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粪坑中青砖。用火中烧红取出。投入水中。水沸毕。取水饮之。治狂乱 有劳心过度。曲运神思。以致神昏狂乱。语言谬妄。外无表里实症见者。当治其心 与包络之火。如川连、辰砂、菖蒲、钩藤、茯神、小草、天竺黄、琥珀、金箔、半夏、竹茹之类酌用。 邵评∶劳伤心营。则心血耗散。神思不能收敛。心火亢甚。或挟痰浊上升。蔽其清灵之气。以致 昏妄似狂。此非外邪致病。无表里实症见象。由于内伤神明。当清心与心包之火。佐以涤痰安神 为治。与上之实热发狂不同也。 有阴虚挟感。微见躁烦。医误认为阳明。用犀角、葛根等升提药。以致虚火上冒。目赤颧红。唇燥 口渴。反发躁狂。有似阳症。但两足厥冷。舌形紫色。六脉洪大而空。或细而数。当以左归饮或六味参 麦之类主之。 邵评∶少阴水亏。感受温热。外邪入于阴经。乃水亏火盛之症。医者误用升散。提 之透之。阴愈伤而火愈盛。虚火上冒而无制。现此假热之象。而反躁狂。此是水 亏不能制火。虚火上浮。故脉沉细数。或见洪大。重按则空而似无。虚阳上扰。用 壮水制火之法治之。阴旺则浮火自平。 有少阴症。阴极似阳。发躁发狂。赤身裸体。扬手掷足。欲坐卧水中。此为阴狂。外症 与阳狂相似。当以脉为辨。其脉必洪大而空。或细数而躁。或手足厥冷。六脉沉微。 其舌必淡红而胖嫩。或微白而圆浓。当以人参八味饮冷服之。凡阴狂。外貌似热。扪之肌肉。则冷逼手。 邵评∶此与上条对勘。上条水亏火旺。此条阴盛阳微。少阴寒邪。阴多阳少。阳不恋阴而外浮 上越。阴寒格拒于中。见此躁扰虚狂之象。外假热而内真寒。故必以脉辨之。脉见洪大。按之则空。或 细数且躁。此是假热之征据。手足厥冷。脉微欲绝。此是阳脱之候。舌色淡红微白。舌本胖嫩圆浓。 症属阴寒格拒。虚阳浮越。顷刻欲散之兆。灯将绝而复明之义也。用六味以滋阴。桂附以回阳。其妙在冷 服。上焦之假热。以假冷之药制之。内伏之真寒。以真热之性除之。阳回寒化。其病自愈。此与上条 之水亏火旺。用纯阴壮水之品。两相合参。其阴阳虚实之不同。有如此者。 又有病发于少阴。不当正汗。医见恶寒发热。误以太阳法强汗之。汗遂漏不止。其 人亡阳。故狂。与阴极发狂相同。当兴建中汤。去饴糖、生姜加人参、黄、熟附、龙骨 收之。(以上虚症治法) 邵评∶病在少阴。邪已入里。法不当汗。医者误用太阳发汗之药。汗漏不止。阳随 汗脱。而躁扰似狂。此虚阳外散。阳不恋阴而欲脱。故用建中汤。加参附以回阳。龙骨、黄以敛摄之。 又评∶误发少阴之汗。阳随汗脱。而发躁狂。盖此数条。虚症发躁似狂。非狂之症也。 太阳蓄血发狂。则小腹硬痛。小便自利为辨。阳明蓄血发狂。则喜忘。大便黑为辨。(此如狂症) 邵评∶蓄血如狂之症。有太阳阳明两经之分。以见症辨之。此如狂症。蓄血如狂。分别太阳阳明。 狂言。目反。直视。肾绝也。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