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有形而坚着不移者为积。诸无形而留止不定者为聚。积在五脏,主阴,病属血分。聚 在六 腑,主阳,病属气分。《难经》既以积聚分属脏腑,《巢氏病源》别立症瘕之病名,以不动 者为症,动者为瘕。亦犹是《难经》积聚之说也。第无形之瘕聚,其散易。有形之症积,其 破难。治之者,辨有形无形,在气在血,可得其概矣。 分阴阳,(二百遍。)推三关,(一百遍。)退六腑,(一百遍。)推补脾土,(二百遍。)掐 四横 纹,(三十遍。)运八卦,(八十遍。)掐大肠,(二十四遍。)揉版门,(八十遍。)推补肾水, (一百遍。)天门入虎口,(一百遍。)掐小横纹。(二十遍。)发热腹痛,加水底捞明月,(五 十遍。)大便秘结,加推六腑,(一百遍。)掐小横纹,(二十四遍。)揉掐肾水。(各五十遍。 )腹痛泄泻,加揉掐一窝风,(三十六遍。)揉脐及龟尾。(各一百遍。)凡推用葱姜椒水,用 灸法。(见卷二,二十六页。) 按《难经》肺之积在右胁下,为息贲;肝之积在左胁下,为肥气;心之积在脐上,上至 心下 ,为伏梁;脾之积在胃脘,为痞气;肾之积发于少腹,上至心,上下无时,为奔豚;其见于 脐下为症瘕,症者按之不移,有血症、食症之别;瘕者假物成形,如血鳖石瘕之类。见于胸 胁为痞癖,痞为结块,在肌肉而可见。癖由内着,结隐癖而难求。既分其部,必原所起,其 初由外感风寒,内伤气郁血瘀,食积痰滞,凝结于肓膜,久而盘踞坚牢,以至元气日衰,攻 补为难。如徒以按摩诸法治之,恐难奏效,所贵理其气,气行则脉络通,尤宜调其中,脾运 则积滞化。其药宜辛散温通,乃能入阴出阳,解散凝聚,李士材有阴阳攻积丸在,然搜逐之 中,酌补元气,务令脾胃气旺,乃可消磨坚结。但坚顽之积聚,多在肠胃以外募原之间,非 药力所能猝及。宜薄贴以攻其外,针法以攻其内,艾灸以消散固结,佐其所不逮也。(惕厉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