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五味皆具。味全者真。本经但云酸。以木为五行之 先 南北 五味。色 入手太 足之水 热 精。中 厥气水 能收逆 必先发散 入肺中。不 在上则滋源。 下之气也。咳逆 之不足。(烦劳 以入为水脏事 邪入脏。永无出 愿言慎重。(子 伤不足。肢体羸瘦。 阴亡阳。膀胱厥逆。 调和五脏。此其能 肾。同吴茱山萸人 黄柏。令人有子。 炒过半两。为末。 不可服此方。痰 下。阳事不起。 十女。忌猪鱼蒜 萸汤泡七次五钱 〔论〕五味之皮肉。初酸后甘。甘少而酸多。其核先辛后苦。辛少而苦多。俱带咸味。 虽五 气告 四味 而即 总 此味具足斯义)。夫气之元在肾。本藉风木而至。肺气之主在肺。还藉风木而归肾。一阴为 独使。故五味以酸胜者相媾。而神其升降也。继辛而有微甘者。合中土生化之气以俱下也。 先辛后苦者。至地之苦。合于至天之辛。以同归也。五味本由肺而媾肝。肝因媾肺而至脾。 脾仍合肺以归肾。是具足三阴之气收之以降。而阴亦随之矣。阳为气。阴为味。气固依味而 至肾。肾非纳气者欤。此本经首主益气咳逆上气也。人身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肺统五 脏六腑之气而主之。肾气之上际于肺。肺气之下归于肾。原以一气自为升降者也。若六淫七 情有以耗散之。致肺失其降而不能归。不归则元气随耗而日虚。归肾则真气还源而日益。兹 味能收之以入肾。即为五脏六腑之精。肾受而藏之矣。(经曰。五脏主藏精者也。伤则失守 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数语可悟五味子收五脏之气以归精义)。气盛则精盈。 故本经既谓其益。又谓其强阴益男子精也。精盈则气盛。所以先哲谓其暖水脏。镇水壮阳。 补虚除热。壮筋骨。疗羸瘦也。至其能生津止渴者。是收肺阳中之阴以至于脾。能止肾泄者 。又收肾阴中之阳以至脾也。敛虚汗者。收肺阳中之阴以至心。明目者。更收肾阴中之阳以 至肝也。五脏俱受之。而肺肾为升降之本。肺且由降得升以为气之益。阴之强。并为五脏之 养。然则兹物之酸收于精气形。(精化气。气生形)有全功矣。卢氏云。五味收元气。治降 下 升 中 至治寒嗽之浓朴麻黄汤而亦投五味者。以散寒达阳之外。即当收真阴以召元阳。且恐阳中少 阴。为寒郁之热所僭。而必假酸收以平上逆之气也。阅方剂中五味治嗽。或寒或热。各有对 待之药。而兹味似为主守。又似于诸味中用之为关捩子者。大约治嗽勿论寒热。皆以阳中之 阴气能降为主。(热嗽者阳邪伤乎阴。寒嗽者寒邪伤乎阳。原亦病乎阴。故热喘之治。凉 其阳邪而收阴。寒喘之治散其阴邪以畅阳。亦当寓收阴之义。)东垣分治热喘寒喘。皆不能 舍五味子。固以肺气为阳中有阴。职同天气而司降耳。凡治肺气之病。如嗽如喘。先识阳中 阴降之本。更审病机之所在。或外淫。或内伤。或伤阴。或伤阳。而适事以为治。如阳邪伤 阴。此固的治矣。然阳邪方炽者。收之太早。不反锢其邪乎。阴邪伤阳者。此固不宜矣。然 阴邪已除。而阳气以祛散而虚。不当寓收阴于益阳中。使阳有所依乎。总之。五味治嗽。惟 久嗽及虚劳嗽。用之补与收。相驭而行。更无踌躇。若嗽未至于喘。即嗽而气不逆者。便宜 酌量。至为湿痰之阻气。与湿热之病乎气。以致病乎主气者。更当虑其妄投之害矣。方书用 五味。治嗽为多。而消瘅即次之。然则消瘅亦取责于肺欤。曰。人身元气。固水所化。而人 身津液。又气所化。如气归于水。是阳之随阴而降。还其一阳陷于二阴之坎也。故能益气津 化 之。在阴之随阳以升者。肾主之。此皆五味之相及以奏功。而入肺尤先耳。凡病因虚而热。 或 则以散邪为主。即以收阴召阳归元。而全正为助。其无邪气而只有虚乏者。则以补正为主。 亦即有收之一法。合而奏效。其有元气虚损。遂因虚郁化热者。则有清补一法。而收与散并 行。其散不敌收之半。乃为得之。此义不独疗嗽为然。又凡元气耗散之甚者。非惟补益可恃 。而收之一法。更有捷功。又后人调气只知调其阳而已。恶知五运所主之病机。是一气变动 。 缪氏。疹痧初发。及一切停饮。 食收补。太过且骤。反致虚热。又酸甚 〔修治〕入药。不去核。必打碎核。方五味备。去枯者。铜刀劈作两片。用蜜浸蒸。从 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