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元化云。夫伤寒始得。一日在皮。当摩膏火灸。即愈若不解者。至二日在肤。可法针。服解肌散。发汗。汗出。 即愈。若不解者。至三日。在肌复发汗。则愈。若不解者。止。勿复发汗也。至四日。在胸。宜服藜芦丸。微吐则愈若 更困。藜芦丸不能吐者。服小豆瓜蒂散。吐之。则愈。视病。尚未醒。醒者。复一法针之。五日在腹。六日入胃。入胃。 则可下也。若热毒在胃外。未入于胃。而先下之者。其热乘虚便入胃。则烂胃也。然热入胃病。要当复下去之。不得留 于胃中也。胃若实热。致此为病。三死一生。此辈皆多不愈。胃虚热入烂胃也。其热微者。赤斑出。剧者。黑斑出。赤 斑出者。五死一生。黑斑出者。十死一生。病者过日。不以时下之。热不得泄。亦胃烂斑出。 (琥)按伤寒之邪。自外而着于经络。入于胃腑。故始得在皮。继在肤。继在肌。更进而在胸。在腹以入于胃。入 胃不解。则热不得泄。胃烂而死者多矣。据元化此论。虽不言阴阳六经。然其意实与仲景例相合。其言在皮肤。在肌者。 此即仲景三阳经。未入于腑之病也。其言在胸腹。与入胃者。此即仲景三阴经。已入于腑之病也。摩膏法。惜今不传。 针法及吐法。伤寒科又不讲。俗医所议者。止汗下与和解。三法而已汗下。得宜犹可以为上工。至有汗下和解。错治不 效。轻投温补。以治中寒法治伤寒。其为害人。不知几许。盍于上例一致思之。 或问云。元化摩膏火灸法。此以热药治寒证也。子何以伤寒为热病邪。予答云。经言发表不远热。仲景治太阳病一 二日。用麻黄桂枝二汤以发之。亦甘温辛热之剂。至邪已入里。叔和即相戒云。桂枝下咽。阳盛即毙。明乎此。则治伤 寒之法。可无误矣。 巢元方云。伤寒者。起自风寒。入于腠理。与精气交争。营卫痞隔。周行不通。病一日至二日。气在孔窍皮肤之间。 故病者。头痛恶寒。腰背强重。此邪气在表。洗浴发汗即愈。病三日以上。气浮在上部。胸心填塞。故头痛。胸中满闷。 当吐之。则愈。病五日以上。气深。(千金作沉)结在脏。故腹胀身重。骨节烦疼。当下之则愈。(在脏脏字。当作腑字 解。仲景云已入腑者。可下而已。其义相通。或疑骨节烦疼。当是太阳表证未罢。恐不宜下。殊不知上云腹胀。此为胃 腑实热已极。热气自内蒸发于外。所以骨节烦疼。巢氏用下法。至当无疑。) (琥)按上巢氏治伤寒。不过用汗吐下三法。乃知其病。总系实热之证。与仲景汗下例。同出一义刘守真云。伤寒 表证。当汗而不可下。里证。当下而不可汗。半在表。半在里。则当和解。不可发汗。吐下。在上则通之。在下则泄之。 伤寒无汗。表病里和者。则麻黄汤汗之。或天水散之类。亦佳。表不解。半入于里。半尚在表者。小柴胡汤和解之。或 天水。凉膈散。甚良。表里热势俱甚者。大柴胡汤微下之。更甚者。大承气汤下之。表热多。里热少者。天水一。凉膈 半和解之。里热多。表热少。未可下者。凉膈天水。一半调之。势更甚者。小承气汤下之。表证解。但有里证者。大承 气汤下之。凡此诸可下者。通宜三一承气汤下之。发汗不解。下后。前后别无异证者。通宜凉膈散调之。以退其热。两 感仿此而已。伤风自汗。表病里和者。桂枝汤解肌。半在表。半在里。白虎汤和解之。病在里者。大承气汤下之。 (琥)按上守真氏论治伤寒法。所取仲景汗下和解之方。自麻黄桂枝二汤外。不过是大小柴胡。大小承气。及白虎 汤。又复自制天水散。凉膈散。三一承气汤。大都是甘寒苦寒辛凉之剂。此以伤寒之病。表里俱热。以寒治热。固其宜 也。但上文云。伤寒表证无汗。用麻黄汤之时。复云。或天水散之类亦佳。斯言不可为例。夫天水散。乃甘寒之药。纵 用葱豉之苦辛。煎汤调服。但能清阳明气分肌肉间热。何能散太阳经皮表之寒气邪。经云发表不远热。麻桂之辛热。亦 伤寒初起时必用之药。若谓寒气所郁。发热过甚。竟以滑石一味为君。而欲清之。遂谓表病之能愈。吾不信矣。至于邪 已入里。热势甚。而用三一承气。或表里俱热。而用天水凉膈。斯为治热病之要法。学人所当参合而用其方也。 张子和云。凡人冒风时气温病伤寒三日以里。头痛身热恶寒。可用通圣散。益元散。入生姜豉葱。煎一大碗。去滓。 稍热先以多一半投之。良久。用钗子于咽喉中。探引吐了。次用少半。亦稍热投之。更用葱醋酸辣汤投之。衣被盖覆。 汗出则愈矣。如遇世乱。内经曰。岁火太过。炎暑流行。火气太盛。肺金受邪。上应荧惑。大而明现。用辛凉之剂解之。 则万举万全也。若遇治世人安。可用升麻汤。葛根汤。败毒散。辛温之剂解之。亦加葱根白豆豉。上涌而表汗。内经曰。 因其轻而扬之。扬者。发扬也。谓吐汗。以发扬寒热之邪也。(世乱者。谓疫气传染。人病卒暴而死之时也。治世人安。 谓人病不卒暴而痊安者多。) 又云。伤寒温疫。时气冒风。中暑。俱四时不正之气也。人若初感之。皆头痛恶寒身热。及寒热往来。腰脊强。是 太阳经受病也。内经曰。可先治内。而后治外。先用生姜葱白豆豉。煎双解散。上涌。及汗出则解。如不解者。至五六 日或不大便。喘满谵语。实热两手脉沉。可用调胃大小承气汤下之。此先治外。而后治内也。(先治内后治外。谓先涌之。 是治内。吐时汗出。即是治外。先治外后治内。谓汗后不解方。用下药。) 伤寒七八日。发黄有斑。潮热腹满者。或痰实作止。虽诸承气汤下过者。仲景云。寸口脉浮滑者。可用瓜蒂散吐之。 启玄子云。上盛不已。吐而夺之是也。 (琥)按上吐汗之法。极是但云。投以葱醋酸辣汤。不可为。则虽经云酸者。令人上涌。然其性能收敛。外寒汤中 之醋。不宜用也。又上云温疫时气冒风中暑。总以伤寒贯之。可见热病所该者。广其名虽异。而治法颇同矣。 王海藏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盖因房室劳伤与辛苦之人。腠理开泄。少阴不藏。肾水涸竭。而得之无水。则春木 无以发生。故为温病。至长夏之时。时强木长。因绝水之源。无以滋化。故为大热病也。伤寒之源如此。春为温病。夏 为热病长夏为大热病。其变亦随乎时而已。邪之所感。浅者。其病轻而易治深者。其病重而难治尤深者。其病死而不治。 (琥)按上海藏之论。是三秋时无伤寒矣。盖古人言不尽意。上文既云变随乎时。则秋令多燥热秋之伤寒。当为燥 热病。至深秋时。则同正伤寒矣。至于治法。则随其邪之浅深。热之轻重。或汗或吐或和解及下。在学人通变用之而已。 陶节云。伤寒者冬月寒邪。伤于足太阳经。实时病者。为正伤寒。其证便有头疼发热恶寒。脉浮紧而无汗治。宜 发表。自然热退身凉。若传阳明经。便有目痛鼻干不眠。脉微洪之证。治宜解肌。若传至少阳经。便有胸胁痛而耳聋。 寒热呕而口苦。脉弦数。之证。治宜和解表里。若表证皆除。传进三阴。反见怕热。揭去衣被。燥渴谵语。潮热斑黄往 乱。大便不通脉沉实而有力。治宜急下。大便通而其热愈矣。若伤风者。初起头疼发热恶寒。脉浮缓。自汗。鼻塞声重。 此名伤风。亦是太阳病起。若传至各经。根据前伤寒条下治之。其春夏秋三时。虽有恶寒身热微头疼。即为感冒。非时暴 寒之轻。非比冬时正伤寒为重也。 (琥)按上节论伤寒三阳经证。传入三阴。大便不通。治宜急下。据仲景法。凡云急下者。皆用大承气汤。夫三 阴有太少。厥之不同。而治法总以一汤下之者。何也。盖仲景云。三阴证。已入于府者。可下而已。其时病患肠胃实热 已极。阴经近里。热气蒸郁三阴之经。当见腹满嗌干。口舌燥渴。烦满囊缩等证。但用承气汤。下其肠胃中之实。而阴 经之热自解。所以阴经有三。用药治之。止一法也。至于仲景论太阳中风。(中与伤同一义)与伤寒无异。但以脉缓自汗 为别。陶氏云鼻塞声重。此即丹溪所云伤风属肺。戴院使云。新咳嗽者是也。其证饮食如故。大小便如常。乃另是一种 病。乌得入于太阳经例。见证不明。徒遗世诮。 (琥)总按上昔贤论伤寒例。大都宗内经热病之旨。且其义与仲景伤寒例。互相发明。故其治法。或汗或吐或下或 和解或针刺。无殊疗也。读仲景书者。可不玩索而旁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