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青,或青紫而冷滑者,为寒证。青紫而焦燥,或胀大,或卷缩者,为热证。 寒甚亦卷缩,筋脉得寒而收引也,然必不焦燥。 凡舌强硬短缩,而神气昏乱,语言不清者死。(亦有痰证而舌本硬及缩者,不在此论。)热病, 舌本烂,热不止者死。阴阳易病,舌出数寸者死。伤寒热止在表者,舌无胎。热邪 传里,则胎渐生,由白而黄而黑,由润而燥,而拆裂,由滑而涩、而芒刺,皆以热 之浅深微甚为层次。(胎因内热,致脾气闭滞不行,饮食津液停积于内,故胎见于外。 若脾气不滞,则饮食 运化,津液流通,虽热甚,不必有胎也。此理宜知。)略具如下∶ 纯白舌伤寒白滑胎舌,为热初入内,犹带表证,表剂中加清凉之品。又有胃 中虚冷,寒饮结聚膈上,成白滑胎者。又脾闭甚,则白如积雪。又有脏结证,(详《伤 寒论近言》。而胎白滑者,须辨。温热病,一发便壮热烦渴,舌正赤而有白胎者, 虽滑,即当用白虎,治其内热而表自解,切不可用表药。时疫初起,胎白如积粉。 白杂色舌伤寒热入胃,则白胎中黄,白多黄少而滑,尚带表证,仍宜于解表 药中加清凉之品。黄多白少,干涩,无表证者,或清或下。(有夹食痰血而滑,须下者,参下 黄杂色舌条。)若燥裂生芒刺,则必下无疑。温热时疫,则虽润滑,亦宜凉膈、白虎、承 气之属,以清热攻里,万不可发表也。 纯黄舌润滑者须审,若热尚未结聚,不可便攻。若在夏月,便宜攻下,不必 待胎燥乃攻也。 黄杂色舌根黄硬,尖白,中不甚干,亦不滑,短缩不能伸出,谵妄烦乱者, 此挟痰食,大承气加生姜、半夏治之。舌色青紫,而胎却黄浓,甚则纹裂,但觉口 燥,舌仍不干者,此阴证挟食也。脉或沉细而伏,或虚大而涩,按其心下或脐旁硬 痛,而时失气者,急宜大承气,另煎生附子,佐大黄下之。脉虚大者,黄龙汤下之。 热极烦躁者,更加生地、麦冬,夏月尤宜。此证若胎黄不燥,在冬月,宜附子理中 汤合小承气汤下之。大抵舌有积胎,虽见阴象,亦是虚中有实,急当攻下,但与常 法不同耳。又中宫有痰饮水血者,舌多不燥,不可因其不燥,而延缓至误也。 (中暑证夹血,多有中心黑润者,勿误作阴证治之。) 纯黑舌遍舌黑胎,夏月或可救,以炎令邪火内外燔灼,黑胎易生也,犹可攻 治。冬月得此舌,必死。 黑杂色舌中黑边黄,承气下之。边白,大柴胡下之。若生芒刺裂瓣,不论边 系何色,但看瓣底色红活者,急下之。如俱黑者,不治。若腐烂卷缩,亦不治。发 生虫,虽为湿,亦属肝伤,俱为危候。大抵尖黑尚轻,根黑则重。夏月中暑,多 黑舌,边红中黑干者,宜白虎汤。以上皆邪热实热,然亦有虚热者。舌心虽黑或灰 黑,而无积胎,舌形枯瘦,而不甚赤,其证烦渴,耳聋,身热不止,大便五六日或 十余日不行,腹不硬满,按之不痛,神不昏,不得睡,稍睡或呢喃一二句,或带笑, 或叹息,此为津枯血燥之虚热,宜大料六味丸合生脉散、炙甘草汤。误与承气必死。 若直中寒证,始病不发热,舌心便黑色,(非由自黄变化。)虽黑而滑,舌亦瘦小,当 急温之。 赤色舌温热时疫,热毒内盛,润滑者未可便下,黄连解毒、白虎等汤。干而 有黄白黑等胎,及芒刺、纹裂、坑烂、起者,皆下证也。一种柔嫩如新生,望之 似润,而燥涸殆甚者,为妄行汗下,津液竭所致,多不治,宜生脉散等。又红痿舌, (痿软不能动也。)及红细枯长舌,并难治。 紫色舌者,兼酒毒所致,其色必深紫而赤,且干涸。若淡紫而带青滑,则又为 直中寒证矣,须辨。 灰色、(有寒有热。)酱色、(焦黄为酱色,夹食热证也。)蓝色、(木克土败之色。)及妊 娠各舌,(面赤 舌青,子死母活,俱青则俱死,宜润泽,忌枯败。)并当详审。 总之,舌胎不论何色,但干燥者必属热,惟润滑者须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