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气之邪,感人虽同,人受之而生病各异者,何也?盖以人之形有厚薄,气有盛衰, 藏有寒热,所受之邪,每从其人之藏气而化,故生病各异也。是以或从虚化,或从实 化,或从寒化,或从热化。譬诸水火,水盛则火灭,火盛则水耗,物盛从化,理固然 也。诚知乎此,又何疑乎?阳邪传阴,变寒化热,而遂以为奇耶?自后汉迄今,千载 以来,皆谓三阴寒邪不传,且以伤寒传经阴邪,谓为直中,抑知直中乃中寒之证,非 传经之邪耶!是皆未曾熟读仲景之书,故有此误耳!如论中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 ,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此三阳阳邪,传入太阴,邪 从阴化之寒证也。如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此太阴寒邪,传少阴之寒证也。如下 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此少阴寒邪传厥阴之寒证也。皆 历历可据,岂得谓伤寒阴不相传,无阳从阴之化理乎?夫太阴湿土,纯阴之藏也,故 病一入太阴,则邪从阴化者多,从阳化者少;从阴化者,如论中腹满,吐食,自利, 不渴,手足自温,时腹自痛,宜服理中四逆辈者是也;从阳化者,如论中发汗后不解 ,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腹满大实痛者,宜桂枝加大黄汤主之者是也。盖 脾与胃同处腹中,故腹满、腹痛两皆有之。然腹满为太阴主病,心下满为阳明主病, 其阳明亦有腹满者,以阳明腹满与热同化,故必有潮热、自汗、不大便之证,而不似 太阴与湿同化,有发黄、暴烦、下利秽腐之证也。诚能更于腹之时痛,大实痛,腹满 痛处,详审虚实,斟酌温下,则了无余义矣。故以此括之,自知太阴之要法也。 @@@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 【按】 吴人驹曰:「自利益甚」四字,当在「必胸下结□」句之下,其说甚是。若在「吐食 不下」句之下,则是已吐食不下,而自利益甚矣。仲景复曰:若下之无所谓也。 【注】 太阴,脾经也,其脉布胃中,络于嗌。寒邪传于太阴,故腹满时腹自痛。寒邪循脉犯 胃,故吐食不下,此太阴里虚,邪从寒化之证也,当以理中四逆辈温之。若腹满嗌干 ,不大便,大实痛,始为太阴里实,邪从热化之证,当以桂枝加大黄汤下之矣。若以 太阴虚寒之满痛,而误认为太阴实热之满痛而下之,则寒虚相抟,必变为藏结痞□, 及自利益甚矣。此太阴病全篇之提纲,后凡称太阴病者,皆指此证而言也。 【集注】 程应旄曰:阳邪亦有腹满,得吐则满去而食可下者,今腹满而吐,食不下,则满为寒 胀,吐为寒格也。阳邪亦有下利腹痛,得利则痛随利减者,今下利而时腹自痛,则利 为寒利,痛为寒痛也。曰胸下阴邪结于胸下之阴分,异于阳邪结胸之在胸,且按之而 痛也。曰结□,无阳以化气则为坚阴,异于痞之濡而耎也。彼皆阳从上陷而阻留,此 则阴从下逆而不归,寒热大别也。 吴人驹曰:自利有时,而腹自痛,非若积蓄而常痛者,若以诸痛为实,从而下之,其 满益甚,必令胸下皆为结□,而自利益甚矣。 @@@ 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趋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注】 伤寒四、五日,邪入太阴之时也。腹中痛,若不转气下趋者,属阳明也。今腹中痛, 转气下趋少腹者,乃太阴欲作自利之候也。此仲景示人不可以诸痛为实,而妄议下之 意也。 【集注】 方有执曰:腹中痛转气下趋者,里虚不能守,而寒邪下迫也。 张璐曰:腹痛亦有属火者,其痛必自下而上攻。若痛自上而下趋者,定属寒痛无疑矣 。 魏荔彤曰:此重在预防下利,而非辨寒热也。玩「若」字、「欲」字,可见其辨寒邪 者,自有别法。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注】 凡自利而渴者,里有热,属阳也。若自利不渴,则为里有寒,属阴也。今自利不渴, 知为太阴本藏有寒也,故当温之。四逆辈者,指四逆、理中、附子等汤而言也。 【集注】 程知曰:言太阴自利为寒,宜温者也。少阴属肾水,热入而耗其水,故自利而渴。太 阴属脾土,寒入而从其湿,则不渴而利,故太阴自利当温也。 程应旄曰:三阴同属藏寒,少阴厥阴有渴证,太阴独无渴证者,以其寒在中焦,总与 龙雷之火无涉。少阴中有龙火,底寒甚则龙升,故自利而渴;厥阴中有雷火,故有消 渴。太阳一照雷雨收声,故发热则利止,见厥而复利也。 魏荔彤曰:「自利」二字,乃未经误下、误汗、误吐而成者,故知其藏本有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