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脉百至,数促而芤,劳损数年不复,寒热,大汗泄越。将及半载,卧枕嗽甚,起坐少 谷食大减,大便不实,由下焦损伤冲脉之气震动,诸脉皆逆。医投清热理肺,降气消痰,益 令胃气残害。昔越人有下损过脾不治之训,此寒热汗出,二气不交所致。秋半之气不应,天 气肃降乖离,已见一斑。生阳不发,入冬可虑,急固散越之阳,望其寒热汗出,稍缓再商。 救逆汤去白术,加人参。 稚年纯阳体质,热症最多。病偏右胸高,呼气不利,肺气不能清肃,热郁内蒸,逆传膻中。 经天君震动,状若痫症。夫肺主卫,心主营,二气循环于肺胃脉中,苟营卫失和,越日触遇 乃发。翁仲仁谓扶肚抬胸,为肺热壅塞。然不及周岁,未受谷食涵养,脏腑柔薄,一切苦寒 沉降及腻滞阴药,俱在禁例。且肺位最高,逆行心胞络间,仍从上治,抱持勿卧,令上气下 行为顺,可使营卫两和。 薄荷桑叶米仁茯苓郁金淡竹叶鲜石菖蒲 再诊 西瓜翠衣鲜枇杷叶通草茯苓生米仁淡竹叶 三诊宿热未平,秋金燥令亦从天降,致上气不能全顺。症见咳嗽燥逆,议清气分之热 大沙参麦冬花粉生甘草桑叶灯心 四诊视面部清窍未能爽适,显然肺热未能全解。议进甘寒,仿喻嘉言清燥意。 桑叶麦冬梨肉川贝母银花生甘草 五诊伏暑上壅,得宣通而降,头头胸次已平,但乳食不能少运,便溏日有数次,思肺 降之热,必移于府。考古幼稚泄泻,每以四苓为主方,不越分利和中之意。 四苓加广皮、木瓜、生谷芽 据述产育频多,产后两年,经水至今未来,此为病根,已属下元阴亏。长夏初患泄泻, 必天雨地湿,潮雾秽浊气,由口鼻吸受,原非发散消攻可去。只因体质甚薄,致秽浊蔓延,充在 三焦,上则咳痰不饥,下则二便涩少,非表有风寒,故无寒热见症。然气分壅塞,津化浊痰 ,入夜渴饮,胃汁消乏,求助于水,是本虚标实之病。夫肺位最高,与大肠相表里,清肃 不行,小便不利矣。 芦根米仁通草茯苓桑叶西瓜翠衣 冲入白蔻末。 再诊前议虚不受补,皆因夏令伏邪着于气分。夫肺气一身之气,既因气阻清肃不行, 诸经不能流畅,三焦悉被其蒙。前言攻邪不效, 盖客邪由吸而受,与风寒感冒不同,乃氤氲虚空,聚则为殃耳。故取淡渗无味气薄之品,仅 通其上,勿动中下,俾虚无伤,伏气可去,稍佐辛香,非燥也,仿辟秽之义。 经霜桑叶鲜枇杷叶茯苓蔻仁米仁芦根 脉小右弦,呼吸不利,喉中有声,入夜神迷昏倦,少腹微胀,二便不爽,自言筋骨如针 刺,身重难以转侧,右环跳筋,纵不能伸屈。此皆暴寒内入,周行上下,阳气痹塞,且频年交冬 痰嗽,天暖自安,老年肾真衰乏,少藏纳之司,水液化痰上泛,寒中少阴,则太阳膀胱之气 ,无以上承,而流通宣化,开合失度,枢机悉阻,浊气升痰饮逆,最忌喘急神昏。若用发散 坠降,恐致伤阳劫阴。议进仲景小青龙法,乃太阳表中之里,通营卫不耗其阳,开痰饮不泄 其气,仍有收肺逆通膀胱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