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真子曰。七表八里为阴阳正脉。外有九种脉相通而见者。经所谓脉来浮滑而长。沉涩而短。 浮大而牢之类。是也。以愚观之。脉无正不正之定名也。为邪为病而见。则二十四字皆不正之脉。 因时而旺。随脏而应。则皆正脉也。脉合阴阳。难以七表八里为阴阳正脉。难经曰浮滑长皆阳脉。 沉涩短皆阴脉。非别以长短为阴阳正脉之外也。是长短与浮沉滑涩。同为阴阳也。又曰外有九种 脉相通而见。故曰九道。且脉之相通。乃众脉参互为一。以示证也。二十四字。除浮沉结促代伏。 居于上下。止于缓急。不能相通。其他皆相通。难经曰一阳一阴。谓浮而涩。是八里通乎七表也。 一阴一阳。谓沉而滑。是七表通乎八里也。内经所载。仲景所论。多通众脉而言病。脉经二十四字。 有散数。无短长。脉诀去散数。增长短。亦以足二十四字。脉经论。二十四字通为一处。亦无次 序之定。盖脉随变而见。但宜以阳脉从阳类。阴脉从阴类。不可以一浮二芤为定序。且三至为迟。 六至为数。迟阴在脏。数阳在腑。经文皆对言也。今取迟 去数。其可乎。是知脉不可以二十四字为定数也。亦不可立表里道之异名也。陈氏沈氏并用散数为 九道。用脉诀九道之名数。而不取短长。亦非也。今增散数二脉于后。以足脉经之所论。而不去长短者。 脉之所当述者也。既不拘于表里道二十四字之数。则脉之以一字立名。皆详论可也。或曰子既辨表 里道之非。不删而述其旧文何也。曰此朱文公作孝经刊误。程子述大学亲民之例也。不删者存其旧 也。用墨圈者当删者也。辨其下者。使人皆知其非。不复为旧文所惑。不删之删也。
    〔一〕长者阳也。
    指下寻之。三〔关〕(部)如持竿之状。举之有余曰长。过于本位。亦 曰长。主浑身壮热。坐卧不安。 从尺至关。连寸口。直过如横竿之状。此三部之长脉。过于本位。谓或尺或关或寸。过于一指之外。 此各部之长脉。欲知其病。则必于浮沉迟数大小之间求之。若不大不小。不浮不沉。不迟不数。则气 自治而无病。经曰。长则气治是也。大概平人病患。脉长为吉。深且长。寿脉也。尺脉长。根深蒂固。 心脉长。神气有余。内经心脉搏坚而长。病舌卷不能言。至肾脉搏坚而长。病折腰。此六脉者非以长为病。 以搏坚相合而病也。春肝脉。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肝脉。如循长竿末梢曰平。如循长竿曰病。 有余而过。故也。 长脉迢迢度三关。指下来时又却还。 通真子曰。此云来时又却还者。似一阴三阳之脉。愚曰非也。来而还。只可谓脉之来去。然诸脉 皆如是。若不能自还。则代而死矣。一阴三阳者。谓脉来浮滑而长时一沉也。是四脉共见也。 阳毒在脏三焦热。徐徐发汗始能安。 洁古曰。此阳明脉。尺寸俱长。当汗。阳化气也。今按假使是阳明证。亦难专于发汗。正阳阳明当下。 太阳阳明当汗。少阳阳明随证解利。当根据表里分汗下。
    〔二〕短者阴也。
    指下寻之。不及本位曰短。主体虚恶寒。腹中冷气。(作生气非)宿食不消。 寸口尺中皆退促。附近关中见一半。如龟缩头曳尾之状。以其阴阳不及本位。故曰短。若关中短。 上、为寸脉。下不至关。下、为尺脉。上不至关。是阴阳绝脉。此皆不治决死。故关中不以短脉为诊。 脉经曰。短脉之象。应指而回。不能满部。浮而短者荣卫不行。沉而短者脏腑痞塞。短与长对。知长 则知短矣。 短脉阴中有伏阳。气壅三焦不得昌。脏中宿食生寒气。大泻通肠必得康。 通真子曰。脉诀以一阳三阴。脉来沉涩而短。时一浮。乃云有伏阳耳。今按脉诀单论短。为阴中 伏阳。盖以短为阴。脉短为气病。气不得舒畅。则阳气郁伏于内。非论沉涩短浮四脉共见也。内经曰 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今曰大泻通肠。亦当随病浅深用药可也。
    〔三〕虚者阴也。
    〔指下寻之不足举之亦然〕(迟大而软。按之无力。隐指豁豁然空。)曰虚。 主少力多惊。 虚脉。因按而知其虚。其诊法与芤同。皆以按而见。浮大而软。按之中无旁有为芤。迟大而软。 按之隐指。豁豁然空为虚。内经曰脉虚血虚二脉。皆因血而见。失血则中无。血虚则中空。脉诀言寻之不足。 举指亦然。乃微濡之脉。非所以形容虚也。虚与实对。实于中为实。故浮中沉皆有力。内不足为虚。故按之豁 豁然空。 恍惚心中多愕惊。〔三关定息脉难成〕(按之无力脉虚轻。)血〔生〕(虚)脏腑生〔寒热〕(烦热。) 补益三焦便得宁。
    〔四〕促者阳也。
    指下寻之。极数。并居寸口。(又曰来去数。时一止复来。)曰促。渐加则死。渐退则生。 促脉。尺微关细。寸口独实而滑数。并居于上。或来去数。时一止复来。黎氏曰促脉虽盛疾。必时一 止复来者。如趋之蹶也。故徐疾不常。 促脉前来已出关。并居寸口〔血成斑〕(证危难。) 血成斑非促脉证。 忽然渐退人生也。若或加时命在天。
    〔五〕结者阴也。
    指下寻之。〔或来或去聚而却还〕(脉来缓。时一止复来。无常数。又曰脉来动而中止。 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曰结。主四肢。气闷。连痛。时来。 迟而小驶为缓。应指暂歇为止。缓而止为结。通真子曰据经谓往来缓。时一止复来。为结。其言是也。此 云或来或往。聚而却还。与之稍异。来去者脉之常也。聚而还。何以见脉之结。今根据仲景所论改之。 脉经只云来缓。时一止。难经又云无常数。今根据难经增之。盖止而复来。数至。间或三两至。或又一止。无常数。 若有常数。如五动一止。又五动一止。根据数而止。则为死脉。可根据止数。克死期矣。详见下代脉辨。仲景 曰。蔼蔼如车盖。曰阳结。乃阳气郁结于外。不与阴气和杂也。累累如循长竿。曰阴结。乃阴气郁 结于内。不与阳气和杂也。又曰脉浮数。能食。不大便。此为实。曰阳结。脉沉迟。不能食。身体重。 大便反硬。曰阴结。亦以阴阳气偏结。因兼证而分之。不以脉止为结也。内经曰结阳者肿四肢。四肢 者诸阳之本也。结阴者便血。阴主血也。二阳结谓之消。谓大肠胃热。三阳结谓之隔。谓小肠膀胱热。 三阴结谓之水。谓脾肺寒。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谓心主三焦热。是亦分阴阳之结也。王氏脉经盖 因仲景之文。于脉缓止却为结阳。数止却为结阴。误甚。详述在代脉下。其实脉诀之结脉为阴。与 促脉为阳相对。非若内经与仲景所言。有阴阳之分也。若必论阴阳。结则缓而止为结阴。数而止为 结阳。方允当。 积气生于脾脏旁。大肠疼痛卒难当。渐宜稍泻三焦火。莫谩多方立纪纲。
    〔六〕代者阴也。
    指下寻之。〔动而复起冉冉不能自还〕(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 曰代。主形容羸瘦。口不能言。 代者。此脉已绝。他脉代其至之义。一脏气绝。而他脏之气代而至也。代与止异者。止者按之。 觉于指下而中止。代者忽还尺中。停久方来。则是歇至。数动。止而复来。因其呼吸阴阳相引乃复动也。 今脉诀曰动而复起。则不代矣。是不明动而中止为代也。冉冉不能自还之下。却不言因而复动。是不 能自还之后。脉绝不来矣。今以仲景原文改之。内经曰代则气衰。脾脉代。注云弱也。仲景曰伤寒 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皆不以代为死脉也。王氏脉经始曰脉结者生。代者死。仲景言结代脉曰。 脉按之 来缓。时一止复来。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 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王氏脉经述之。而与仲景本文 有差。仲景两明结脉。总曰阴也。脉经分前一论来缓。时一止。名曰结阳。多添一阳字于后。一论中 有还者反动。改作不能自还。举之则动。却根据本文曰结阴也。以前为结阳。则脉缓非阳也。(此 盖脉诀所谓结脉)以后为结阴。则脉数乃阳也。(此盖脉诀所谓促脉)且不能自还与代脉同。何以 为结脉。且结代同。而中止皆同。自还为结。不能自还为代。正以分二脉之异。今混而同之不可也。 代则血气衰虚不能相续。因其呼吸相引复动。此所以代为难治。活人书云。阴盛则结。主胸满烦躁。 阳盛则促。主积聚气痞。忧思所成。大抵结促二脉。虽时一止。为病脉。非死脉也。代则真死矣。 或曰死脉必代。而代脉未必皆死者。何也。人见其脉动摇来往。略有一止。便以为代。便以为死。鲜 有不失者。盖代脉固以其有止。而有止者未可便以为代。何也。诸脉有止者四。涩促结代也。脉细而 迟。往来难。时一止者。为涩。脉来数。时一止者为促。脉来缓。时一止者为结。凡此三者均谓之止。 而其所以止者迥然不同。为病亦异。而皆非死脉也。甄别于此。毫发不爽。见其所谓止者。不过于涩 促结中之止。则随脉主病。真见其止如代中之止。然后断之为死。则不失矣。代脉之止。其止有常数 而不忒。如十动一止。则数十止皆见于十动之后。如二十动一止。则数十止皆见于二十动之后。及加 进亦如是。方为代脉。王氏脉经于代脉根据仲景。却改脉来作来数。则又混促脉之止。必全根据仲景本文方是。 〔代脉时时动若来〕(动而中止不能还。)〔再而复动似还无〕(复动因为代脉看。)三元 正气随风去。魂魄〔冥冥何所拘〕(升沉旦夕间。) 曰动若来。则不止也。一作动若浮。尤悖理。洁古亦随缪解之。何也。曰似还无。于脉状何似。故改之。
    〔七〕牢者阴也。
    指下〔寻之则无按之则有〕(似沉似伏。实大而长。微弦。)曰牢。主骨 间疼痛。气居于表。 寻之则无。按之则有。则沉脉也。可以言牢脉所见之位。而失言牢脉之本状。似沉似伏者。牢脉 所居之位也。实大而长微弦者。牢脉之形也。脉经曰有似沉伏。沈氏分言似沉似伏。尤为明着。又 曰低而不浮曰沉。按之极下曰伏。隐指逼逼曰实。满指洪盛曰大。过于本位曰长。紧而直曰弦。兼是 数者为牢脉。黎氏曰牢者坚也。固围之象。气之郁结故如此。柳氏曰牢实不转移。主有积聚。主疼痛 不移其处。得此一脉。病邪牢坚。其病难愈。沈氏曰。阴阳革否其气沉伏在下。固结不移。其气欲上出 而不得。故曰革也。今按古今多以革与牢混论。素问云浑浑革至如涌泉。绵绵其去如弦绝。死。曰革 至如涌泉。流出之甚也。绵绵其去。流而不返义。如弦绝者。若弓弦琴瑟。弦断绝不可再续。故云死。 王贶曰革脉浑浑如涌泉。谓出而不返也。为阴气隔阳。又为溢脉。溢脉。盖自尺而出。上于鱼际。离经 无根本。又有覆脉。自寸口下退。过而入尺。皆必死。此等脉见于两手或一手。难以逐部求。或曰牢 脉即黄帝之所谓革脉。千金翼亦以革为牢。是以革牢同一义。然内经浑浑革至如涌泉。则此革不与脉 经沉伏之革同矣。然则牢革两义也。难经曰牢而长者肝也。牢阴长阳。因沉而得。为肝之平脉。又曰 脉之虚实。濡者为虚。紧牢者为实。 以邪气之盛为实也。此牢也。仲景曰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 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此革也。(机按。牢主邪气实。革主精血虚。) 或又曰如挠鼓皮。鼓皮可以言革。而于实大弦长。难以取象。脉经曰三部脉革。长病得之死。卒病得 之生。兼病以断也。难经曰病若吐血。复鼽衄血者。脉当沉细。反得浮大而牢者死。脉病相违也。 仲景曰寒则牢坚。脉书往往以牢革为一。有牢则无革。有革则无牢。究而言之。诸书所谓牢者坚也。 紧牢为实。仲景所谓革者。虚寒相搏也。脉形脉理。二者不同。不可混也。因牢论革及此。若内经浑 浑革至云者。又别作一样看可也。 〔脉入皮肤辨息难〕(实大弦长沉伏间。) 牢脉居沉伏之位。非入皮肤之浮部也。牢以脉形固结。郁而在下。不与迟数辨息多少以立名。故 改之。时时气促在胸前。只缘水火相刑克。若待痊除更问天。 牢脉亦难以为水火相刑之象。五行各有相刑。皆有死症。
    〔八〕动者阴也。
    指下〔寻之似有举之还无再再寻之不离其处不往不来〕(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 大。厥厥动摇。)曰动。主体弱虚劳。崩中血痢。 仲景云。动脉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王氏脉经根据仲景文。而去若数脉及上 下五字。止云见于关上。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夫动必因数而后见。此五字不可除也。脉诀并不遵 根据。却自云寻之似有。举之还无。乃微弱沉之状。动脉厥厥动摇。出于众脉。岂举之还无乎。不离其处。果 何处也。动见于关。不能如众脉通三部而见。内经曰脉不往来者死。若不往不来。则脉定而死矣。众 书以动为阳。脉诀以动为阴。此脉居关上。阴阳相搏为动。当以阳动为阳。阴动为阴。方当。内 经曰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谓手少阴俞。神门穴中脉动甚。为有妊之兆。非言动脉之状。言动 脉始于仲景。曰阴阳柑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寒恶冷。此三焦伤也。成无己曰。 方其阴阳相搏。而虚者则动。阳虚则阳动。故汗出。阴虚则阴动。故发热。如不发热汗出。而反形 冷恶寒。为三焦伤。阳气不通。庞安常曰。关位占六分。前三分为阳。后三分为阴。若当阳。连寸 口动。而阴静。法当有汗而解。素问曰阳加于阴谓之汗。若当阴。连尺动。而阳静。则发热。素问曰 尺粗为热中。若大汗后。形冷恶寒者。三焦伤。此是死证。动脉只在关上见。惟庞说分明。成氏又 曰阳出阴入。以关为界。关为阴阳之中也。若数脉见关上。无头尾如豆大。动摇者。是阴阳之气相搏也。 厥厥动摇者。自为动摇。不与三部混也。如人在众中。不与众合。名之厥厥。沈氏曰。阳动者。阳不 能卫于肤腠。故汗出也。阴动者。阴不能荣于肌肉。故发热。又仲景云。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 是也。 动脉〔根源气主阴〕(阴阳相搏形。)〔三关指下碍沉沉〕(关中如豆动摇频。) 动脉见关上。不见于三关。厥厥动摇。不沉沉碍指下也。池氏承讹谬解。故改之。 血出一倒经年月。〔智士名医不可寻〕(为痛为惊载脉经。) 内经曰阴虚阳搏谓之崩。阴脉不足。阳脉盛搏。则内崩。血流下。此动脉为血崩者。即仲景所谓阴动也。 阴虚内损。动数见焉。岂阳搏乎。
    〔九〕细者阴也。
    指下寻之。细细如线。〔来往极微〕(小大于微。常有且细。)曰细。主足胫 髓冷。乏力少气。 脉经曰。细者阴也。直细而软。若丝线之应指。主血少气衰。有此症则顺。非此而得之为逆。故 吐衄血。得沉细则生。盖血行脉中。血既减少。脉所以细也。然虽血少。未至于失血。故脉止于细。 未至于无。血失脉亦失。故芤主失血。是知芤为失血。细为血少。今脉诀言细脉。乃云来往极微。 则微之又微。非细矣。今改之。 乏力无精胫里酸。形容憔悴发毛干。如逢冬季经霜月。不疗其疾必自痊。 冬季后阳气生。或可复其生理耳。亦不可言不疗自痊。今增散数二脉。以足脉经之本旨。 数者阳也。一息六至。又曰去来促急为数。 经曰数则为热。必审其浮沉。知其热在表里。察其大小。知其热之盛衰。亦有如数之脉。经曰 脉至如数。令人暴惊。宜细详之。沈氏曰以阴阳言。数为阳脉。以脏腑言。数为腑病。论邪则为热。论 病则为虚。若夫微数之脉。伤寒则谨不可汗。无病则谨不可劳。此先贤之格言。内经曰数为烦心。惟 小儿之脉。一呼吸间八至。而细数者。为平耳。 散者。大而散者是也。气失血虚。有表无里。故脉散也。 沈氏曰散者不聚之名。仲景曰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也。若脉有邪气。风也。难经曰浮而大散者 心也。最畏散脉独见。独见则危矣。柳氏曰是散漫无统纪无拘束之义。指下见得来动。一二至中 又至一至。更不曾来往整齐。或动来即动去。或来至多去至少。或去至多来至少。是解散不收聚。 精血走。作根本脱离。不佳之兆。若产妇得之则生子。孕妇得之为堕伤。寻常心脉及夏月。最不宜 独见此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