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或发热者。清肝解毒。(小柴胡、制甘草。) 肿痛者。解毒为主。(制甘草。)不作脓或不溃者。气血虚也。(八珍汤。)肿痛小便赤滞 者。肝经湿热也。宜分利清肝。(龙胆泄肝汤。) 一人谷道前患毒。痛寒热。此肝经湿热所致。名曰悬痈。属阴虚。先以制甘草(百二 服。顿退。再以四物加车前、青皮、甘草节、酒制黄柏、知母。数服而消。(此凭症也。) 一人年逾五十。患悬痈。脓清脉弱。此不慎酒色。湿热壅滞而然。脓清脉弱。老年值此 以收敛。况谷道前为任脉发原之地。肝经宗筋之所。予辞。果殁。治此痈惟涧水制甘草有效 。已破者。兼十全大补汤(十三)为要。 一人患此。痛发寒热。以小柴胡汤加制甘草(百二七)二剂少退。又制甘草四剂而消。 (按小柴胡清肝。制甘草解毒。) 大抵此症属阴虚。故不足之人多患之。寒凉之剂。不可过用。恐伤胃气。惟制甘草一药 。不损气血。不动脏腑。其功甚捷。 一人肿痛。小便赤涩。以加减龙胆泻肝汤。加制甘草二剂。少愈。以参、、归、术、 知母、制甘草。四剂(百二七)而溃。更以四物加黄柏、知母、参、、制甘草而痊。(按 此先泻后补。当时以有所据。但不知其脉耳。) 一人肿痛未作脓。以加减龙胆泻肝汤二剂。少愈。再以四物加黄柏、知母、木通、四剂 消。(按此先治湿热后养血。) 一人脓熟不溃。胀痛。小便不利。急针之。尿脓皆利。以小柴胡加黄柏、白芷金银花、 四剂痛止。以托里消毒散数剂而愈。 常见患者多不肯针。待其自破。殊不知紧要之地有脓。宜急针之。使毒外发。不致内溃 曰宜开户以逐之。凡疮若不针烙。毒瓦斯无从解。脓瘀无从泄。今之患者。反谓紧要之处。不 宜用针。何相违之远耶。 一人脓清不敛。内有一核。以十全大补汤加青皮、柴胡、制甘草。更以豆豉饼灸。核消 而敛。(此凭症也。) 一人久而不敛。脉大无力。以十全大补加五味、麦门。灸以豆豉饼。月余而愈。(此凭 症凭脉也。) 一老年余而不敛。诊脉尚有湿热。以龙胆泻肝汤(六七)二剂。湿退。以托里药及豆豉饼 灸而愈。(此凭症凭脉也。) 一人肿痛发热。以小柴胡加黄连、青皮(五)。四剂少愈。更以龙胆泻肝汤(六七)而消。 (此凭症也。) 一人脓熟不溃。脉数无力。此气血俱虚也。宜滋阴益气血之药。更针之。使脓毒外泄。彼反 用败毒药。致元气愈虚。疮势愈盛。后溃不敛。竟致不救。(按此不凭脉症而误治也。) 悬痈原系肝肾二经阴虚。须一于补。尤恐不治。况脓成而又克伐。不死何待。常治初起 肿痛。或小便赤涩。 先以制甘草一二剂。及蒜灸。更饮龙胆泻肝汤。若发热肿痛者。以小柴胡加车前、黄柏 、归。脓已成。即针之。已溃用八珍汤(十四)。加制甘草、柴胡稍、酒炒黄柏、知母。小便 涩而脉有力者。仍用龙胆泻肝汤。加制甘草。小便涩而脉无力者。用清心莲子饮。加制甘草 。脓清不敛者。用大补剂。间以豆豉饼灸。或久而不敛者。亦用附子饼灸。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