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脉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 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上额交颠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 中。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下中央。 按督脉始于长强。循行背中。上脊至风府。入属于脑。终于龈交。凡二十八穴。今取十三穴。 长强(一名气之阴一名橛骨灵枢谓之穷骨亦名骨)在脊骨端。伏地取之。督脉之络。别走任脉足少阴 所结。刺二分。留七呼。灸三壮。主治腰脊强急。不可俯仰。肠风下血。五痔五淋。下部疳蚀。小儿囟陷。惊痫螈 。脱肛泻血。此穴为五痔之本。玉龙赋云。兼承山灸痔最妙。一经验。治少年注夏嬴瘦灸此最妙。 门(一名喑门一名舌厌一名舌横)在项后入发际五分宛宛中。仰头取之。督脉阳维之会入系舌本。刺二 分。不可深。禁灸。灸之令人哑。主治颈项强急不语。诸阳热盛。衄血不止。百证赋云。兼关冲。治舌缓不语为紧 要。 风府(一名舌本)在项上入发际一寸。大筋内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休言。其肉立下。督脉阳维之会。热论 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刺三分。留三呼。禁灸。灸则令人喑。主治中风舌缓。咽喉肿痛。伤风 头痛。项急不得回顾。狂走悲恐。惊悸欲自杀。一云主泻胸中之热。与大杼缺盆中府同。席宏赋云。风府风池寻得 到。伤寒百病一时消。又云。从来风府最难寻。须用功夫度浅深。倘若膀胱气未散。更宜三里穴中寻。通元赋云。 风伤项急求风府。一传治感冒风寒呕吐不止。 脑户(一名迎风一名会额一名合颅)在枕骨上强间后一寸五分。一曰在发际上二寸。督脉足太阳之会。禁刺 灸。刺中脑户令立死。亦不可灸。灸之令人喑。(此不在十三穴之数) 强间(一名大羽)在后顶后一寸五分。刺二分。灸五壮。一曰禁灸。主治头痛项强。目眩脑旋。烦心呕吐涎 沫。百证赋云。兼丰隆。治头痛难禁。 后顶(一名交冲)在百会后一寸五分。枕骨上刺二分灸五壮。主治颈项强急。咽喉疼痛。恶风目眩。 百会(一名三阳五会一名巅上一名天满)在前顶后一寸五分。头中央旋毛心容豆许。直两耳间上对是穴。督 脉足太阳之会。手足少阳足厥阴俱会于此。刺二分。灸五壮。甲乙经曰。刺三分。灸三壮。一曰灸头项不得过七七 壮。主治头风头痛耳聋鼻塞鼻衄。中风口噤不开。或多悲哭。小儿风痫惊风。脱肛久不瘥。一曰百病皆治。宜刺此 二分。得气即泻。席宏赋云。兼太冲照海阴交。治咽喉疾。 前顶在囟会后一寸五分骨陷中。一云在百会前一寸。刺二分。灸五壮。主治头风目眩。面赤肿。小儿惊痫。 鼻多清涕。颈项肿痛。咽喉诸症。神农经云。治小儿急慢惊风。可灸三壮。艾炷如小麦。 囟会在上星后一寸陷中。刺二分。灸五壮。小儿八岁以前禁针。盖其囟门未合。刺之不幸令人夭。主治脑虚 冷痛。头风肿痛项痛饮酒过多。头皮肿。风痫清涕。一云治目眩面肿。鼻塞不闻香臭。可灸二七壮。初灸即不痛。 病去即痛。痛即罢灸。若是鼻塞。灸至四日渐退。七日顿愈。针入二分。留三呼。得气即泻。凡头风生白屑多睡。 针之弥佳。针讫。以末盐生麻油相和揩发根下。即头风永除。 上星(一名神堂)在鼻直上入发际一寸陷中。可容豆。刺三分。留六呼。灸五壮。一云宜三棱针出血。以泻 诸阳之热气。主治头风头痛。鼻血鼻涕鼻塞。目眩不能还视晴痛。以三棱针刺。即宣泄诸阳热气。无令上冲头目。 玉龙赋云。治鼻渊头风。 神庭直鼻上入发际五分。发高者发际是穴。发低者加二三分。督脉足太阳阳明之会。灸三壮。禁刺。刺之令 人癫狂面肿目失明。一曰灸七壮。至三七壮。主治头风目泪诸症。凡喉风切禁针灸。 素(一名面王)在鼻端准头。刺一分。禁灸。主治鼻中肉不消。多涕。一曰治酒酢风。用三棱针出血效。 水沟(一名人中)在鼻下人中陷中。督脉手足阳明之会。刺三分。留六呼。得气即泻。灸三壮。炷如小麦。 然灸不及针。主治中风口噤。牙关不开。卒中邪恶鬼击。不省人事。神农经云。治小儿急慢惊风。灸三壮。炷如小 麦。 龈交(齿根肉)在唇肉上齿缝中。任督二经之会。刺三分。逆刺之。灸三壮。主治面赤心烦痛。鼻生肉不 消。目泪多眵赤痛。牙疳肿痛。小儿面疮久癣不除点烙亦佳。百证赋云。专治鼻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