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甘微苦而辛。气温。可升可降。阴中阳也。入足太阴阳明手太阴阳明太阳之经。禀初 夏之气以生。其味苦甘而浓。其气芳烈而温。其性纯阳而健。为除风痹之上药。安脾胃之神 品。(仲淳)主治除湿。(其体轻浮。气力雄壮。能去皮肤间腠理湿)发汗。(与白术止汗特 异)总解诸郁。(痰火湿食气血六郁。皆因传化失常。不得升降。病在中焦。
    苍术气
     味辛烈。强胃强脾。发谷之气。能径入诸经。疏泄阳明之湿。通行敛涩。故郁散而平。) 疏滞宽中。强胃安脾。治湿痰留饮。心下急满。水肿胀满。或挟瘀血成窠囊。止寒湿呕逆。 下泄冷痢。治痿疗疸。及风寒湿痹。更脾湿下流。浊淋带下。(仁斋谓脾精不禁。小便漏浊 淋不止。腰背酸疼。宜用苍术以敛脾精。所谓敛者。即除湿而不使脾淫。同于东垣除湿下安 太阴之义。非别有收敛之功也。)阴寒疝气。腹中窄狭者。须用之。(洁古)引以黄柏牛膝石 膏下行之药。治下焦湿。同白术。治胫足湿肿。入平胃散。去中焦湿。平胃中有余之气。入 葱白麻黄之类。能散肉分至皮表之邪。同人参茯苓白芍甘草橘皮莲肉缩砂。为调中之正法。 健脾。开胃。消饮食。同藿香橘皮茯苓人参木瓜猪苓泽泻缩砂。治霍乱转筋吐泻。同干葛防 风茯苓炙草猪苓泽泻车前。治湿泻若雷奔。同秦艽萆木瓜薏仁石斛桑寄生石菖蒲黄地黄 甘草晚蚕砂桂枝。治一切痛痹。及关节不利。热者去桂枝。加黄柏。得黄柏牛膝木瓜石斛。 能健步潜行。得苦参牡蛎。治小儿胃家湿热。饮食不生肌肉。君人参芍药木瓜薏仁茯苓桑皮 赤豆车前橘皮。佐以猪苓泽泻。治一切水肿。日重倍人参。夜重加地黄芍药。俱与术倍。 君枳实半夏橘皮砂仁人参。除心腹胀满。消宿食。开胃。去痰涎。除伤食发寒热。及泄泻。 同人参橘皮茯苓木瓜藿香。治反胃吐逆。因寒加生姜。因热加竹茹枇杷叶逆水芦根。同麦冬 石斛黄柏白芍木瓜薏仁五味子。为治痿要药。同生姜藿香槟榔。治山岚瘴气。同四物麦冬荆 芥防风地榆。治肠风下血。同补骨脂川椒茴香青盐川楝子黄柏。治疝。 附方治蛊胀由于脾虚有湿者。真茅术末。每清晨米饮调三钱。服不数月。强健如故。 苍术丸。老年常服。饮啖可过少壮。真茅术四斤。如法洗浸。去皮切片。以桑椹怀生地何首 乌各一斤。熬浓汁。至无味而止。去渣滤清。下苍术浸之。晒干复浸。汁尽为度。研末。又 以人乳拌匀。晒干数次。约重数两。炼蜜丸。白汤或酒吞数钱。治痹。可令年老身轻。矫捷 甚于少年。真茅术十斤。洗净。先以米泔浸三宿。再用蜜酒浸一宿。去皮。用黑豆一层。拌 苍术一层。蒸二次。再用蜜酒蒸一次。用河水砂锅内熬浓汁。去渣。隔汤煮滴水成珠为度。 每膏一斤。和炼蜜一斤。白汤调服。本事方治停饮囊。去湿崇土以填窠臼。用苍术一斤。 去皮切片。为末。油麻五钱。水二盏。研滤汁。大枣五十枚。煮去皮核。捣和丸梧子大。每 空腹温服五十丸。增至一二百丸。初服必觉微燥。以山栀子末沸汤点服解之。三月疾除。忌 桃李雀肉。 〔论〕白术之味始甘。次有微辛。后归于苦。苦味居多。苦从火化。火乃土之母也。 故为健脾胃之主。苍术始甘。次苦。后归于辛。辛味居多。辛从金化。金乃土之子也。故能 行脾胃之化。盖脾不主湿。则阴气无以达于阳。而卫气先病。营即随之。苍术之能发谷气。 犹水谷悍气。剽疾滑利。先卫而后营。与白术之健运于中者自别。有谓其气极雄壮通行脾肾 者。讵知脾与三阴同居于下。脾阴至肺。肾阴亦至于肺。脾之至阴。藉燥而辛烈者。以发谷 气。俾上行至肺而肾亦至矣。且谷气发越。则凡阳明之气所至者皆能至之。丹溪所谓上中下 除湿皆可用也。 阴虚便燥。渴而火亢者。忌之。血虚怯弱。及七情气闷者。慎用。虚火动而痞闷。愈宜 远。 〔辨治〕出茅山。细而带糖香味甘者真。米泔浸洗极净。刮去皮。拌黑豆蒸引之。合 水气也。又拌蜜酒蒸。又拌人乳透蒸。皆润之使更合于金气而不燥也。凡三次蒸时。须烘晒 极干。气方透。胎中酒蒸。平用泔制。(能) 缪氏云。二术俱为阳草。故祛邪之功胜。而益阴之效亏。药性偏长。物无兼力。此物生 自然之道也。凡脏皆属阴。若脾虚无湿者用之。反损脾阴而竭津液。此最易误。 〔总论〕术之用。补中益气。力优在白。除湿快气。能专于苍。所谓祛邪之功胜。而益 阴之效亏者。当以坐苍。不得概蔽之白。至于燥肾闭气。又宜坐白。不能混及于苍。(前人 以枳实佐白术良有深意)凡病脾土虚者。无论湿邪之有无。白术皆所急需。但不宜于胃有实 热者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