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去黑皮)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桂半两 右五味为散,更于臼中杵之,白饮和方寸匕服之,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方解】 是方也,乃太阳邪热入府,水气不化,膀胱表里药也。一治水逆,水入则吐;一治消 渴,水入则消。夫膀胱者,津液之府,气化则能出矣。邪热入之,与水合化为病,若 水盛于热,则水壅不化,水蓄于上,故水入则吐,乃膀胱之气化不行,致小便不行也 。若热盛于水,则水为热灼,水耗于上,故水入则消,乃膀胱之津液告竭,致小便无 出也。二证皆小便不利,故均得而主之。若小便自利者,不可用,恐重伤津液,以其 属阳阴之里,故不可用也。由此可知五苓散非治水热之专剂,乃治水热小便不利之主 方也。君泽泻之咸寒,咸走水府,寒胜热邪;佐二苓之淡渗,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则水热并泻也;用白术之燥湿,健脾助土,为之堤防以制水也:用桂之辛温,宜通阳 气,蒸化三焦以行水也。泽泻得二苓下降,利水之功倍,则小便利,而水不蓄矣。自 术借桂上升,通阳之效捷,则气腾津化,渴自止也。若发热不解,以桂易桂枝,服后 多服暖水,令汗出愈。是知此方不止治停水小便不利之里,而犹解停水发热之表也。 加人参名春泽汤,其意专在助气化以生津。加茵陈名茵陈五苓散,治湿热发黄,表里 不实,小便不利者,无不效也。 【集解】 程应旄曰:太阳为标,膀胱为本。中风发热,标受邪也。六七日不解,标邪转入膀胱 矣。是谓犯本。五苓散与黄麻、桂枝二汤,虽同为太阳经之药,一则解肌而治表,一 则利小便而治里,标与本所主各有别矣。 【按】 此条谓有表里证者,非发热有汗,口干烦渴,水入则消,小便自利,太阳、阳明之表 里证也。乃发热无汗,口润烦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太阳、膀胱之表里证也。此 病虽未发明无汗小便不利之证,若汗出小便利,则渴饮之水,得从外越下出,必无水 逆之证。仲景用五苓散,多服暖水令汗出愈,其意在利水发汗,故知必有无汗小便不 利之证也。 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 【注】 太阳初病,不欲饮水,将传阳明,则欲饮水,此其常也。今太阳初病,即饮水多,必 其人平素胃燥可知。设胃阳不衰,则所饮之水,亦可以敷布于外,作汗而解。今饮水 多,而胃阳不充,即使小便利,亦必停中焦,而为心下悸。若更小便少,则水停下焦 ,必苦里急矣。 【集注】 方有执曰:饮水多而心下悸者,心为火藏,水多则受制也。小便少则水停,所以里急 也。 汪琥曰:太阳病,小便利者,是膀胱之府无邪热也。若其人饮水多,此热在上焦,心 火亢甚,小便虽利,而渴饮水多,则水停犯火,必心下悸。若其人饮水多而小便少, 此热在下焦,为太阳邪热,随经入府,水积不行,膀胱之里,必苦急也。 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注】 上条未发汗,饮水多,胃热津少也。此条发汗后,饮水多,津亡胃干也。而不病心下 悸,苦里急者;盖以水不停于中焦、下焦,而停于上焦,所以攻肺必作喘也。水灌者 ,以水浇洗也。饮水多者必喘,是饮冷,冷伤于内也。以水灌之亦喘者,是形寒,寒 伤于外也。均伤肺,故俱喘。 【集注】 魏荔彤曰:此申明本条喘急一证,有因水而成者。盖渴而饮水多之喘,与不渴而灌之 亦喘,其由虽不同,而致病则一也。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注】 太阳病,下之后微喘者,表未解也,当以桂枝加厚朴杏仁汤,解太阳肌表,而治其喘 也。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下利脉促,汗出而喘,表未解者,当以葛根黄连黄苓 汤,解阳明之肌热,而治其喘也。今太阳病发汗后,汗出而喘,身无大热而不恶寒者 ,知邪已不在太阳之表;且汗出而不恶热,知邪亦不在阳明之里。其所以汗出而喘, 即无大热,又不恶寒,是邪独在太阴肺经,故不可更行桂枝汤,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 膏汤,发散肺邪,而汗、喘自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