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退五脏虚热,四时加减柴胡饮子方。 冬三月加∶柴胡(八分)白术(八分)大腹槟榔(四枚,并皮子用)陈皮(五分)生姜(五分) 桔梗(七分) 春三月加∶枳实减∶白术共六味。 夏三月加∶生姜(三分)枳实(五分)甘草(三分) 共八味。 秋三月加∶陈皮(三分)共六味。 上各咀,分为三帖,一帖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如四体壅,添甘草少许, 每帖分作三小帖,每小帖以水一升,煮取七合,温服,再合滓为一服,重煮,都成四服。(疑非仲景方。) 2.长服诃黎勒丸方(疑非仲景方。) 诃黎勒陈皮浓朴(各三两) 上三味,末之,炼蜜丸,如梧子大,酒饮服二十 丸,加至三十丸。 3.三物备急丸方(见《千金》司空裴秀为散用亦可。先和成汁,乃倾口中,令从齿间得入,至良验。) 大黄(一两)干姜(一两)巴豆(一两,去皮心,熬,外研如脂。) 上药各须精新,先捣大黄、干姜为末,研巴豆纳中,合治一千杵,用为散,蜜和丸亦佳,密器中贮之,莫令 歇。主心腹诸卒暴百病。若中恶客杵,心腹胀满,卒痛如锥刺,气急口噤,停尸卒死者,以暖水若酒服大豆许三 四丸,或不下,捧头起,灌令下咽,须臾当瘥,如未瘥,更与三丸,当腹中鸣,即吐下便瘥。若口噤,亦须折齿 灌之。 4.治伤寒令愈不复,紫石寒食散方(见《千金翼》。) 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碓炼)栝蒌根防风桔梗文蛤鬼臼(各十分)太一余粮(十分, 烧)干姜附子(炮,去皮)桂枝(去皮,各四分) 上十三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 5.救卒死方 薤捣汁灌鼻中。
    又方∶
     雄鸡冠割取血,管吹纳鼻中。 猪脂如鸡子大,苦酒一升,煮沸灌喉中。 鸡肝及血涂面上,以灰围四旁,立起。 大豆二七粒,以鸡子白并酒和,尽以吞之。 6.救卒死而壮热者方 矾石(半升),以水一斗半煮消,以渍脚,令没踝。 7.救卒死而目闭者方 骑牛临面,捣薤汁灌耳中,吹皂荚末鼻中,立效。 8.救卒死而张口反折者方 灸手足两爪后十四壮了,饮以五毒诸膏散。(有巴豆者。) 9.救卒死而四肢不收失便者方 马屎(一升),水三斗,煮取二斗,以洗之;又取牛洞(稀粪也)一升,温酒灌口中;灸心下一寸、脐上三 寸、脐下四寸各一百壮,瘥。 10.救小儿卒死而吐利不知是何病方 狗屎一丸,绞取汁以灌之。无湿者,水煮干者取汁。 11.尸厥,脉动而无气。气闭不通,故静而死也。
    治方∶
    脉证见上卷。 菖蒲屑纳鼻两孔中,吹之,令人以桂屑着舌下。
    又方∶
     剔取左角发方寸,烧末,酒和,灌令入喉,立起。 12.救卒死客忤死还魂汤主之方。 (《千金方》云∶主卒忤鬼击飞尸,诸奄忽气绝,无复觉,或已无脉,口噤拗不开,去齿下汤。汤下口不下者, 分病患发左右,捉肩引之。药下复增取一升,须臾立苏。) 麻黄(三两,去节)杏仁(去皮尖,七十个)甘草(一两,炙)(《千金》用桂心二两。)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令咽之。通治诸感忤。
    又方∶
     韭根(一把)乌梅(二七个)吴茱萸(半升,炒) 上三味,以水一斗煮之,以病患栉内中,三沸,栉浮者生,沉者死。煮取三升,去滓,分饮之。 13.救自缢死,旦至暮虽已冷,必可治;暮至旦,小难也。恐此当言忿气盛故也。然夏时夜短于昼,又热, 犹应可治。又云∶心下若微温者,一日以上犹可治之。
    方∶
     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 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 引按莫置,亦勿若劳之。须臾,可少桂汤及粥清含与之,令濡喉,渐渐能咽,及稍止。若向令两人以两管吹其两 耳,好。此法最善,无不活也。 14.凡中死,不可使得冷,得冷便死。疗之方∶屈草带,绕人脐,使三两人溺其中,令温。亦可用热泥 和屈草,亦可扣瓦碗底,按及车缸,以着人,取令溺,须得流去。此谓道路穷,卒无汤。当令溺其中,欲使多 人溺,取令温若汤,便可与之,不可泥及车缸,恐此物冷。既在夏月,得热泥土、暖车缸,亦可用也。 15.救溺死方 取灶中灰二石余,以埋人,从头至足,水出七孔,即活。 上疗自缢溺之法,并出自张仲景为之,其意殊绝,殆非常情所及,本草所能关,实救人之大术矣。伤寒家 数有病,非此遇热之(见《外台》、《肘后》)目。 16.治马坠及一切筋骨损方(见《肘后》方。) 大黄(一两,切浸,汤成下)绯帛(如手大,烧灰)乱发(如鸡子大,烧灰用)久用炊单布(一尺, 烧灰)败蒲(一握三寸)桃仁(四十九个,去皮尖,熬)甘草如(中指节,炙) 上七味,以童子小便,量多少,煎汤成,纳酒一大盏,次下大黄,去滓,分温三服。先败蒲席半领,煎汤 浴,衣被盖复,斯须通利数行,痛楚立瘥。利及浴水赤,勿怪,即瘀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