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 成氏曰。千金云。太阳中风。重感寒湿则变痉。太阳病。发热无汗为表实。则不当恶寒。今反恶 寒者。则太阳中风。重感于寒。为痉病也。以其表实有寒。故曰刚痉。太阳病。发热汗出为表虚。则 当恶寒。今不恶寒 者。风邪变热。外伤筋脉为痉病也。以其表虚无寒。故曰柔痉。然痉者强也。其病在筋。故必兼有颈 项强急。头热足寒。目赤头摇。口噤背反等证。仲景不言者。以痉字该之也。活人书亦云。痉证发热 恶寒。与伤寒相似。但其脉沉迟弦细。而项背反张为异耳。 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 太阳脉本浮。今反沉者。风得湿而伏。故为痉。痉脉本紧弦。今反细者。阴气适不足。故难治。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 出则痉。此原痉病之由。有此三者之异。其为脱液伤津则一也。盖病有太阳风寒不解。重感寒湿而成 痉者。亦有亡血竭气。损伤阴阳。而病变成痉者。经云。气主之。血主濡之。又云。阳气者。精则 养神。柔则养筋。阴阳既衰。筋脉失其濡养。而强直不柔矣。此痉病标本虚实之异。不可不辨也。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若 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 痉病不离乎表。故身热恶寒。痉为风强病。而筋脉受之。故口噤、头项强、背反张、脉强直。经 云。诸暴强直。皆属于风也。头热足寒。面目赤。头动摇者。风为阳邪。其气上行而又主动也。寒湿 相得者。汗液之湿。与外寒之气。相得不解。而表气以汗而益虚。寒气得湿而转增。则恶寒甚也。其脉 如蛇者。脉伏而曲。如蛇行也。痉脉本直。汗之则风去而湿存。故脉不直而曲也。 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 此即上文风去湿存之变证。魏氏云。风去不与湿相丽。则湿邪无所依着。必顺其下坠之性。而入 腹作胀矣。风寒外解。而湿下行。所以为欲解也。如是诊之。其脉必浮而不沉。缓而不弦矣。乃其脉 如故。而反加伏弦。知其邪内连太阴。里病转增。而表病不除。乃痉病诸证中之一变也。 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 紧如弦。即坚直之象。李氏曰。上下行者。自寸至尺。皆见紧直之脉也。脉经亦云。痉病脉坚伏。 直上下行。痉病有灸疮。难治。 有灸疮者。脓血久溃。穴俞不闭。娄全善云。即破伤风之意。盖阴伤而不胜风热。阳伤而不任攻 伐也。故曰难治。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KTKT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太阳证备者。赵氏谓太阳之脉。自足上行。循背至头项。此其所过之部。而为之状者。皆是其证 是也。KTKT。背强连颈之貌。沉本痉之脉。迟非内寒。乃津液少而营卫之行不利也。伤寒项背强KTKT。汗 出恶风者。脉必浮数。为邪风盛于表。此证身体强KTKT然。脉反沉迟者。为风淫于外。而津伤于内。 故用桂枝则同。而一加葛根以助其散。一加栝蒌根兼滋其内。则不同也。
    栝蒌桂枝汤方
     栝蒌根(二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无汗而小便反少者。风寒湿甚。与气相持。不得外达。亦并不下行也。不外达。不下行。势必逆 而上冲。为胸满。为口噤不得语。驯至面赤头摇。项背强直。所不待言。故曰欲作刚痉。葛根汤。即桂 枝汤加麻黄、葛根。乃刚痉无汗者之正法也。 按痉病多在太阳、阳明之交。身体强。口噤不得语。皆其验也。故加麻黄以发太阳之邪。加葛根 兼疏阳明之经。而阳明外主肌肉。内主津液。用葛根者。所以通隧谷而逐风湿。加栝蒌者。所以生津 液而濡经脉也。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甘草(炙)芍药(各二两)生姜(三两)大枣 (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 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 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齿。可与大承气汤。 此痉病之属阳明瘀热者。阳明之筋起于足。结于跗。其直者上结于髀。阳明之脉。入齿中。挟口 环唇。其支者。循喉咙。入缺盆下膈。故为是诸证。然无燥实见证。自宜涤热而勿荡实。乃不用调胃 而用大承气者。岂病深热极。非此不能治欤。然曰可与。则犹有斟酌之意。用者慎之。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浓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枳、朴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 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中湿。亦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 当利其小便。湿为六淫之一。故其感人。亦如风寒之先在太阳。但风寒伤于肌腠。而湿则流入关节。 风脉浮。寒脉紧。而湿脉则沉而细。湿性濡滞。而气重着。故亦名痹。痹者闭也。然中风者。必先有 内风而后召外风。中湿者。亦必先有内湿而后感外湿。故其人平日土德不及而湿动于中。由是气化不 速。而湿侵于外。外内合邪。为关节疼烦。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治之者必先逐内湿。而后可以除 外湿。故曰当利其小便。东垣亦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然此为脉沉而小便不利者设耳。若风 寒在表。与湿相搏。脉浮恶风。身重疼痛者。则必以麻黄、白术、薏苡、杏仁、桂枝、附子等。发其 汗为宜矣。详见后条。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也。 湿外盛者。其阳必内郁。湿外盛为身疼。阳内郁则发热。热与湿合。交蒸互郁。则身色如熏黄。 熏黄者。如烟之熏。色黄而晦。湿气沉滞故也。若热黄则黄而明。所谓身黄如橘子色也。 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苔者。以 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 寒湿居表。阳气不得外通而但上越。为头汗出。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是宜驱寒湿以通其阳。乃 反下之。则阳更被抑。而哕乃作矣。或上焦之阳不布。而胸中满。或下焦之阳不化。而小便不利。随 其所伤之处而为病也。舌上如苔者。本非胃热。而舌上津液燥聚。如苔之状。实非苔也。盖下后阳气 反陷于下。而寒湿仍聚于上。于是丹田有热而渴欲得饮。胸上有寒而复不能饮。则口舌燥烦。而津液 乃聚耳。 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湿病在表者宜汗。在里者宜利小便。苟非湿热蕴积成实。未可遽用下法。额汗出微喘。阳已离而 上行。小便利。下利不止。阴复决而下走。阴阳离决。故死。一作小便不利者死。谓阳上游而阴不下济也。 亦通。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其汗。汗之病不愈者。何 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 俱去也。 风湿虽并为六淫之一。然风无形而湿有形。风气迅而湿气滞。值此雨淫湿胜之时。自有风易却而 湿难除之势。而又发之速而驱之过。宜其风去而湿不与俱去也。故欲湿之去者。但使阳气内蒸而不骤 泄。肌肉关节之间充满流行。而湿邪自无地可容矣。此发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之旨欤。 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 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 寒湿在上。则清阳被郁。身疼头痛。鼻塞者。湿上甚也。发热面黄烦喘者。阳上郁也。而脉大。 则非沉细之比。腹和无病。则非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之比。是其病不在腹中而在头。疗之者宜但治其 头。而毋犯其腹。内药鼻中。如瓜蒂散之属。使黄水出则寒湿去而愈。不必服药以伤其和也。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身烦疼者。湿兼寒而在表也。用麻黄汤以散寒。用白术以除湿。喻氏曰。麻黄得术。则虽发汗。不 至多汗。而术得麻黄。并可以行表里之湿。不可以火攻者。恐湿与热合而反增发热也。
    麻黄加术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甘草(一两炙)白术(四两)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 微汗。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此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 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此亦散寒除湿之法。日晡所剧。不必泥定肺与阳明。但以湿无来去。而风有休作。故曰此名风湿。 然虽言风而寒亦在其中。观下文云。汗出当风。又曰久伤取冷。意可知矣。盖痉病非风不成。湿痹无寒不 作。故以麻黄散寒。薏苡除湿。杏仁利气。助通泄之用。甘草补中。予胜湿之权也。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
     麻黄(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薏苡(半两)甘草(一两炙) 上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汤主之。 风湿在表。法当从汗而解。乃汗不待发而自出。表尚未解而已虚。汗解之法。不可守矣。故不用 麻黄出之皮毛之表。而用防己驱之肌肤之里。服后如虫行皮中。及从腰下如冰。皆湿下行之征也。然 非、术、甘草。焉能使卫阳复振。而驱湿下行哉。
    防己黄汤方
     防己(一两)甘草(半两炙)白术(七钱半)黄(一两一分) 上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喘者。加麻黄半两。 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 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下。温令微汗瘥。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 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 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者。邪在表也。不呕不渴。里无热也。脉浮虚而涩。知其风湿外持。而卫阳 不正。故以桂枝汤去芍药之酸收。加附子之辛温。以振阳气而敌阴邪。若大便坚。小便自利。知其在 表之阳虽弱。而在里之气犹治。则皮中之湿。自可驱之于里。使从水道而出。不必更发其表。以危久 弱之阳矣。故于前方去桂枝之辛散。加白术之苦燥。合附子之大力健行者。于以并走皮中而逐水气。亦 因势利导之法也。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白术附子汤方
     白术(一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一两半)大枣(六枚)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 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 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此亦湿胜阳微之证。其治亦不出助阳散湿之法。云得微汗则解者。非正发汗也。阳复而阴自解耳。 夫风湿在表。本当从汗而解。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其正法也。而汗出表虚者。不宜重 发其汗。则有防己黄实表行湿之法。而白术附子。则又补阳以为行者也。表虚无热者。不可遽发其 阳。则有桂枝附子温经散湿之法。而甘草附子。则兼补中以为散者也。即此数方。而仲景审病之微。用 法之变。盖可见矣。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白术(二两)桂枝(四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 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妙。 太阳中。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 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其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中即中暑。暑亦六淫之一。故先伤太阳而为寒热也。然暑、阳邪也。乃其证反身重疼痛。其脉 反弦细而迟者。虽名中。而实兼湿邪也。小便已。洒洒毛耸者。太阳主表。内合膀胱。便已而气馁也。 手足逆冷者。阳内聚而不外达。故小有劳。即气出而身热也。口开前板齿燥者。热盛于内。而气淫于外 也。盖暑虽阳邪。而气恒与湿相合。阳求阴之义也。暑因湿入。而暑反居湿之中。阴包阳之象也。治 之者一如分解风湿之法。辛以散湿。寒以凉暑可矣。若发汗则徒伤其表。温针则更益其热。下之则热且内陷。变证 随出。皆非正治暑湿之法也。 太阳中热者。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中热亦即中暑。即暑之气也。恶寒者。热气入则皮肤缓。腠理开。开则洒然寒。与伤寒恶寒者 不同。发热汗出而渴。表里热炽。胃阴待涸。求救于水。故与白虎加人参以清热生阴。为中暑而无湿 者之法也。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绵裹)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太阳中。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 暑之中人也。阴虚而多火者。暑即寓于火之中。为汗出而烦渴。阳虚而多湿者。暑即伏于湿之内。 为身热而疼重。故暑病恒以湿为病。而治湿即所以治暑。瓜蒂苦寒。能吐能下。去身面四肢水气。水 去而暑无所根据。将不治而自解矣。此治中暑兼湿者之法也。
    瓜蒂汤方
     瓜蒂(二十个) 上锉。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