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不问赤白。皆从积治。湿热者。食积之所生也。痢初得之。其法宜下。积不去。 止也。如吐泄后痢者。其积已下。不可再下。复伤胃气。可下者。木香导滞丸主之。不可下 。宜去积。保和丸主之。 陈皮(五钱)枳壳(炒三钱)黄连(姜汁炒五钱)神曲山楂肉麦(各三钱)莱服 子(炒三钱)槟榔(三钱)上为末。水糊丸。麻子大。白汤下。
    木香导滞丸
     枳实(炒)浓朴(姜汁炒)槟榔(各五钱)黄连黄芩黄柏大黄(各七钱半)木香 (二钱五分)黑牵牛(半生半炒取头末二钱半)上为末。酒糊丸。小豆大。白汤下。 祖训只用
    香连丸。
     黄连(一两。净锉,用吴茱萸半两。水拌湿同炒。去萸不用。)木香(五钱)石莲肉( 一钱)上为末。酒糊丸。麻子大。陈仓米煎汤下。此家传十三方也。 予教诸子。治痢只用保和丸香连丸同服。万无一失。 郧阳抚台都御史孙小姐。自五月病痢。至七月未愈。差荆襄承差取郧阳医官治之不效。 差王加宜取予。予往。病亟矣。用人参白茯苓甘草当归白芍黄苓车前子陈皮各等分。炒干姜 少许。煎服略差。五日大安。公晚饮间。问予云。诸医皆用木香黄连。今汝不用。所用皆非 治痢之药。而效者何也。余曰。此乃河间黄芩芍药汤方也。所谓调其气则后重除。养其血而 痢止之法也。台云。小女前年在湖广病泄。今年在此病痢。皆五六月间。幸遇汝之良医而安 。然小女之遇汝。尔之遇我。非偶然。余叩首谢。 本县祝道士长子。七岁病痢。半年不愈。求予治之。予与一方。用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 药黄桔梗木香黄连诃子肉豆蔻车前子干姜炒泽泻神曲当归麦芽白芍为末。水面丸。米饮下 。一月安。名和中丸。 一女十岁患痢。久不止。脉洪数。或曰。下痢脉宜小。今脉洪数恐难治。予曰无妨。玉 曰。欲识童男并童女。决在寸关并尺里。自然紧数甚分明。都缘未散精华气。此童女脉宜如 是。胃气当强。不久自愈。果数日痢渐止。 本县张大尹。有公子半岁。病赤白痢甚苦。用黄连一钱。木香五分。石莲肉五分。陈皮 七分。干姜炒二分。为末。神曲丸。黍米大。陈米饮下。 痢疾渴者。七味白术散去干葛。加炒干姜黄连阿胶乌梅主之。 痢苦噤口者。宜参苓白术散加石菖蒲为末。陈仓米汤下。 痢疾脱肛者。只止其痢。痢止肛自不下矣。 泻后变痢后重者。胃气之下陷也。赤白者。肠垢之下溜也。水谷尽而肠胃败。故死。 痢后变泻。后重止者。湿热之气去也。赤白止者。陈腐之物尽也。肠胃通而水谷行。故 凡下痢鲜血者。黑如屋漏水者。气促者。大孔如竹筒者。呕哕不食者。足趺肿者。身 热脉大者。渴欲饮水者。只大渴者。面娇面青者。皆死证也。 初病痢者。腹中急痛。大便窘迫。小便赤涩。身热饮水。宜急下之。轻者三黄枳术丸。 木香槟榔丸。去其陈垢其痢自止。此时邪气未动。正气未伤。故宜下之。若喜补恶攻。使邪 气日强。正气日弱。不下之则积热不除。下之则脾胃俱弱。酿成大病。医之过也。 初病泄泻。渐变痢者。此时宿垢已去。不可再下。如有腹痛里急后重之证。乃未尽之余 邪也。宜去积止痢。去积保和去滞丸。止痢香连丸。 痢久不止者。名休息痢。家传和中丸。 或问。赤痢为热。白痢为寒何如。曰。原病式论之详矣。痢下赤白。皆湿热也。赤者自 来。小肠者心之腑。心属火故其色赤。白者自大肠来。大肠者肺之腑也。肺属金故其色白。 赤者属热。白者属湿。湿亦热也。经云。湿盛而热也。若初痢下鲜血者。非赤也。此风热之 毒。宜剪红丸主之。如痢下瘀血。或如豆汁者。此湿气下血也。宜胃风汤主之。 或问。河间云。行气则后重除。养血则痢止。此千古不易之法也。今幼科治痢之方。不 法何也。曰。痢者。素云肠。难云大瘕泄。古云滞下。肠者。因于饱食也。大瘕泄者。 食症也。滞下者。积滞之物下出也。故云无积不成痢。治法以攻积为先务也。积不去则气不 行。去积所以行其气。而不里急后重也。热则伤血。痢久则伤血。去热止泄。所以养其血也 。法虽不同。意则合也。 或问。丹溪云。先泻后变痢者脾传肾也难治。先痢后变泻者肾传脾也易治。何以言之。 脾主湿。湿胜则濡泻。泻者脾之病也。泻久不止。又变成痢。痢下后重肾病也。如痢非真痢 也。故后重者。胃气之下陷也。脓血者。肠垢之下溜也。真气败而谷气绝。是谓难治。肾恶 湿。小儿久坐湿地则伤肾。里急后重。便脓血者。肾之病也。痢久不止。忽变成泻。湿去而 脾病在也。故里不急痛者。湿热之毒除也。便无脓血者。陈之秽尽也。肠胃通而水谷行。 故易治。 或问。痢疾身凉脉静者生。身热脉躁者死。其然乎。曰。初病时。邪气方盛。身热脉躁 。不可呼为死证也。邪气盛则实。可急下之。邪去脉自衰身自凉也。痢久而身热脉躁。则不 可治也。脉静身凉。久痢之后。真气已虚之脉也。身宜温。不可太凉。脉宜静不可太弱。经 云。泻痢五虚者死。脉细一也。皮寒二也。少气三也。泄痢不止四也。饮食不入五也。此脉 静身凉之言。不可执着也。 痢久不能食。或有食入即吐者名噤口痢。即经所谓五虚者死。古方虽多。无甚效者。大 痢日久。津液已竭。脾胃虚弱。不能食也。宜以补脾为主。白术散去干葛加炒干姜主之。能 食者生矣。不能食者死。 痢久脱肛者。气血虚也。素云下陷者虚也。难云出者为虚。古方多用涩剂。如皮木贼 。此治其标也。当用河间行气养血之法。痢止后重除。肛肠自不脱出矣。加减八珍丸主之。 有痢下赤白青黑者。名野鸡痢。用阿胶梅连丸主之。 有痢两膝肿大者。名曰鹤膝风。加味地黄丸主之。
    保和去滞丸
    治痢疾。有积胃弱。不可重下。 陈皮(五钱)半夏曲白茯苓枳实(麸炒)浓朴(姜汁炒)槟榔(各五钱)莱菔子( 炒二钱半)木香上为末。神曲糊丸。麻子大。陈米汤下。
    三黄枳朴丸
    治湿热成痢。并有食积者。 黄连黄芩黄柏(皆酒炒各三钱)大黄(酒煨五钱)枳实(麸炒)浓朴(姜汁炒)槟 榔(各二钱)上为末。酒糊丸。麻子大。姜汤下。
    胃风汤
    八珍汤去地黄甘草。加桂等分。入粟米同煎。本方去桂。加连等分。吴茱萸减 半。同炒为末。酒糊丸。可治远近血痢。
    阿胶梅连丸
    治痢无分久新。赤白青黑疼痛证。 阿胶(草灰炒成珠)赤茯苓乌梅(去核炒)赤芍黄柏(炒)黄连(炒)干姜(炒) 当归(各等分)上为末。入阿胶和匀水丸。麻子大。陈米饮下。
    家传和中丸
    专治休息痢。 人参甘草当归身川芎车前子(略炒)猪苓泽泻神曲黄连(炒各三钱)麦 面 三钱)上为末。酒糊丸。麻子大。陈米饮下。
    加味地黄丸
    治痢后鹤膝风。 地黄丸加牛膝。虎胫骨酥炙。白茯苓。共为末。蜜丸服。
    加味八珍丸
    治久痢脱肛。 八珍汤去川芎白术加黄连(炒)阿胶(上炒各三分)木香(三分之二减半)上共为末。 水丸麻子大。炒米汤下。多服佳。
    剪红丸
    治痢血神效。 当归身黄连(炒)槐角子(炒)侧柏叶(炒)荆芥穗枳壳(炒各等分)上为末。酒 煮面糊丸。麻子大。陈米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