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证十二条方五首) 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 〔衍义〕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不役形。不劳心。则精气全而神明安其宅。苟有 所伤。则气虚而脉动。动则心悸神惕。精虚则脉弱。弱则怔忡恐悸。盖惊自外物 触入而动。属阳。阳变则脉动。悸自内恐而生。属阴。阴耗则脉弱。是病宜和平之 剂。补其精气。镇其神灵。尤当处之以静也。 师曰。尺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 〔衍义〕尺以候肾。属水。土克之。则合相火。逼其阴血从膀胱而升。故脉浮也。肾之 精上荣瞳子。膀胱之脉上额中而作衄。故晕黄退而血亦降。所以知衄止也。明 理论。肾主阴。血统属之。伤寒衄者。责邪在表。经络热盛壅出。杂病衄者。责邪在 里也。心主血。肝藏血。肺主气。开窍于鼻。血得热则散。随气上逆。从鼻中出。则为 衄。此云尺浮。不云寸口浮。知为肾虚血逆。非外邪也。 又曰。从春至夏。衄者太阳。从秋至冬。衄者阳明。 〔衍义〕内经太阳为开。阳明为合。春夏气主发生。以开者应之。故邪气逼血从升 发冲出。秋冬主收藏。以合者应之。故邪郁内极而后发出。衄为阳盛。独不言少 阳。以太阳阳明二经。皆上交额中故也。 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不得眠。 〔衍义〕足太阳经主表。上巅入额。贯目睛。衄在上。络脉之血已脱。若更发汗。是重 竭津液。津液竭则脉枯。故额上陷。脉紧急。牵引其目。视不能合也。无血阴虚。故 不得眠。然亦有当汗。伤寒论云。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宜麻黄汤。又云。太阳 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经中之邪散。不待桂枝麻黄发之也。明理论 衄者但头汗出。无汗及汗出不至足者死。 病患面无血色。无寒热。脉沉弦者衄。脉浮弱。手按之绝者下血。烦咳者必吐血。 〔衍义〕面色者。血之华也。血充则华鲜。若有寒热。则损其血。致面无色也。今无寒 热。则自上下去血而然矣。夫脉浮以候阳。沉以候阴。只见沉弦。浮之绝不见者。 是无阳也。无阳知血之上脱。脉止见浮弱。按之绝无者。是无阴也。无阴知血之 下脱。烦咳吐血者。心以血安其神。若火扰乱。则血涌神烦。上动于膈则咳。所涌 之血。因咳而上越也。然则沉之无浮。浮之无沉。何便见脱血之证乎。以其面无 色而脉弦弱也。衄血阳固脱矣。然阴亦损。所以浮之亦弱。经曰。弱者血虚。脉者 血之府。宜其脱血之处则无脉。血损之处则脉弦弱也。 夫吐血。咳逆上气其脉数而有热。不得卧者死。 〔衍义〕此金水之脏不足故也。外不足则火浮焰。浮焰则金伤。夫阴血之安养于 内者。肾水主之。水虚不能安静。被火逼逐而血溢出矣。血出则阳光益炽。有升 无降。炎烁肺金。金受其害。因咳逆而上气。金水子母也。子衰不能救母。母亦受 害。不能生子。二者之阴。有绝而无复。脉动身热。阳独胜也。不能卧。阴已绝也。阴 绝。阳岂独生乎。故曰死也。若得卧者。如内经于司天与阳明厥逆诸条。悉有喘 咳身热呕吐血等证。未常言死。盖阴未绝也。 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极饮过度所致也。 〔衍义〕酒性太热。客焉不散。则肝气不清。胃气不守。乱于胸中。中焦之血。不布于 经络。聚而汹汹。因热射肺为咳。从其咳逆之气溢出也。此伤胃致吐血者。 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击。此名曰革。妇 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 〔衍义〕成无己谓减为寒者。谓阳气少也。芤为虚者。谓阴血少也。所谓革者。既寒 且虚。则气虚血乖。不循常度。男子得之为真阳衰而不能内固。故主亡血。女子 得之为阴血虚而不能滋养。故主半产漏下。此条出第二卷妇人证有旋复花汤。 亡血不可发其表。汗出则寒栗而振。 〔衍义〕亡血则已伤荣。不可发汗以伤卫。若汗则荣卫两伤。荣行脉中。卫行脉外。 荣虚则经脉空而为之振。卫虚则不温腠理而寒栗。 〔补注〕伤寒云亡血。即亡阴也。阴亡则阳气孤而无偶。才一发汗。其阳必从汗尽 越。所以寒栗有加。阴阳两竭也。大法宜小建中汤。 病患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胸满。为有瘀血。 〔衍义〕是证瘀血。何邪致之耶。内经有堕恐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又谓 大怒则血菀于上。是知内外诸邪。凡有所搏积而不行者。即为瘀血也。唇者脾 之外候。舌者心之苗。脾脉散舌下。胃脉环口旁。心主血。脾养血。积则津液不布。 是以唇痿舌青也。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热不在内。故但欲漱以润其燥耳。 脉大为热。迟为寒。今无寒热之病而微大者。乃气并于上。故胸满也。迟者血积 膈下也。积在阴经之隧道。不似气积于阳之盲膜。然阳道显。阴道隐。气在盲膜 者。则壅胀显于外。血积隧道。惟闭塞而已。故腹不满。因闭塞。自觉其满。所以知瘀血使然也。 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 〔衍义〕血、阴也。配于阳。神得之以安。气得之以和。咽得之以润。经脉得之以行。身 形之中。不须臾离也。今因血积。神无以养则烦。气无以和则满。口无以润则燥。 肠胃无以泽则渴。是皆阳失所配。荣卫不行。津液不化。而为是病也。非阳之自 强而生热者。故曰如热状。 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
     桂枝(去皮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蜀漆(三两洗去腥) 龙骨(四两)牡蛎(五两熬)大枣(十二枚) 〔衍义〕此但言火邪。不言何证。考之即伤寒证脉浮。医以火逼劫之亡阳。必惊狂 起卧不安者。成无己注是方曰。汗者心之液。亡阳则心气虚。心恶热。邪内迫则 心神浮越。故惊狂卧起不安。与桂枝汤解未尽表邪。芍药益阴。非亡阳所宜。故 去之。火邪错逆。加蜀漆之辛以散之。阳气亡脱。加龙骨牡蛎之涩以固之。 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
    半夏麻黄丸方
     半夏麻黄 上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小豆大。饮服三丸。日三服。 〔衍义〕悸者。心中惕惕然动。怔仲而不安也。悸有三种。伤寒有正气虚而悸者。又 有汗下后。正气内虚。邪气交击而悸者。病邪不同。治法亦异。正气虚者。小建中 汤。四逆散加桂治之。饮水多而悸者。心属火而恶水。不自安而悸也。汗下后正 气内虚。邪气交击而悸者。与气虚而悸又甚焉。治宜镇固。或化散之。皆须定其 气浮也。原病式又谓是病。皆属水衰热旺。风火燥动于中。故怔忡也。若惊悸亦 以火药劫金。不能平木。风火相搏而然。欲究心悸之邪。则非一言可尽也。或因 形寒饮冷得之。夫心主脉。寒伤荣则脉不利。饮冷则水停。水停则中气不宣。脉 不利。由是心火郁而致动。用麻黄以散荣中寒。半夏以散心下水耳。首论以脉 弱为悸。而用此汤治者。其脉必不弱。非弦即紧。岂脉弱心气不足者。犹得用此药乎。 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
    柏叶汤方
     柏叶干姜(各三两)艾(三把) 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合煎取一升。分温再服。 〔衍义〕夫水者。遇寒则沉潜于下。遇风则波涛于上。人身之血。与水无异也。得寒 之和。则居经脉。内养五脏。得寒之凛冽者。则凝而不流。积而不散。得热之和者。 则营运经脉。外充九窍。得热之甚者。风自火狂。则波涛汹起。由是观之。吐衄者。风火也。 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
    黄土汤方
     干地黄黄芩附子(一两)阿胶白术甘草(各三两)灶下黄土(半斤)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衍义〕肠胃者。阳明二经也。阳明主合。气本收敛。血上者为逆。下者为顺。以下血 者言之。胃居大肠之上。若聚于胃。必先便后血。去肛门远。故曰远血。若聚大肠。 去肛门近。故曰近血。虽肠胃同为一经。然胃属土。所主受纳转输。大肠属金。所 主传送。而土则喜温恶湿。金则喜寒恶热。二者非惟远近之殊。其喜恶亦异。治 远血者。黄土汤主之。然则血聚于胃者。何也。盖血从中焦听化。上行于荣。以配 于卫。荣卫之流连变化。实胃土所资也。胃与脾为表里。胃虚不能行气于三阳。 脾虚不能行津于三阴。气日以衰。脉道不利。或痹而不通于血中。积随其逆而 出。或呕或吐。或衄或泄也。若欲崇土以求类。莫如黄土。黄者。土之正色。更以火 烧之。火乃土之母。其得毋燥而不湿。血就温化。则所积者消。所溢者止。阿胶益 血。以牛是土畜。亦是取物类。地黄补血。取其象类。甘草、白术。养血补胃和平。取 其味类。甘草缓附子之热。使不僭上。是方之药。不惟治远血而已。亦可治久吐 血。胃虚脉迟细者。增减用之。盖胃之阳不化者。非附子之善走。不能通诸经脉 散血积也。脾之阴不理者。非黄芩之苦。不能坚其阴以固其血之走也。黄芩又 制黄土、附子之热。不令其过。故以二药为使。 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衍义〕此出大肠。故先血后便。以湿热之毒蕴结。不入于经。渗于肠中而下。赤小豆能行 水湿。解热毒。梅师方皆用此一味治下血。况有当归破宿养新。以名义观之。血当有所归。则不妄行矣。 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泻心汤方
     黄连黄芩(各一两)大黄(二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衍义〕心者属火。主血。心气不足者。非心火之不足。乃真阳之不足也。真阳不足。 则火热甚而心不能养血。血从热溢为吐衄。大黄、黄芩。本草治血闭吐衄者用 之。而伤寒家以泻心汤之苦寒。泻心下之痞热。是知此证以血由心热而溢。泻 其心之热。而血自安矣。如麻黄、桂枝治衄。寒邪郁其经脉。化热迫成衄也。故散 寒邪。寒邪散则热解。热解则血不被迫而自安矣。此用泻心汤。正其义也。若济 众方用大黄治衄血。更有生地汁。则是治热凉血。亦泻心汤类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