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泻在五月中以后。身壮热者。此热也。小儿脏腑中十分中九分热。此因伤热乳。或胃热入内。吐乳不消。 泻深赤色。宜与解热。钱乙用玉露散。 吐泻在六月中以后。身大温而似热。脏腑中六分热。四分冷也。 呕吐乳食不消。泻色黄多白少似褐。或食乳。或不食乳。宜少补脾。而大解热。钱乙少用益黄散。多用玉露散。 更宜审察冷热。如儿大热。泻色赤黄者。此热多。根据五月中后治之。昔钱乙治广亲北宅四大王宫五太尉。六月中 吐泻。米谷不化。众医用温药。一日而加喘吐不定。乙曰。当用凉药治之。谓伤热在内也。众医皆言吐泻多而 米谷不化。当补脾胃。何得用凉药。王信众医。又用补脾温药。乙曰。不可服。此三日外必腹满身热。饮水吐 逆。三日外一如所言。谓六月热甚。伏入腹中。而令引饮。热伤脾胃。即大吐泻。他医又行温药。即上焦 亦热。故喘而引饮。三日当死。众医不能治。复召乙。乙见有热证。以白虎汤三服。更以白饼子下之。一日减药 二分。二三日又与白虎汤二服。四日用石膏汤。及旋复麦门冬黄芩脑子牛黄天竺黄茯苓。以朱砂为衣。竹叶汤下 五丸。热退而愈。乙所用方。本集载之。 吐泻在七月中以后。身温。脏腑中三分热。七分冷也。不能食乳多。似睡。闷乱。哽气长出。昏睡露睛。唇 白。多而不渴。钱乙于食前令多服补脾益黄散。于食后少服解热玉露散。更宜相度冷热。若身大温。泻后黄 者。根据六月中以后为治也。昔钱乙治广亲七大尉七岁吐泻。是时七月。其证全不食而昏睡。睡觉而闷乱。哽气干 呕。大便或有或无不渴。众医疑睡。作惊治之不愈。乙曰。当先补脾而后退热。与使君子丸补脾。石膏汤退热。 次日以水银硫黄二物末之。生姜水调下一字。乙曰。凡吐泻。五月内九分下而一分补。八月内十分补而无一分 下。此皆是脾虚泻。医妄治之。至于虚损。下之即死。故只当补脾。若以使君子丸恐缓。已又留温胃益脾药止 之。有一李医问曰。何食而哕。乙曰。脾虚不能食。津液少即逆。又曰。何泻青褐水。乙曰。肠胃至虚。冷极 故也。乙治而愈。其方本集载之。 吐泻在八月中以后。身冷。无阳也。不能食乳。干泻青褐水。钱乙只用益黄散补脾。不可下。 吐泻所论冷热时月。此钱乙以中原之地言也。今较之江浙。则气候不同。今江浙之地。二三月尚寒。四五月 温暖。六月入伏之后才热。七月热盛。八月热尚未退。虽冬月晴多便暖。虽夏月阴多便寒。不可概以中原冷热时 候。便为定论。经所谓东西南北之异地。温凉寒热之异宜。况每岁寒热。自随时令早晚。难以拘定月日也。候之 者 乘其至也。谓至其热则从热治。至其温则从温治。至其寒则从寒治。至其凉则从凉治。此乃随四时之气。各适其 宜。 吐泻于夏秋大热之时。伏暑伤冷。则心藏烦躁。小便不利。清浊不分。阴阳二气相干。名曰气乱。乱于肠胃 之间。名曰霍乱。其证乘热伤冷。气逆而喘。腹胁胀满。身热脉乱。头痛体疼。如伤寒之状。上即大吐。下即大 泻。重者四肢厥冷。脚胫转筋。法当调顺其气。分别清浊。升降阴阳。若只伏暑吐泻者。则小便不利。其证虽与 上证稍同而轻。非霍乱比。泻色赤黄。此但只名伏暑吐泻。不为霍乱也。治霍乱吐泻。若热多而渴者。五苓散。 寒多不渴。而心腹身体疼痛。及烦躁渴不能饮者。可服理中汤。寒甚腹痛转筋。四肢拘急者。理中汤加附子。汗 出恶寒。手足厥冷。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并四逆汤。以上诸证。并可与香薷散服之。以他药不能 疗此证也。治伏暑吐泻。若小便不利。与五苓散利小便。及与香薷散解伏暑。坯莲散救生丹止吐。 吐泻不拘何时。则令脾胃虚弱。多致生风。而为脾风慢惊也。以脾土衰而肝木来刑故尔。当先补脾胃。不 令困弱。则风不生。而病易愈也。 吐泻已定未定烦渴者。皆津液内耗也。不问新久。宜煎钱乙白术散。使满意取足饮之。多即愈好。不尔即津 液内耗。而引饮不止。内生其热。外邪相干。则证变百端。以成他病。渐至危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