属湿。宜 利小便。紫苏饮加木通。四肢与头面肿甚。气食也。紫苏饮加消导药。有血。兼破血药。停血不 散。腹肿喘满。夜甚于昼。四乌汤加蓬术。若足忽肿者。乃湿热注病。恐成香港脚。当归拈痛汤。 若红肿而痛。恐生肿毒。则以肤热与不热为辨。产后败血乘虚停积。循经流入腿胁。留滞日深。 故令面目四肢浮肿。宜调血为主。医者不识。便作水气。治以道水之药必危。夫产后既虚。又以 药虚之。是谓重虚。往往多致夭枉。但多服局方调经散。或四神散加蓬术、桃仁、肉桂、穿山甲。 血行肿消则愈。陈无择云。若风邪乘于气分。皮肤肿而浮虚。乃邪气有余也。若皮肤肿。其形色 如熟李者。乃水也。水肿者宜利小便。气肿者宜发汗。 诸血产后鼻衄。乃气血逆行所致。紫苏饮入童便、荆芥灰。如口鼻黑气起而衄者难治。初 产时。口中血溢出暴。或吐血嗽血。名血气冲心。四物加延胡、木香、炮姜。产久恶露已净。吐 咯咳血者。治与平人同。产后血崩。因经脉未复。而劳碌恼怒。或犯房事。多成此候。若小腹满 痛。肝经已伤。最为难治。若血滞小腹胀满。四乌汤加蓬术、肉桂。血少小腹空痛。四物加丁香、 胶、艾。肝火迫血妄行。加味逍遥散。脾郁不能统血。加味归脾汤。脾虚不能摄血。补中益气汤。 浓味积热伤血。清胃散加炮楂。风热相搏伤血。四君子加防风、枳壳。恶寒呕吐。大便频泻。六 君子加炮姜。下焦虚寒。不能统血。漏下色晦。及瘀淡不止。千金芎汤、鹿茸散选用。 月水不通乳子周岁而乳母经行。是其常也。若儿半岁而母经行。有血盛血热之分。血热者 宜凉血。四物加续断、条芩。不乳者不在此例。若儿二三岁。其母经不行而无疾。不必服药。若 肢体倦怠。食少内热。是血少也。宜逍遥散加参、以健脾胃。若以药通之则误矣。若脾胃虚弱。 六君子汤加当归。若兼郁火伤脾。归脾汤加丹皮、山栀。若怒火 伤血。柴胡四物汤。气血俱虚。八珍汤加丹皮。 诸淋淋因热客于脬。虚则频数。热则涩痛。气血兼热。血入胞中。则血随小便出而为血淋也。 若膀胱虚热。六味丸。若阴虚而阳无以化。肾气丸。盖土生金。金生水。当滋化源。若少壮元气 实强者。用滑石、通草、车前、葵子、瞿麦、蒲黄。浆水煎服。 乳汁产后三朝。五更发寒热。名曰蒸乳。若产后乳虽肿而作者。须服清利之药。则乳自 行。仍以美引之。产后乳汁自出不止。乃胃气虚。宜服五味异功散加黄、五味以摄之。若乳 多满急痛者。用温帛熨之。新产儿未能吮乳。乳汁蓄结。与血气相搏。而壮热大渴。通乳胀硬掣 痛。名曰妒乳。当以手撙去宿乳。或吮去尤妙。并以贝母、栝蒌实、甘草节、木通煎服。初产因 子不育。蒸乳而发寒热作痛者。俗名乳膨。用断乳法。以四乌汤加炒麦芽一两即止。不然。恐内 结成痈。多致溃脓。亦有乳囊溃而成危候者。不可不知。若有子而乳不下者。通草八钱。煮猪蹄 汤饮之。白虾汁亦妙。乳母气血虚而不能蒸乳。八珍汤加黄、麦冬。肺胃虚寒而乳不通者。千 金钟乳汤。寒热不均。气道阻逆而乳不通者。麦门冬散。有热。去钟乳加漏芦。因怒火者。逍遥 散加参、、麦冬之类。凡产不蒸乳者。后必有变。须预言之。元气壮实者。不在此例。吹乳肿 痛。速用栝蒌实一枚。连穣捣烂。甘草节一寸。乳香一钱。煎成加温酒服。服后侧卧于床。令药 气行。外以天南星生末醋调敷。以手揉之自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