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者同出故有异名两者同入一本共根 东亭曰。上德无为不以察求者。上德是童真之体。不必求师传授。有为之学。只行无为 之功下德为之。其 用不休者下德是已破之体。必要求师传授。有为之学。早行栽接之功。盖破体者。必有亏损 。若无栽接基。 岂能筑乎。故云。气败血衰。宜补接道。经云。按年接命以作长生之客。释典云。老僧会接 无根树能续无油 海底灯。吕祖云啬精宜及早接命莫教迟圭旨云果然接之则长生不接则夭死矣今人不明比喻一 闻 栽接即信伪师置买女鼎离形交气以为是道。契云杂性不同类。安肯合体居。余言栽接是从自 己身中。 后天返出。先天真阴。真阳两味药物。丹书所谓九还七返金液大丹也。故三丰祖云万般渣质 皆非类。真 阴真阳正栽接。又云阴阳交铅汞接要知是用本身铅汞栽接。切莫猜到女人身上。夫铅汞者。 水火也。必 要明白水火之根。即知栽接之义矣。道德经云。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所以三教经书异名同出 。故有铅汞 之分。水火之别。巧喻设象万号千名然皆不越阴阳之外。总在自己身中。故云愚昧小人得而 行之。立超 圣地紫清翁云。性之根。命之蒂。同出异名。分两类合归一处结成丹。还为元。始先天气。 夫元始先天者。即 身中水火之根。白虎首经至宝也。老子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 子云无极之真。 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何谓二五二者六二居内。卦中女阴也。五者九五居外。卦中男阳也。内 外男女阴阳和 合化为真一之阳。所谓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吞入腹中。所谓刀圭一入口白日生羽翰也 。盖天地间 无雨。不化来。子易云。对待者数噫乾坤交而万物泰坎离交。而一身泰双修秘旨尽泄于斯。 谓非儒教可 乎。更进而论之。颠倒圣功之水火者。即易所云。以男下。女是以亨之义也盖火非寻常之 火。其火由坎水生。足以 开通。脉络是为真阳。水非寻常之水。其水由离火生。足以降伏熏蒸是为真阴。崔公云。水 真水火真火。又 云。铅龙升。汞虎降。吕祖云。干铅坤汞金丹祖龙铅虎汞最通灵三丰祖云真水火配阴阳世人 莫要乱思量。饶 尔无为空打坐。不免亡身葬北邙水火尚不能知。从何栽接乎。所谓真水火者。盖水中之 火水不能熄。 名曰真火。火中之水火不能消名曰真水即是真阴真阳也。如再不明。试看前西游。红孩儿之 火四海龙王 之水不能救熄。后西游火云。楼之火。四海龙王之水。亦不能救。必要南海观音之水方能了 事夫南者离 也火也海者水也。火中之水乃身中之真水也。红孩儿之火与火云。楼之火乃身中之真火也。 观音者观 内之音信也。音信一至水火自然既济。吕祖云。此中有真信信至君必惊泥丸翁云。精生有时 时至神知 朱元育云。时节一到药物自产余见。西游记人参果树。是这一味药物。栽接女鼎无用愈无疑 矣。但识药 物而不知采取火候也。是徒然丹书最秘是此三者非是真秘。其中有分合。内外实难言也。试 申论之分。 则采者采外也。取者取内也。火者神火也。候者真息也。合则采取。即是火候。火候即是采 取。故云火候不 在采取之外。采取即在火候之中一到临炉自家不能作主。必要黄婆登坛分合内外。皆听黄婆 。号令经 云黄婆乃中宫主帅又云。婴儿女齐齐出却被黄婆牵入室。噫婴儿能骑白虎。女能跨青龙 。黄婆只 要一牵。这个神通何等广大。四象五行全藉土信不诬也。愈知黄婆能降龙伏虎。黄婆能匹配 团圆不特 此也。不刻时中黄婆。能分子午无卦爻内黄婆能定乾坤丹道始终全伏黄婆盖黄者中之色婆者 。和之 意来。子易云。主宰者理此。所以须臾不可离也。及至脱胎紫清翁云。泥丸宫里有黄婆。又 西游记孙悟空 每到交战时起。在空中自称曰。认得孙外公么只有黄婆认得清白识得老嫩。夫黄婆在人为真 意尹真 人云。真意者。干元也。自得吴师口诀即知黄婆是父母未生身以前面目。三丰祖云。本来 面目常发现。是 教人认识黄婆也。或问发现可以见乎曰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于此时。始得见黄 婆矣。至 于下手调药之法。分则采真阳真火戊土也取真阴真水己土也合则阴阳和水火交戊己叠而成刀 圭也。 以药产言之分则要明白如何是壬水是癸水壬水阳癸水阴壬水清癸水浊壬水是真铅。是外药。 是自外而来故云铅还向外求癸水是真汞。是内 药。是自身所有。故云汞在家中取合。则归炉烹之。炼之也。以火言之文火者封固。沐浴 止火温养是也。武火 者采先天之气。取真一之铅采坎中之爻取水中之虎采黑中之白取阴中之阳是也。以周天言之 阴符云。天 地之道浸来于云。流行者气盖气到。即子时至矣。随用文人浸。浸变成武火比喻冬至复卦一 阳从地底 渐渐升到天顶故谓之进阳火又名干用九九者阳也再从武火浸浸化成文火。比喻夏至卦一阴 从 天顶降到地底。故谓之退阴符又名坤用六六者阴也。这就是复。自兹能运用金丹。谁道不 成功。诀曰。 念不起意不散含光默真息绵文武转换调匀自然暗合天度方可。谓之周天火候。故参同契以六 十卦 消长喻之以一年节候喻之以一月盈虚喻之。其中更有言不尽底者。参同契已详载之。故曰。 神仙不作参同。契火 候工夫。那得知此。所以为万古丹经王也。总而言之。通篇所论之理。虽觉明白。要知皆是 象言。幸勿自 作聪明而自误也。故紫阳云。本立言以明象。既得象以忘言。犹设象以指意悟其意则象捐众 仙垂语。虽不一 律。然有一寓言必有一实义。务要得象。忘言得意忘象切不可泥象而执文也。噫愿我同好必 要坚志 将心钻入理窟苦读数年。一遇师时真伪自分。邪正自别。何至当面错过。如不悟丹书不明象 言朝王暮李。 无怪乎指鹿为马。以羊易牛不是置女鼎。便是买童男不责自己糊涂。反云仙佛教我咄有是理 乎。余心不忍特补此篇以救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