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 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 更服根据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 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小促。言催促煮药之人也。宋 版作少从容。此系传写之误。) 成氏明理论云。经曰。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云云。盖桂枝汤本专主太阳中风。 其于腠理致密。营卫邪实。津液禁固。寒邪所胜者。则桂枝汤不能发散。必也皮肤疏凑。又自汗。风邪干于卫气者。乃 可投之也。仲景以解肌为轻。以发汗为重。是以发汗吐下后。身疼不休者。津液内耗也。虽有表邪而止。可解肌。故须 桂枝汤少和之也。桂味辛热。用之为君。桂犹圭也。宣导诸药。为之先聘。是谓辛甘发散为阳之意。盖发散风邪。必以 辛为主。故桂枝所以为君也。芍药味苦酸微寒。甘草味甘平。用以为臣佐者。内经所谓风淫所胜。平以辛佐以苦。以甘 缓之。以酸收之。是以芍药为臣。而甘草为佐也。生姜味辛温。大枣味甘温。二物为使者。内经所谓风淫于内。以甘缓 之。以辛散之。是用以为使也。姜枣之味辛甘。固能发散。而此又不特专于发散。以脾主为胃行其津液。姜枣之用。专 行脾之津液而和营卫者也。麻黄汤不用姜枣者。谓专于发汗。则不待行化而津液得通矣。 琥按上成论如此明畅。则仲景立桂枝汤方。似乎一味不可。增损。宜乎后人用之。无不效矣。予每见今医执此方。 而准投于冬月太阳病一二日有汗之伤风。及服之。非徒无益。反有害者。何也。愚以太阳伤风证。未必尽人皆真正营弱 者。内台方议云。使其人禀质素壮。气血有余。壮热不止。脉却阳浮而阴盛。其外证仍自汗恶风。本方中当用赤芍药。 以泻营中之邪实也。世传仲景桂枝汤方内用白芍药者。乃补营兼实卫之剂。在病患必体虚不任风寒。其脉浮缓微弱。其 热翕翕然不甚。其汗时出。无有止时。方可竟投桂枝。否则风邪始盛于表。而用白芍药之酸以收之。大枣炙甘草之甘温 以补之。吾恐虽有桂枝之辛热。生姜之辛温。其风寒之邪。何能尽由此二味而发散邪。当日仲景设立此方。必为正气虚 而表邪微者用耳。今之治伤寒者。必欲祖而行之。其误多矣。 琥又按中风发热。甚至鼻鸣干呕者。此邪热也。邪热之气。不能杀谷。言不能胜谷气也。仲景于桂枝汤方后云。服 已。须臾。热稀粥一升余。必其人外虽病头项强痛。发热自汗恶风寒。内则饮食如故。胸膈未尝痞满。故令其热稀 粥。且禁其勿食肉面等物也。予每见今人病风寒。必先挟食者多。故非惟不敢热稀粥。并不敢投桂枝汤。恐炙甘草大 枣之甘温。反作胀满故也。后学如读书不明理。见证审脉不亲切。执一桂枝汤方。以治太阳中风证。差错不少。慎之慎 之。琥又按仲景于桂枝汤方下云。温覆令微汗若一服汗出。不必尽剂。若不汗。更作服。又不汗。服至汗出。则此是发 汗药也。成氏明理论又引经云。桂枝本为解肌。若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又似止汗之药。何也。愚谓太阳 伤风。乃表虚为风寒所袭。其自汗必有时而出。有时又止。出不能透。所以发热不休。仲景用桂枝汤者。以辛甘发散肌 表之风邪。使邪去则表密而汗自止。热自休。乃发中有止之义。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此言太阳病同是头痛发热。只要认其证。必汗出恶风。乃为中风。方可 投桂枝汤也。) 太阳病项背强KTKT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KT音殊。KTKT者。鸟飞羽短伸颈之貌。太阳 病项背 强矣。复KTKT然颈不得舒。颈之经属阳明。项背与颈KTKT然其状当无汗矣。今反汗出恶风。仲景法。太阳 病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今因其KTKT然。故加葛根于桂枝汤中。以兼祛阳明经之风也。成氏不解此义。而云 药味与桂枝汤同。且疑其有麻黄。为误甚矣。愚按此条。当是太阳阳明中风证。上桂枝句云云。当作桂枝汤加葛根主之。 其义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