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寒热,因气血虚弱,或脾胃亏损,乃不足之症。经云∶阴虚则发热,阳虚则恶寒。若兼 大便不通,尤属气血虚弱,切不可用发表降火。若寸口脉微,名阳气不足,阴气上入于阳中 则恶寒,用补中益气汤。尺部脉弱,名阴气不足,阳气下陷于阴中则发热,用六味地黄丸。 大抵阴不足,阳往从之,则阳内陷而发热;阳不足,阴往从之,则阴上入而恶寒。此阴阳不 归其分,以致寒热交争,故恶寒而发热也,当用八珍汤。若病后四肢发热,或形气倦怠,此 元气未复,湿热乘之故耳,宜补中益气汤。若肌热大渴引饮,目赤面红,此血虚发热,用当 归补血汤,若认为寒则误矣。
    治验
     一产妇恶寒发热,用十全大补加炮姜治之而愈。但饮食不甘,肢体倦怠,用补中益气而安。 又饮食后犯怒,恶寒发热,抽搐切牙,难候其脉,视其面色,青中隐黄,欲按其腹,以手护 之,此肝木侮脾土,饮食停滞而作,用六君加木香一剂而安。 一产妇恶寒发热,余欲用八珍加炮姜治之,其家知医,以为风寒,用小柴胡汤。余曰∶寒热 不时,乃气血虚。不信,仍服一剂,汗出不止,谵语不绝,烦热作渴,肢体抽搐,余用十全 大补,二剂益甚,脉洪大,重按如无,仍以前汤加附子,四剂稍缓,数剂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