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遇严寒之时,忽感阴冷,直入于腑,手、足、身皆冷,面目色青,口呕清水, 腹中雷鸣,胸胁逆满,体寒发颤,腹中觉有凉气一裹,直冲而上,猝不知人,此寒 气直中七腑也。夫中寒之病,与伤寒之症大相悬绝。盖伤寒之寒,由表而入于里; 中寒之寒,由腑而入于脏。虽入腑、入脏同是直中之症,而治法终有不同也。盖入 腑之寒轻于入脏,则治腑之寒乌可重于治脏哉。惟是腑有七,而中腑之药似宜分别。 大凡阴寒之中人,必乘三焦之寒而先入,温三焦之寒,而七腑之寒可尽散也。然而 三焦之所以寒者,又由于胃气之虚也。徒温三焦之寒,而不急补其胃气,则气虚而 不能接续,乌能回阳于顷刻乎。方用救腑回阳汤∶ 人参(五钱)附子(一钱)肉桂(二钱)巴戟天(一两)水煎服。 此方用人参以扶胃气,用肉桂以回阳,亦不必更借巴戟天之为君矣。不知巴戟 天补心肾之火,心肾之火旺,而三焦之火更旺矣。且巴戟天生胃气而回阳,故用之 为君,尤能统人参、附、桂同心之将,而扫荡祛除,寓剿于抚之中也。所以一剂奏 功,阳回而阴寒立散矣。 此症用术桂干姜汤甚效。 白术(一两)肉桂(三钱)干姜(三钱)水煎服。 人有严寒之时,忽感阴寒,唇青身冷,手足筋脉挛急,上吐下泻,心痛腹疼, 囊缩甲青,腰不能俯仰,此阴寒中脏之病也。夫中脏重于中腑,寒气入于五脏,似 宜分脏而治;然而不必分也,但直温其命门之火,则诸脏之寒可以尽散。盖命门为 十二经之主,主不亡,则心君必不为下殿之走;主不亡,则肝木必不为游魂之变; 主不亡,则肺金必不为魄散之升;主不亡,则脾土必不为崩解之。惟命门既寒, 而阳气为阴邪所逼,越出于肾外,则五脏之神不能独安,各随阳而俱遁矣。然则五 脏为寒邪所犯,不必治五脏也,独温其命门,而五脏之寒可解。虽然,命门虽为五 脏之主,而五脏气虚,大兵到处,扫荡群妖,苟无粮草,何以供命。此命门宜温, 而五脏之气亦不可不补也。方用荡阴救命汤∶ 人参(一两)白术(三两)熟地(三钱)肉桂(一钱)附子(三钱)山茱萸(二钱) 茯神(三钱)水煎服。一剂而阳回,再剂而全愈。 何神速乃尔?盖寒入五脏,由命门之阳外出,一回其阳,而寒气无留于脏矣。 方中以参、术为君,似乎止救心、脾二经;虽附子、肉桂与熟地、山茱同用,肾亦 在所救之中,而肝、肺竟置之度外。何以能斩关直入,回阳于顷刻耶?不知五脏为 寒邪所犯,大约犯肾之后,即便犯脾,而后犯心也,犯肝、肺者无多也。故专顾心 肾与脾经,而肝肺已在其内。况人参同附子并用,无经不达,又宁有肺肝之不入者 乎。而且补肝、补肺之药,无非收敛之剂,欲祛邪而使之出,不可留邪而使之入, 倘用收敛之味以补肝肺,反掣人参、附子之手,不能迅于荡阴矣。此用药之不杂, 实有秘义也。且肾中水火原不相离,用桂、附大热之药以回阳,未免肾中干燥,与 其回阳之后,又补肾水以济阳,何如于用火之时,而先为防微之为得哉。吾所以少 用熟地、山茱于桂、附之中,以制火之横。且火得水而归源,水招火而入宅,故能 奏既济之HT,而无亢炎之失也。 此症用参术桂附加熟地汤亦妙。 人参白术(各一两)附子肉桂(各二钱)熟地(五钱)水煎服。 冬月直中阴寒,吐泻交作,身发热者,人以为伤寒传经之症也,然而虽是伤寒, 实有分别,此乃直中少阴之邪,而非传经少阴之邪也。夫直中阴经,原无身热之症, 兹何以身热耶?此正阳与阴战,乃邪旺而正不肯安于弱,以致争斗而成热也。若传 经少阴之症,必至数日后始行吐泻,未有初感第一日即身热而上吐下泻者,故此症 确是直中,而非传经也。直中,邪即入里;传经,邪在表,而入里本是悬殊,不可 不察也。治法用参附茯苓汤∶ 人参(一两)附子(一钱)茯苓(五钱)水煎服。一剂而吐泻止,而身热亦退。 何其效之速乎?不知此症,原因阳气之弱,不胜阴邪之盛,故尔发热。吾助其 阳气,则阳旺而阴自衰。况又佐之附子之勇猛,突围破敌,则阳气更盛,自然转败 而成功矣。且益之茯苓之澹泄,分消水气,则胃土得安,而上下之间,无非阳气之 升降,阴邪又安能冲决哉。 此症亦可用参苓附术加生姜汤∶ 人参白术生姜(各一两)附子(二钱)茯苓(三钱)水煎服。 人有直中阴寒,肾经独受,身颤手战者,人以为寒入于骨中也,谁知是命门火 冷,不能外拒夫阴寒乎。盖命门为十二官之主宰,人有此火则生,无此火则死。火 旺则运用于一身,而手足自温;火衰则力不能通达上下,而一身皆冷,又何能温热 夫手足耶?故命门火旺,外来之寒邪可以相拒,而不敢相犯。惟火衰之极,而阴寒 内逼,直入肾宫,命门畏寒太盛,几几乎有不敢同居之势。身颤者难以自主也,手 战者难以外卫也。治法亟温补其命门,使命门之火足以胜外来之寒,则命门之主不 弱,而后阳气健旺,能通达于上下之间,阴消寒散,不致侵犯心宫也。方用直中阴 脏第一方治之。 附子(一钱)肉桂(二钱)丁香(一钱)白术(二钱)水煎服。一剂而寒祛,身颤手战皆定 也。 此方尽是阳药,以阳药而治阴症,自是相宜,然而至急之症,何以少用分两, 而成功至神者?因火欲外越,一助火而火即回宫;火因弱而逃,自必见强而返。火既归矣, 又有余火以相助,则命门大旺,毋论足以祛寒,而寒邪亦望火而遁也。 此症用援命拒寒汤实神。 白术(三两)肉桂(三钱)破故纸(三钱)杜仲(三钱)水煎服。 人有少阴肾经感中邪气,小腹作痛,两足厥逆,人以为寒邪之直犯于肾也,谁 知入肾而兼入于小肠之腑乎。夫邪既入肾,乃入脏也,脏重于腑,何必辨其邪入于小 肠乎?然而辨症不清,则用药必然寡效。虽肾开窍于二阴,又曰∶肾主大小便, 肾寒则小肠亦寒,治肾则小肠亦愈,而终不知小肠之与肾同感寒邪也。盖寒客于小 肠,则腹痛而脉不通,脉既不通,安得两足之不厥逆乎。不可徒认作寒入于肾,而 不入于小肠也。但治法不必治小肠,而仍须治肾。治肾者温肾也,温肾即所以温小 肠矣。方用止逆汤∶ 附子(一钱)白术(三钱)车前子(三分)吴茱萸(五分)水煎服。一剂而痛除厥止矣。 此方用附子以祛寒,用吴茱萸以通气,加白术、车前利腰脐而消湿,难治小肠 而实温肾宫也。肾宫之命门热,而小肠之气化自行,又乌有不通之病乎。故不必止 痛而痛除,不必转逆而逆定耳。 此症亦可用术桂豆苓汤亦效。 肉桂(一钱)白术(一两)茯苓(三钱)肉豆蔻(一枚)水煎服。 人有猝中阴寒,身不能动,人以为寒中于脾也,谁知仍是寒中于肾乎。夫中 寒而致手足之不能动,已是危症,况一身全不能动乎。盖手足冷而不动,犹是四 圉之病;身僵而不动,实乃中州之患也。人非火不生,而火非心火乃肾火也。肾 火旺,而脾土自可运用于无穷,肾火衰,而脾土难转输于不息。故肾寒而脾亦寒, 脾寒而身即不能运动耳。所以治法不可徒治脾,而必须治肾;尤不可统治肾,而必 须温肾中之火也。方用直中阴脏第二方治之。 附子(一钱)肉桂(一钱)熟地(二钱)干姜(一钱)水煎服。一剂而身动寒消矣。 此方用桂、附、干姜直捣中坚,以迅扫其寒邪,则肾中命门之火,勃然猝发, 而寒邪自去矣。第过用纯阳,未免偏于太燥,益之熟地以佐之,阳得阴而不至耗水, 岂特相济有成哉。 此症亦可用附桂姜术加熟地汤∶ 熟地(五钱)白术(一两)干姜(三钱)肉桂(二钱)附子(三分)水煎服。 人有猝犯阴寒之气,两胁痛极至不可受,如欲破裂者,人以为寒犯肝也,谁知 仍是寒犯肾乎。夫胁乃肝位,犯肾宜病在肾,不宜病在肝。因肾寒而又畏外寒之侵, 而肾之气乃逃避于肝子之家,受创深重,而不敢复出也。在肝木因肾水遁入,忍见 父母之受伤乎?自然奋罔顾身,怒极而欲战也。两胁欲破,正木郁难宣之象。治法 以火熨其外寒者,少济其一时之急也。方宜用宽肝汤救之。 人参(一两)熟地(二两)附子(一钱)柴胡(五分)甘草(三分)肉桂(三钱)水煎服。 一剂而痛定也。 人见用参、附以回阳,未必相疑;用熟地以滋阴,不能无疑也。嗟乎!肾气遁 入肝宫,而寒邪必乘势以逼肝矣。肝气一怯,非上走于心,必下走于肾矣。走于心, 则引邪上犯于心君,必有下堂之祸;走于肾,则引邪而下侵于相位,必有同殉之虞。 故用参以补心,使心不畏邪之犯;用熟地以补肾,使肾不畏邪之侵。而肝气胆顾于 子母之间,两无足虑,自然并力以御寒矣。况又益之以助火舒木之品,而肝中之郁 大解,故背城一战而奏捷也。倘用此药,而全无一效,是心肾两绝,而肝气独存, 不能生矣。 此症用祛寒舒胁汤亦神。 人参(五钱)肉桂(三钱)白芍(二钱)当归(三钱)柴胡(五分)白术(一两)甘草(五分)水 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