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治热之穴。五十九。头上五行。行五。谓督脉所过者。上星、囟会、前顶、百会 、后 顶共五穴。为一行。两旁各一行。谓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各二。共十穴。又次 两旁各一行。谓临泣、目HT、正营、承灵、脑空等各二。共十穴。凡二十五穴。以越诸阳之 热逆也。大柱、膺俞、缺盆、背。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大柱、属足太阳。膺、即 中府。属手太阴。缺盆、在肩上。属手阳明。背、即风门热府。属足太阳。气街、三里、 巨虚、上下廉。此八者。以泻胃中之热也。八穴并属足阳明。经云。云门、骨、委中、髓 空。此八者。以泻四时之热也。云门、系手足太阳。骨、即肩。系手阳明跷脉之会。委 中。中央,系足太阳。髓空即俞系督脉五脏旁五。此十者。以泻五脏之热也。谓魄户、 神堂、魂门、意舍、志室等各二。系足太阳经也。上五十九穴者。皆热之左右也。故病热 则刺之。又有刺热之法。肝热、则刺足厥阴少阳。心热、则刺手少阴太阳。 脾热、则刺足太阴阳明。肺热、则刺手太阴阳明。肾热、则刺足少阴太阳。 凡热病未发。但见赤 色来。皆热诊也。在颜为心热。在颐为肾热。在鼻为脾热。在左颊为肝热。在右颊为肺热。 见赤色当急刺之。审其井荣经之分。在阴则补阳泻阴。在阳则补阴泻阳。刺热之大法也。 热穴之外。别有遗法。备载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