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曰知者一言而终。不知者流散无穷。脉之为说。前已论辨于各脉之下。今又以分合偶比类五字。 以经纶错综之。庶无惑矣。 分有脉之形。分谓脉各有形状。当先明辨。便了然不疑。大小浮沉滑涩。可以指别。迥然各异。 辨之于毫厘之间。使其形不相混。如举有按无为浮。按有举无为沉之类。 有脉之证。分。谓脉之一字独见为证。如寸浮。中风头痛之类。不杂他脉。独为证。今脉诀歌 在各脉之后者。是也。或独见一部。或通见三部。或两手俱现。 合有合众脉之形为一脉者。谓如似沉似伏。实大长弦之合。为牢。极软浮细之合。为濡。之类。 有合众脉之形为一证者。谓浮缓为不仁。浮滑为饮。浮洪大而长为风眩癫疾。有二脉合者。有三四脉 合者。大抵脉独见为证者鲜。参合众脉为证者多。今脉诀独取平三关一脉论证。而遗其合众脉以论证者。 今各补注于后。以全其脉证。(此条补注节抄不及备录)且一脉虽独见。而为证亦不一。如浮。为风。 又为虚。又为气。各不同。此又一脉之证合也。必备论之。以证相参。而考脉。则思过半矣。洁古张元 素医学启源云。右寸大肠。肺脉之所出也。先以轻手得之。是大肠属表。后以重手得之。是肺属里。 肺合皮毛。肺脉寻皮 毛而行。持脉。指法如三菽之重。按至皮毛而得为浮。稍稍加力。脉道不利为涩。又稍加力。脉道 缩入关中。上半指不动。下半指微动。为短。此乃浮涩而短。肺不病之脉也。肺脉本部。在于皮毛之上。 见于肤表。是其浮也。入于皮毛之下。见于血脉肌肉之分。是其沉也。六部仿此。此诊之定法。可以 合众脉之形矣。 偶脉合阴阳。必有偶对。经曰善为脉者。必以比类奇恒。从容知之。 浮沉者。脉之升降也。浮升在上。沉降在下。为诸脉之根本。为阴阳之定位。为表里之定诊。 浮法天。有轻清在上之象。沉法地。有重浊在下之象。浮为风为虚。体高而气浮也。沉为中坚。为内蕴。 体聚而不散也。论诸脉者。必先此二脉。 迟数者。脉之紧慢也。脉以四五至为平。减一至为三至曰迟。增一至为六至曰数。难经曰。迟阴 为在脏。数阳为在腑。迟则为寒。数则为热。亦偶言之也。中藏经曰。数在上。阳中之阳。在下。阴中之阳。 迟在上。阳中之阴。在下。阴中之阴。数在中则中热。迟在中则中寒。寒用热助。热用寒助。本乎阴 阳也。虚实者。脉之刚柔也。按之浮中沉。皆有力。为实。迟大而软。按之豁豁然空。为虚。虚实之由。 皆以有余不足占之。故以按而知。经曰其气来实强。为太过。病在外。气来虚微。为不及。病在内。 血实脉实。血虚脉虚。亦皆偶而言之。论表里虚实。必以此二脉。中藏经曰。脉举之滑。按之微。看在 何部。以断其脏。又按之沉小弱微短涩软濡。俱为脏虚。其脉举按皆盛者实也。又长浮数疾洪紧弦大。 俱曰脏实。其脉浮而实大者。腑实也。轻手按之滑。重手按之平者。腑虚也。左右寸口。沉结实大者。 上实也。左右寸弱而微者。上 虚也。左右尺脉伏而涩者。下实也。尺中脉滑而濡者。下虚也。尺中微涩短小者。俱属下虚也。许叔 微曰。浮缓为表虚。伤风解肌。浮紧涩有力为表实。伤寒发汗。脉沉无力为里虚。可温。沉而有力 紧实为里实。可下。此论伤寒表里虚实。凡此皆非单论脉虚实之理。长短者。脉之盈缩也。脉盈过 于本位曰长。脉缩不及本位曰短。长有见于尺寸。有通见于三部。短只见于尺寸。盖必质于中。而 后知过于中为长。不及于中为短。经曰长则气治。短则气病。脉有三阴三阳。而长短在其中。是亦偶 而言之。又曰人长脉长。人短脉短。又因人形体而别。滑涩者。脉之通滞也。脉通则流利无碍曰滑。 脉滞则蹇涩不流曰涩。内经曰滑者阴气有余。涩者阳气有余。难经三阴三阳。滑涩对举。千金曰。 滑者多血少气。涩者多气少血。皆偶言也。以二义考之。阴气有余者血多也。血多则气少。脉者血之 府也。营行脉中。今血多故流利圆滑。阳气有余者气多也。气多则血少。故艰涩而散。一止复来。 先明气血之多少。斯知滑涩之理。洪微者。脉之盛衰也。血热而盛。气随以溢。满指洪大。冲涌有余。 洪为脉之盛也。气虚而寒。血随而涩。应指微细。欲绝非绝。微为脉之衰也。紧缓者。脉之急慢也。 紧为伤寒。寒则伤营。营受寒邪。脉络激搏。若风起水涌。既如切绳。又如转索。缓为风结。皮肤不仁。 营血不流。卫气独行。不能疾速。血虚顽痹。脉为缓慢。营受寒邪则脉紧。营血蹇涩则脉缓。二脉 由营而见。沉氏曰紧为阴。阴主寒。寒则物敛。而有拘变之象。又主痛。诸痛皆原于寒。又主宿食。 由胃虚挟寒。不能腐化故也。缓为阳热主血虚。血虚则脉体弱。又主气虚。气虚则脉体无力。又主风。 风者阳邪。主舒启纵弛故也。 动伏者。脉之出处也。出见于外。故数见关上。如豆大。出类而异于三部者动也。处藏于内。 不见其形。脉行筋下者伏也。二者犹人物之出处也。 结促者。因止以别阴阳之盛也。阳盛则促。脉疾而时止。阴盛则结。脉徐而时止。虽有止非死 脉也。代则死脉也。促结为偶。而代无对。脉不可以偶对言者。不敢凿也。三因方尽为偶名。而以 弦弱、芤微、濡革、散代、亦为偶。非一阴一阳也。因知其不可尽以偶言也。必一阴一阳而后可偶。 然又有脉偶而同见者。如大小缓急疾徐疏数之类。经曰前大后小。前小后大。来疾去徐。来徐去疾。 去不盛来反盛。去盛来不盛。乍大乍小。乍短乍长。乍疏乍数。是二脉偶见也。亦有两手偶见者。 如左大右小。左小右大之类。 比比者所以明相类之脉。比其类而合之。因其疑也。辨其异而分之。 决其疑也。内经曰脾虚浮似肺。肾小浮似脾。肝急沉似肾。此皆三者之所乱也。然从容得之。以知 其比类也。注云以三脏相近。故脉象参差而相类。是以三惑乱为治之过失矣。必从容比类而得三脏之 形状。故浮缓曰脾。浮短曰肺。浮而滑曰心。急紧而散曰肝。搏沉而滑曰肾。不能比类。则疑惑弥甚。 是以脉经立相类之脉。今立比字为纲。使从容比类。先明于未诊之先。免交疑于持脉之际。脉经曰 浮与芤相类。一曰与洪相类。弦与紧相类。滑与数。沉与伏。微与涩。软与弱。缓与迟。革与实。千 金云牢与实。今细详之。有弦细。有芤虚。有濡芤。有洪散。 有牢伏。有数脉同类者。洪散俱大也。而散无力。濡弱同极软而细也。有浮沉之异。微细俱小也。 而微无力。芤类浮也。按之边有中无。濡类芤也。按之如无。沉伏牢同居下也。按有余曰沉。按实大长 弦曰牢。按不见脉行筋下曰伏。弦细同直长之形。同收敛之义也。亦有大小之分。弦如弦之直。 细如线之细。迟缓同慢也。有三至四至之异。大慢小衰之别。涩微易识也。何疑乎相类。牢与实。 革与实。非相类也。脉赋云。洪与实形同仿佛。是相类也。洪实同有力而大也。洪分沉浮之异。 实合浮沉而皆有力。弦与紧之异。弦左右无。而中直如弦。紧左右弹。而有如转索。虽相类而甚 相远也。又有数脉之相类。如涩促结代。同一止也。而全不同。他如濡弱迟。如芤虚。如微细濡 弱涩。已辨于各脉条下。 类易曰方以类聚。又曰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内经曰脉合阴阳。 又曰察之有纪。从阴阳始。众脉阴阳。各以类从。知乎此。则七表八里九道之非。不胶固于先入之 言矣。旨哉蔡西山之论也。曰凡平脉。不大不细。不长不短。不浮不沉。不滑不涩。应手中和。意 思欣欣。难以名状者。为胃气。其太过为大为长为实为坚为强为浮为芤为滑为洪为急为促者。皆阳也。 其不及为细为短为虚为软为沉为结为伏为涩为微者。皆阴也。阳搏阴为弦。阴搏阳为紧。阴阳相搏 为动。寒虚相搏为革。阴阳分离为散。阴阳不续为代。 难经曰。诸阳为热。诸阴为寒。数则为热。迟则为寒。浮为表。沉为里。三因方云。博则二十四字。 不滥丝毫。约则浮沉迟数。总括纲纪。故知浮为风为虚。沉为湿为实。迟为寒为冷。数为热为燥。 风湿寒热属外。虚 实冷燥属内。内外既分。三因顿别。三点刘立之亦以浮沉迟数四字为纲。以教学人。浮风沉气。迟 冷数热。分别三部为证。此诚初学入门。然必搏学反约。然后能知脉之妙。若遽以此自足。则今汝画矣。 故述此于分合比偶类五字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