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痉者、强直反张之象。以其筋肉牵引。身体强直也。伤寒有变痉病者。项背强是也。太阳中风。 重感寒湿则变痉。或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余谓痉即脑筋病也。如《金匮》所谓痉病者。身热足寒。 颈项强急。背反张者。乃脊髓之脑筋病。《内经》骨空论。所谓督脉为病。脊强反折是也。恶寒时头热 面赤。独颈动摇。卒口噤者。乃头巅之脑筋病。《难经》所谓督脉为病。病脊强而厥。《内经》所 谓厥成为癫疾是也。徐灵胎云。诸痉项强。皆属于燥。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燥乃太阴燥金之气。风 乃厥阴风木之气。大抵气血虚弱。有火有痰。陈无择云。人之筋脉。各随经络退出于身。血气内虚。 筋失所养。则风寒湿热之气乘之则痉。或七情六欲内扰。均必挟痰火而后发痉。吴鞠通曰。痉症必兼 风而后成。风为百病之长。六淫之邪。皆因风而入。其强直、背反、螈之状。皆肝风内动为之也。 吴云峰云。痉症体劲直而背反张。头摇戴眼。筋之病也。原其所因。多由亡血。筋无所荣。故邪得以袭之。 所以伤寒汗下过多。与夫病疮人。乃产后致斯疾者。概可见矣。景岳云。其病在筋脉。筋脉拘急。所 以反张。其病在血液。血液枯燥。所以筋挛。仲景以汗下为言。谓其误治亡阴所致。如太阳病发汗太 多因致痉。风家下之则成痉。疮家发汗亦成痉。盖发汗必伤血液。误下必伤真阴。阴血伤则筋失所养。 反张强直之病。势所必至也。无择谓气血内虚。邪客为痉。斯 言不无有误。若其所云。则仍是风湿为邪。而虚反次之。不知风随汗散。而既汗之后。何复言风湿。 随下行。而既下之后。何反致湿。岂误治之外。必再受邪而后成痉。无邪则无痉哉。喻嘉言云。小儿 体脆神怯。外感壮热。多成痉病。后世妄以惊风立名。有四证生八候之说。实则指痉病之头摇手痉者。 为惊风之抽掣。指痉病之口噤脚挛急者。为惊风之搐搦。指痉病之卧不着席者。为惊风之角弓反张。 幼科翕然宗之。病家坦然任之。不治外淫之邪。反投金石冰麝之药。十中九死而不悟也。又如新产 妇人。血室空虚。外感袭入而成痉。仲景之所明言。乃辄称产后惊风。妄投汤药。亦千中千死。俗医 谓产后宜温之说。最足误人。产后外感。生化汤加荆芥穗之方。亦最足误事。余历年临证。窃见产后 病寒者。十中二三。病热者。十中七八。轻年少妇。肝阳盛者。尤易病热。时医罔不误治。轻则烦闷 不宁。重则痉厥殒命者。比比然也。张石顽云。痉病有不因误治者。必阴虚血少之人。不能荣养筋脉。 以致筋挛僵仆。如产后之去血过多。冲任竭也。疮家之血随脓出。营气涸也。小儿之有此者。或以风 热伤阴。或以汗泻亡阴。遂为慢惊。总属阴虚。盖精血不亏。虽有邪干。断无筋脉拘急之病。而病至 坚强。其枯可知。故治此者。必以气血为主。而邪甚者兼治邪。若邪微者。不必治。盖此证所急在元 气。元气复。血脉行。则微邪自不能留。何足虑哉。 【证】发热恶寒。搐搦无汗为刚痉。不发热。但恶寒。厥冷汗出为柔痉。产后血虚。腠理不密。 风邪搏之则成痉。病后身软时醒为痫症。身强直反张不醒为痉证。伤寒有变痉病者。项背强直是也。 《经》曰。病身热足寒。头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脉赤。独头而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 夫仲景所谓刚痉柔痉者。并属太阳。以太阳行身之后。故头项强急而反张也。《要略》云。痉之为病。 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齿。(筋脉屈伸、齿牙作响、是为 齿。)此属阳明。盖阳明行身之前。不能为反张之证。与太阳痉。自是两般也。《此事难知》云。 头低视下。手足牵引。肘膝相构。阳明痉也。然欲行大承气。必须察其内实。脉沉有力者可下之。 若经来寒热。或左右一目斜牵。或左右一手搐搦。脉弦数者少阳痉也。又有伤寒结胸证。项亦强为柔 痉状。此似痉而非痉也。不可以风药误治之。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太阳病发汗太多者。 因致痉。太阳病发热脉沉细名曰痉。为难治。疮家身虽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太阳病。其证状 身体强。KTKT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此张仲景辨痉之证候也。 【脉】痉脉紧急。如经直上下行者。急实为阳痉。沉细为阴痉。浮紧数者属阳。沉细涩者属阴。 浮盛为风热。洪滑为痰火。虚濡为气虚。涩数为阴虚。脉如蛇者。汗虚致痉也。《活人书》云。 痉病。外证发热恶寒。与伤寒同。但脉沉迟弦细为异耳。若脉沉弦而迟及伏弦。或散于指外者。皆危 候也。 【治】阳痉。宜滋阴养血。阴痉、宜扶脾抑肝。至清痉降火。祛风利湿。各随症治。暴起多属邪盛。 久病必是血虚。痉病虚为本。邪为表。太阳证备。身体强。KTKT然。脉反沉迟者。主以栝蒌桂枝汤。 (栝蒌根三钱、桂枝八分、白芍钱半、甘草五分、姜二片、枣三枚。)刚痉发热。无汗恶寒。小便反少。 脉浮紧者。属中风。重感于寒。葛根汤。或加独活防风。脉弦细数者。属风热伤筋。血脉失约束之权。 致搐搦反张者。主以如圣饮(羌活、秦艽、川芎、白芍、当归、白芷、黄芩、人参、半夏、甘草。) 风痰多。加竹沥、姜汁。无汗加苍术、麻黄。热痰加贝母、栝蒌。火盛加山栀、花粉。口噤便闭。加 大黄。气虚口闭。加参、。血虚筋急。加归、地。舒筋、加秦艽、川断、钩藤。活血加丹参、红花、 牛膝。柔痉则汗出不恶寒。脉沉细者属中风。重感于湿。栝蒌桂枝汤。或桂枝加葛根独活防风汤。 (即桂枝汤、加葛根、独活、防风。)表有风邪 未解。为寒所袭者。宜风药解散。风寒为湿所袭者。风药亦能胜湿。阳明痉。胸满口噤。卧不着席。 挛急齿。宜大承气汤。或防风通圣散。去麻黄下之。必须察脉有力可下。无力切不可不。少阳痉往 来寒热。或一目斜牵。或一手搐搦。小柴胡加防风汤。发热头摇。反张口噤脉弦者。防风当归饮。 (生地、防风、当归、川芎。)主之。若汗下太过。亡失血液。致筋脉失养。不柔和而痉。无外邪可 解者。惟宜补养气血为主。以八珍汤加减。或十全大补汤加竹沥、姜汁。气虚筋纵。加参以补之。 血虚筋挛。加归地以润之。脉小虚甚者。加熟附子。或大建中汤加羌活、防风。产后去血过多。筋无血养。 挛急发痉。脉浮软者。加味当归补血汤(炙黄五钱、当归三钱、炙甘草钱半、炒防风、羌活各钱 半、竹沥一杯、姜汁一瓢。)主之。新产亡血。腠理疏豁。风邪乘虚袭伤筋脉。遽尔发痉。脉浮者。 举轻古拜散。(荆芥穗四两、炒黑为末。)每服三钱。酒淋大豆黄卷净汁调下。吴仁斋云。仰面卧。 开目者为阳。合面卧闭目者为阴。口燥渴者为阳。口中和者为阴。属阳易治。属阴难治。口张目瞪。 昏昧无知者治。戴眼反折遗溺者必死。手足螈。汗出如油如珠者不治。反张离席一掌者死。小儿 离席一指者亦死。 【廉勘】吴鞠通谓痉当分寒,热,虚,实四大纲。小儿痉病螈病。复列九大纲。较方中行痉书。 更精且密。实可补仲景之不足。兹节述于后。如六淫致痉。实证也。产妇亡血。病久致痉。风家误下。 温病误汗。疮家发汗者。虚痉也。风寒湿致痉者。寒证也。风温风热暑燥火致痉者。热证也。俗称慢 脾风者。虚寒痉也。本论后述本脏自病者。虚热痉。此四大纲也。再将小儿痉病螈病之九大纲论。亦 分条列后。以资参考。 (一)寒痉仲景先师所述方法具在。但须对症细加寻绎。如所云。太阳症项强。KTKT然。 脉沉迟之类。有汗为柔痉。为风多寒少。而用桂枝汤加法。无汗为刚痉。为寒痉。而用葛根汤。汤内有 麻黄。乃不以桂枝立名。 亦不以麻黄立名者。以其病已至阳明也。诸如此类。须平时熟读其书。临时再加谨慎。手下自有准的矣。风寒 咳嗽致痉者。用杏苏散辛温例。自当附入寒门。 (二)风温痉此即螈症。少阳之气为之也。乃风之正令。阳气发泄之候。君火主气之时。(廉按其症候。则 头身热。面目赤。猝口噤。背反张。自汗出。足反冷。或恶风。或咳嗽。甚则气逆痰涌。风盛者。颈项强急。 头亦动摇。目眶动。手足抽掣。热盛者。灼热大汗。神昏谵语。口燥渴饮。HT唇弄舌。痰盛者。一痉即厥。 喉间痰鸣、语言不出。不省人事。此张仲景所谓风温之为病。剧则状如惊痫。时螈。而若火薰之候也。亦 即徐嗣伯所谓痰气相触而动风。风火相乱则闷瞀也。)宜用辛凉正法。轻者用辛凉轻剂。重者用辛凉重剂。如 本论(荣斋按∶本论二字,系指《温病条辨》。以下同。)上焦篇银翘散。白虎汤之类。伤津液者加甘凉。如银翘 散加鲜生地、麦冬。玉女煎。以白虎合冬、地之类。神昏谵语。兼用芳香以开膻中。如清宫汤、牛黄丸、紫雪 丹之类。愈后用六味、三才、复脉辈。以复其丧失之津液。风温咳嗽致痉者。用桑菊饮、银翘散辛凉例。与风 寒咳嗽迥别。断不可一概用杏苏辛温也。 (三)温热痉即六淫之火气。消烁真阴者也。《内经》谓先夏至日为病温者是也。即同上风温论治。但风温之病 痉者。轻而少。温热之致痉者。多而重也。药之轻重浅深。视病之轻重浅深而已。(廉按吴氏此言未免笼统。夫 吴氏所谓风温者。即叶氏论温二十则。所云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胞之证。乃新感风热之为病也。若温 热之为病。《素问》所谓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灵枢》所谓冬伤于寒。春生瘅热是也。病之轻重浅深。一因新感。一 因伏气。原因既异。证治自不得混同。况在温热痉乎。就廉实验所知。凡伏温化火。刺激神经。而发痉者。则 为温痉。伏热化火。冲动神经而发痉者。则为热痉。温痉之中。有因胃肠燥火而发痉者。有因心肝壮火而发痉 者。有因劫烁肾阴而发痉者。有因热伏冲督而发痉者。热痉之中。有因胎热而发痉者。有因痫热而发痉者。有 因丹毒胎毒而发痉者。且温热二痉之中。以夹积食积热为多。若不查明原因。辨明证候。鲜不误殇人命。鞠通 曾谓只治致痉之由。而痉自止。不必沾沾但于痉中求之。若执痉以求痉。吾不知痉为何物。此说诚然。果如其 说。未免前后自相矛盾矣。故余特将温热二痉。分作两节论治。庶几分际清晰。以免笼统之弊。) (l)温痉因∶其因有四。一因胃肠积热。二因心肝壮火。三因热烁肾阴。四因热伏冲督。皆足以刺激神经。 而致痉螈之原因。证∶其证灼热自汗。渴不恶寒。面赤唇红。手足螈。口噤鼻煽。此因于胃肠积热致痉。即 《内经》所谓气上不下。搏阳而为巅疾也。若初起目赤唇红。上视惊啼。角弓反张。手足发搐。嗌干喉塞。甚或头 摇。此因于心肝壮火致痉。即《内经》所谓诸风眩掉。皆属于肝也。若初起暮热朝凉。渴不喜饮。颧红齿槁。脊强 反折。手足厥冷。溺短或闭。此因于热烁肾阴。即《内经》所谓病藏于肾。阴虚阳盛也。若初起脊强头摇。腰背反 张。手足抽搐。昏厥不语。牙关紧急。啼声不出。此因于热伏冲督。即《内经》所谓诸热瞀螈。皆属于火也。脉∶ 胃肠积热者。脉必洪数而实。舌必绛红。苔多黄腻。甚或焦黄。心肝壮火者。脉必弦数。舌必紫赤。苔多深 黄。指纹皆青紫浮红。热烁肾阴者。脉多沉数。舌红胖嫩。苔或焦紫。热伏冲任者。脉必弦劲。舌多紫赤。苔 或焦黄。指纹多青紫而黯滞。其症皆因伏温发痉。而其间实热窒塞。阴液耗伤。及有无痰涌。最宜明辨。治∶ 胃肠积热症。便闭者。三黄五色丸。(小川连、青子芩、生锦纹各五钱为末、雪水泛丸、如芝麻大、分作五 份、一份辰砂为衣、一份青黛为衣、一份腰黄为衣、一份轻粉为衣、一份芦荟为衣。)乳子服五粒。小儿服十 五粒。余视年龄酌加。通用竹叶灯心汤调下。便通者。羚麻白虎汤。(羚羊角、天麻、生石膏、知母、生甘 草、粳米。)或加减竹叶石膏汤。(鲜竹叶、知母、栝蒌仁、生石膏、天花粉、川连、竹沥半夏、鲜枇杷叶、 淡海蛰、大地栗、二味煎汤代水。)临服药。调下紫雪丹二分。心肝壮火症。便闭热盛者。用当归龙荟丸。挟 痰上涌者。用何氏小红丸。(羚半角屑一钱、飞辰砂五分、真猴枣三分、巴豆霜一分为末、绿豆粉糊为丸、如 黍米大。)乳子服一丸。一岁者二丸。二三岁者三丸。冰糖汤化下。便通溺塞者。用导赤泻心汤。(鲜生地、 黄芩、淡竹叶、小川连、汉木通。)热烁肾阴症。火盛便燥者。青蒿地骨皮汤。(青蒿子、地骨皮、冬桑叶、 知母、丹皮、生川柏、元明粉、白蜜。)阴虚溺塞者。用三汁饮。(鲜生地汁两瓢、鸭梨汁一瓢、解晕草根汁 一瓢、重汤滚数沸。)调下知柏六味丸十粒。热伏冲督症。冲动者。加味青铅镇冲汤(鲜生地四钱、生白芍钱 半、生甘草三分、鲜石斛二钱、天冬钱半、鸭梨汁一瓢、淡竹沥一瓢、鲜石菖蒲汁一匙、先用青铅一斤化烊、 倾入水盆内捞起、再烊再倾三次、取此清水、煎鲜生地等五味、滚百余沸、滤清、再将梨汁竹沥、滚十余沸、 出、冲入鲜菖蒲汁、乘热即服。)或用龙牡潜镇汤。(青龙齿、珍珠母、左牡蛎、生白芍、海蛤壳、东白 薇。)髓热者。黄柏猪脊髓汤。(生川柏、猪脊髓、木通、石决明、鲜生地、生甘梢、冰片少许、童便冲入。) (2)热痉因∶其因有五。一因胎热。二因痫热。三因丹毒。四因胎毒。五因积热。皆能使热极生风。刺激神 经而发痉。证∶其证面色深红。口中气热。目赤唇紫。便闭溺少。呵欠顿闷。手足螈。此因于胎热致痉。即 钱仲阳所谓热盛生风。时发惊搐也。若猝然仆倒。项强螈。眼翻不转。口噤痰鸣。或作畜声。或吐涎沫。此因 痫热致痉。即孙真人所谓小儿痫热甚。亦发痉也。若身热如火。赤若丹砂。形似锦纹。其痛非常。项背反张。手 足螈。此因于丹毒致痉。即孙真人所谓丹毒皆风热恶毒所为。入腹则杀人也。若面赤目闭。浑身壮热。小溲 红黄。大便闭结。口鼻气粗。手足螈。此因于胎毒致痉。即万密斋所谓半岁之真搐。乃胎毒至酷至烈者也。 若壮热惊啼。面红目赤。上视齿。便闭溺涩。角弓反张。手足螈。此因积热致痉。即陈无择所谓小儿积 热者。表里俱热也。脉∶胎热发痉。脉多沉数。舌多深红。指纹多青。痫热发痉者。脉多弦滑。舌多灰滑。指 纹青紫。丹毒发痉者。脉多浮数。舌多鲜红。指纹紫青。胎热发痉者。脉多洪数。舌多紫红。纹亦青紫。积热 发痉者。脉多数实。舌多焦黄。指纹紫滞。已上五症。若指纹三关纯黑。推之不动者。症皆不治。治∶胎热发 痉。宜四顺清凉饮。(鲜生地、当归、生锦纹、生甘草。)调下秘授珍珠丸。(西黄五分、琥珀三钱、珠粉一 钱、雷丸、天竺黄、胡连各五钱、银胡、广木香、陈胆星各三钱、鸡内金一两、槟榔七钱、赤金箔五十张 为末、神曲糊为丸、如芥子大、金箔为衣。)每服五七丸。专治小儿急惊风。痰迷心窍。抽搐昏晕。牙关紧 闭。口不能啼。命在须臾。急用此丸。立可回生。痫热发痉。初用羚角钩藤汤。(羚羊角、双钩藤、九制胆 星、天竺黄、嫩桑芽、鲜竹叶心。)调下猴马二宝散。(真猴枣一分、真马宝一分、共为末。)药汤调下。或 用菊花天麻汤。(真滁菊、明天麻、白知母、生玳瑁、石决明、蜣螂虫。)调下痫症镇心丹。(真珠粉、真马 宝、羚羊角各五分、川贝母二钱、为末糊丸、如绿豆大。)每次一二丸。药汤调下。丹毒发痉。初用银翘浮萍 汤。(金银花、连翘、牛蒡子、生甘草、苦桔梗、鲜竹叶、水芦根、紫背浮萍草。)药汤调下五福化毒丸。或 用五味化毒汤。(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草、蒲公英、紫背天葵草。)调下犀角解毒丸。胎毒发痉。初用 胡连甘草汤。(胡黄连、生甘草、淡竹叶、鲜生地、木通。)调下解毒延龄丹。(收儿脐带寸许、焙研末五 分、小川连二分半、飞辰砂一分、蜜和为丸。)三分。药汤下。以逐毒定痉。或用三豆银翘汤。(生扁豆、生 绿豆、黑料豆、银花、连翘、生甘草。)调下生熟解毒丸。(生炒子芩、生炒川柏、生炒胡连各一钱、生炙甘 草各八分、上擂水为丸、如小米大、辰砂雄黄为衣、每服十丸。)积热发痉。便闭者。凉膈加羚羊汤。(薄 荷、连翘、生锦纹、焦山栀、青子芩、生甘草、羚羊角、元明粉、淡竹叶、白蜜。)便通者。四物镇痉汤。 (羚羊角、浙茯苓、生石膏、淡竹沥。)善后之法。或用鞠通五汁饮。(鸭梨汁、麦冬汁、荸荠汁、生藕汁、 鲜芦根汁、或用蔗浆。)和匀凉服。重汤炖温。 (四)暑痉暑兼湿热后。有湿痉一条。此则偏于热多湿少之病。《经》谓后夏至为病暑者是也。按俗名小儿急惊 风者。惟暑月最多。而兼证最杂。非心如澄潭。目如珠智。笔如分水犀者。未易辨此。盖小儿肤薄神怯。经络 脏腑较小。不耐暑气发泄。邪之来也。势如奔马。其传变也。急如掣电。岂粗疏者所能当此任哉。如暑月小儿 身热头痛。项强无汗。此暑兼风寒者也。宜新加香薷饮。有汗。则仍用银翘散。重加桑叶。咳嗽。则用桑菊饮。 汗多。则用白虎汤。脉芤而喘。则用人参白虎汤。身重汗少。则用苍术白虎汤。脉芤面赤。多言喘喝欲脱者。 即用生脉散。神识不清者。即用清营汤。加钩藤、丹皮、羚羊角。神昏者。兼用紫雪丹、牛黄丸等。病势轻微 者。如清络饮之类。方法悉载上焦篇。学人当与前三焦篇、暑门中细心求之。(荣斋按∶此下系何先生语。) 余按婴儿头脊两部脑筋最灵。凡猝然伤暑。即风翔火炽。藉乳酿痰。激动脑筋。发痉而似惊者。夏月最多。其 因有二。一为猝冒暑风。一为骤中暑秽。世俗通称急惊。皆不查病因。见形取名。以欺病家。盖暑风初起。其 症有二。一头痛壮热。项强无汗。角弓反张。咳痰惊啼。吴鞠通所谓暑兼风寒者也。二面红灼热。目赤自汗。 脊强肢螈。此张寿甫所谓热动肝风而脑筋妄行者也。暑秽初起。壮热面红。目赤上视。齿弄舌。手足螈。 神识昏迷。四肢厥逆。二便不通。或泻不爽。此叶天士所谓热气闭塞。孔窍昏迷若惊。是为暑厥也。凡暑兼风 寒者。苔白微黄。脉左浮紧。右浮滑。指纹浮红带青。或兼淡紫。无汗。宜用加味香薷饮。(西香薷、制川 朴、羌活、扁豆衣、秦艽、钩藤。)或用新加香薷饮。(香薷、制川朴、金银花、扁豆花。连翘、竹叶。)有 汗则用加减凉膈散。(牛蒡子、滁菊花、明天麻、连翘、天水散、荷叶包、鲜竹叶、桑芽、灯心。)暑重。加 西瓜翠衣。兼咳。则用桑菊饮。暑动肝风者。舌黄或赤。脉多弦数。甚或弦滑。指纹青紫窜出气关。热渴汗多 者。古方竹叶石膏汤主之(方见前)。或新加白虎汤。(生石膏、益元散、知母、西洋参、竹叶、荷花露。) 营热昏痉者。暑陷营分。舌必绛赤。痉而且厥。再挟乳汁酿痰。蒙蔽心包。堵其神气出入之清窍。不论暑风、 暑温、暑痉、暑厥。皆宜羚羊清营汤。(羚羊角、金银花、生山栀、鲜生地、青连翘、淡竹沥。)调下紫雪丹 三分。面赤多言。喘喝欲脱。急用生脉散(太子参、麦冬、五味子。)救之。暑秽闭窍者。舌多黄赤浊腻。脉 多沉伏。指纹紫赤不鲜。若脉芤而喘。大汗息促。指纹青黑。直出命关者。此内闭外脱之危候。治宜清芬宣窍 为主。舌苔垢腻者。清芬辟疫汤。(苏薄荷、佩兰叶、活水芦根、青蒿脑、鲜石菖蒲、鲜茅根。)调下玉枢丹 二粒。或至宝丹一颗。舌上无苔者。石氏犀角地黄汤。(犀角尖、银花、鲜生地、连翘、活水芦根、鲜石菖 蒲、广郁金、梨汁、竹沥、姜汁少许。)调下瓜霜紫雪丹二分。或用陆氏犀羚镇痉汤。(犀角、羚羊角、鲜生 地、元参、银花、连翘、人中黄、竹沥。)调下至宝丹一颗。痉定神苏以后。或用清肺轻剂。清络饮(鲜荷叶 边、鲜银花、西瓜翠衣、鲜扁豆花、鲜丝瓜皮、鲜竹叶。)主之。或用清凉血分。四汁二心汤(鲜生地汁、雪 梨汁、西瓜汁、生藕汁、先用卷心竹叶五十支、用水两碗、煎取清汤、将四汁和入、约煎二十余沸、冲入莲子 心二十支、时时灌饮。)主之。 (五)湿痉按此一条。螈兼有。其因于寒湿者。则兼太阳之气。其泄泻太甚。下多亡阴者。木气来乘则螈 矣。按中湿即痉者少。盖湿性柔而下行。不似风刚而上升也。其间有兼风之痉。《名医类案》中有一条云。小儿吐 欲作痫者。五苓散最妙。本论湿温上焦篇。有三仁汤一法。邪入心包。用清宫汤。去莲心、麦冬。加银花、 赤小豆皮一法。用紫雪丹一法。银翘马勃散一法。《千金》苇茎汤加滑石、杏仁一法。而寒湿例中。有形似伤 寒。舌白不渴。经络拘急。桂枝姜附汤一法。凡此非必皆现痉病而后治。盖既感外邪。久则致痉。于其未痉之先。知 系感受何邪。当以何法治之。而痉病之源绝矣。岂不愈于见痉治痉哉。廉按中湿即痉者少。其间必有兼证。约 有二因。一因湿滞兼风。外袭太阳经。发汗太多。致项脊强而痉挛者。但痉不搐。一因湿热动风。直窜脑神 经。致脑膜炎而发痉螈者。痉厥兼搐。古时皆称柔痉。惟方吴二家则名湿痉。盖风湿过汗而发痉挛者。必身热 自汗。肌肉烦疼。项强口噤。四肢拘急。角弓反张。手足微冷。此《内经》所谓诸痉项强皆属于湿是也。亦即 《金匮要略》所谓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者。名曰柔痉也。湿热动风而发痉螈者。卒然口噤。角弓反张。壮热自 汗。口燥渴饮。手足螈。目瞪昏厥。此《内经》所谓诸热瞀螈。皆属于火是也。陈平伯所谓湿热化火。火动则风 生。风煽则火炽。外窜督脉则成痉。上窜脑中则为厥。正《素问》所谓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是 也。凡痉挛脉多浮眩。甚或弦急。舌多白滑。或白而糙。首当活络舒筋为君。佐以熄风化湿。古方观音散加 减。(生苡仁、生明乳香、川桂枝、竹茹、生没药、茯苓、天麻、桑枝。)时方陈氏熄风胜湿汤。(羚羊角、 竹茹、秦艽、钩藤、丝瓜络、飞滑石、梗通草、鲜桑枝。)痉螈脉多弦数。甚则弦劲。舌多黄腻。甚或焦黄。 指纹色多青紫而显明。若天庭青黯。目瞪直视。脉细劲。或伏坚。纹则粗硬如露青筋。推之血不流利。昏厥过 二十四小时不醒者。则必其气不复返而死矣。初起时。首当熄风定螈为君。佐以豁痰泄热。古方竹叶石膏汤加 减(方见前)。时方羚麻白虎汤加减(方见前)。善后之法。总以濡血养筋为君。佐以健胃。加减四物汤。(细 生地、生白芍、黄草石斛、当归、炙甘草、桑枝。)尚有余热者。仍佐清热。见有气虚者。当佐益气。如见关 节处微肿且疼。不能屈伸者。则用茅根桑枝煎。(鲜茅根、嫩桑枝各五钱、阿斯必林片一片冲。)退筋节之 炎。以定挛痛。 (六)燥痉燥气化火。消烁津液。亦能致痉。其治略似风温。学人当于本论前三焦篇秋燥门中求之。但正秋 之时。有伏暑内发。新凉外加之证。燥者。宜辛凉甘润。有伏暑则兼湿矣。轻则苦辛淡。甚则苦辛寒矣。不可 不细加察。如燥气化寒。胁痛呕吐。法用苦温。佐以甘辛。廉按燥痉其因有二。一因五气化火。火必就燥。液 涸动风。每致痉螈。一因秋燥时。伏暑内发。新凉外搏。燥热动风。亦多发痉螈。液涸动风者。舌绛且干。口 干齿燥。手指蠕动。继则目窜斜视。手足螈。或厥或呃。却无痰涎。脉左细劲。右浮大。指纹淡红带青。或 兼淡紫。此胡在兹所谓阴虚阳亢。肝风上翔。猝发痉厥也。初用阿胶鸡子黄汤。(陈阿胶、生白芍、生牡蛎、 鲜生地、女贞子、黄甘菊、鸡子黄。)并治妇女血虚生风。见有头晕心悸。耳鸣躁扰。或发痉。或猝厥者。屡 投辄效。或小定风珠。(陈阿胶、生龟版、淡菜、鸡子黄、童便。)或鸡子黄煎。(鸡子黄十枚、乱发一团、沸 汤洗净、二味入铜锅内、以炭火缓缓拌熬、令同化如水、即置地上出火气、频频灌之。)并治胎毒丹毒火疮。 涂之亦效。若肝络尚有伏热者。用加减阿胶黄连汤。(陈阿胶、小川连、生白芍、羚羊角、鸡子黄、童便冲。) 肺经有粘痰者。用青铅镇冲汤(方见前)。加竹沥、梨汁。终用五汁饮以善后。燥热动风者。舌干苔焦。唇焦 齿干。头痛身热。继则脊强肢螈。气升痰壅。或喘或厥。神烦惊啼。脉左弦数。右滑搏。指纹青紫。直窜命 关。此吴鞠通所谓燥气化火。消烁津液。亦能致痉也。便通者。用清离定巽汤。(青连翘、冬桑叶、鲜生地、 鲜竹叶、滁菊花、元参、木瓜、钩藤。)便闭者。用元蜜煎。(元明粉四分、白蜜四钱泡汤。)调下瓜霜紫雪 丹二分。终用四汁二心汤(方见前)以善后。不论虚燥实燥。若津液未能回复。指纹或淡或紫。透关射甲者。 症多不治。惟虚燥尤为危险。 (七)内伤饮食痉(俗名慢脾风)按此证必先由于吐泻。有脾胃两伤者。有专伤脾阳者。有专伤胃阳者。有 伤及肾阳者。参苓白术散、四君。六君、异功、补中益气、理中等汤。皆可选用。虚寒甚者。理中加丁香、 肉桂、肉果、诃子之类。因他病伤寒凉药者。亦同此例。《叶案》中有阴风入脾络一条。方在小儿痫痉厥门中。 其小儿吐泻门中。言此证最为详细。案后华岫云驳俗论最妙。学人不可不静心体察焉。再参之钱仲阳、薛立斋 李东垣、张景岳诸家。可无余蕴矣。再按此证最险最为难治。世之讹传妄治已久。四海同风。历有年所。方中 行驳之于前。诸君子畅论于后。至今日而其伪风不息。是所望于后之强有力者。悉取其伪书而焚耳。细观《叶案》 治法之妙。全在见吐泻时。先防其痉。非于既痉而后设法也。 (八)客忤痉(俗谓惊吓)按小儿神怯气弱。或见非常之物。听非常之响。或失足落空跌仆之类。百证中或 有一二。非小儿所有痉病。皆因于惊吓也。证现发热。或有汗。或无汗。面时青时赤。梦中呓语。手足蠕动。 宜复脉汤。去参、桂、姜、枣。加丹参、丹皮、犀角。补心之体。以配心之用。大便结者加元参。溏者。加牡 蛎。汗多神不宁。有恐惧之象者。加龙骨、整琥珀、整朱砂块(取其气、而不取其质)。必细询病家确有所 见者。方用此例。若语涉支离。猜疑不定者。静心再诊。必得确情。而后用药。愚儿三岁。六月初九辰时。根据 门落空。少时发热。随热随痉。昏不知人。手足如冰。无脉。至戌时而痉止。身热神昏无汗。次日早。余方与 复脉汤。去参、桂、姜、枣。每日一帖。服至三四杯。不饮不食。至十四日巳时。得战汗而愈。若当痉厥神昏 之际。妄动乱治。岂有生理乎。盖痉厥则阴阳逆乱。少不合拍。则不可救。病家情急。因乱投药石。胡针乱 灸。而死者不可胜纪也。按朱遂生云。痉不待治而自止。此证不必责其痉也。发热无汗。纯是外感。自初九至 十四。凡六日。恰合经尽汗解之期。复脉汤非其治也。若以浮萍银翘汤治之。不过一药病愈矣。若包络热重。 唇舌干燥。目睛有赤缕者。牛黄清心丸。本论牛黄安宫丸。紫雪丹辈。亦可酌用之。汪瑟云。世妄传惊风之 证。惟此一证。乃副其名。其因风因热等项之惊。神气昏愦。往往对面击鼓放铳。全然不知。客忤之证。则神 惊胆怯。畏见异言异服。极易分别也。朱遂生曰。客忤痉。轻者仅神惊胆怯。重者则神气昏愦。王氏子年十 七。夜出为疯狂人所逐。因而成痉。背反张。腿强直。气闭肢冷。呼唤不应。用通窍散。吹其鼻孔。复用水磨 紫金锭灌之立愈。 (九)本脏自病痉(此证则螈病也)此证由于小儿之父母恐儿受寒。覆被过多。着衣过浓。或冬月房屋 热炕过暖。以致小儿每日出汗。汗多亡血。与产妇亡血致痉一理。肝主血。血足则柔。血虚则强。故曰本脏自病。 此一痉也。又实为六淫致痉之根。盖汗多亡血者。本脏自病。汗多亡卫外之阳。则易感六淫之邪也。全赖明医 参透此理。于平日预先告谕小儿之父母。勿令过暖汗多亡血。暗中减少无穷之病矣。所谓治未病也。治本脏自 病法。一以育阴柔肝为主。与治产后亡血病痉同法。所谓血足风自灭也。复脉汤、三甲复脉三方。大小定风珠 二方。皆可选用。专翕膏。在痉止后。每日服四五钱。分两次。为填阴善后计也。六淫无汗致痉者。亦同此 例。救风温温热误汗者。先与存阴。不比伤寒误汗者。急于护阳也。盖寒病不足在阳。温病不足在阴也。 【炳章按】石氏《医原》。论痉病证治一则。颇有发明。录之以备参考。石芾南云。世俗未解六气致病 之理。不知六气最易化燥。及小儿尤易化燥之理。见儿发热。不问何邪。概曰风寒。辄与辛燥升散。杂以苦 温苦涩消导。津液耗伤。致成痉螈。乃见儿痉螈。便称惊风。乱投冰麝金石苦寒悍毒药。以为开窍镇惊。 清热祛风。家藏丹丸。世传秘方。多系如此。误治甚多。又或将惊字误作筋字。挑筋刺血。强推强拿。其在 富贵之家。酿祸尤速。尝见荐医荐方。接踵而至。此医用热。彼医用寒。一日之间。七方十剂遍尝。刀针金 石全施。又或送鬼叩神。此摇彼唤。使儿无片刻之安。重棉浓絮。炉火壶汤。使儿在热之内。假使延一 明理之医。对症施治。夫何至于此极。大抵痉病多由于燥热化风。虽名曰风。实是肝阳为病。筋失滋养。故 致强急。试举其大略言之。风寒初起。发热无汗。无论痉与不痉。治以辛润。如杏仁、牛蒡、桔梗之类。 寒重者。加温润。如葱白、生姜之类。风温温热。治以辛凉。于辛润法中。酌加微苦。如桑叶、姜皮、栀皮、 连翘、蔗皮、梨皮、沙参之类。热重者。酌加凉润轻品。如银花、菊花、知母、羚角、竹叶、芦根、梨汁、 蔗汁之类。湿痰。加半夏、蜜炙橘红之类。热痰。加川贝母、天竺黄、栝蒌霜、花粉、胆星之类。燥火甚者。 清燥救肺汤。在所必用。湿夹热者。加辛凉辛苦。如蔻仁、通草、茯苓、滑石、鲜竹叶、鲜荷叶、扁豆花、 姜炒川连之类。阴液亏极。色悴窍干。无涕无泪。口喑不能言。宜速救液。如鲜生地、麦冬、元参、鲜首乌、 阿胶、鸡子黄、鲜石斛、生玉竹、女贞子、牡蛎、龟版之类。液虚燥极。必多进方回。切勿中途易法。致令 不救。 又按王勋臣小儿抽风之论。实亦螈之类。即吴鞠通所谓内伤饮食痉。世俗所谓慢脾风是也。王清任曰。夫 抽风一症。今人治之不效者。非今人错治。乃古方误人。此证多由于伤寒温疫。或痘疹吐泻等证。病久而抽。则 名曰慢惊风。慢惊风三字相连立名。不但文义不通。亦未细察病源。若真是风。风之中人。必有由皮肤入经 络。亦必有由表入里之证可查。既查无外感之表证。何得总言是风。其所以言风者。因见其病发作之时。项背 反张。两目天吊。口噤不开。口流涎沫。咽喉痰声。昏沉不省人事。以为中风无疑。殊不知项背反张。四肢抽 搐。手指固握。乃气虚不固肢体也。两目天吊。口噤不开。乃气虚不上升也。口流涎沫。乃气虚不归原也。元 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痧。以一气虚血瘀之证。反用散风清火之方。服散风药。无风 则散气。服清火药。无火则凝血。再服攻伐克消之方。气败血亡。岂能望生。每见业小儿科阅历多者。绝不误 人。因抽风古方不效。见抽风则弃而不治。亦有看小儿现下之证。知必抽风。虽无方调治。亦必告知病家。此 病恐将来抽风。凡将欲抽风之前。必先见抽风之证。如见顶门下陷。昏睡露睛。口中摇舌。不能啼哭。哭无眼 泪。鼻孔煽动。咽喉痰声。头低不抬。口噤无声。四肢冰冷。口吐白沫。胸高如碗。喘息气促。面色青白。汗 出如水。不能裹乳。大便绿色。(大便色青、有寒有热。)腹内空鸣。下泻上嗽。肌肉跳动。俱是抽风先兆。 前二十证。不必全见。但见一二证。则知将来必抽。其中有可治者。有不可治者。若露睛天吊。不食不哭。痰 鸣气喘。病虽沉重。乃可治之证。若天庭灰黑。肾子收缩。或脉微细。或脉全无。外形虽轻。乃不治之证。可 治者。宜可保立苏汤主之。(生黄一两五钱、党参三钱、白术二钱、甘草二钱、当归二钱、白芍二钱、炒枣 仁三钱、萸肉二钱、枸杞子二钱、破故纸一钱、桃核肉一枚、水煎服、此方专治小儿因伤寒瘟疫、或痘疹吐泻 等证、病久气虚、四肢抽搐、项背反张、两目天吊、口流涎沫、昏沉不省人事、至其分两、指四岁小儿而言、 若两岁者可减半、若一岁者可用三分之一、若二三月者、可用四分之一、不必拘于剂数、余治此证一日之间、 用至二三剂者、服至不抽、必告知病家、不可因不抽、遂不服药、必多服数剂、气足方妥。) 又按所述二十余证。皆虚寒之象。故尚可救药。若虚中挟热。则难治矣。余治马氏小儿。甫匝月患痉病。发表 攻里。汤丸杂投。针刺兼施。而痉不止。昼夜十数作。诊之左臂上伸。右臂下垂。手固握。目斜视。口流涎。 肢搐搦。身微热。用灯草、薄荷、白蜜、煎汤。少点姜汁。磨紫金锭灌之。痉减半。再服热退而痉未全止。改 用可保立苏汤两剂全愈。 【荣斋按】本节俞氏所讲的“病因”,引申渊博,为全书中最突出的一篇。但由于头绪繁复,因而失去了重 心,把“伤寒类症的痉”与“伤寒变症的痉”混在一起。本篇章节,既然是“伤寒坏证”中的“伤寒转痉”, 则所述者,应该是“伤寒变症的痉”,而不是“伤寒类症的痉”了。这一点,吴坤安《伤寒指掌》里分析得比 较清楚,他说∶“如太阳未曾表汗而发痉,明系风湿之邪,混扰于太阳,风湿相持而不解,则湿热交并,留滞经 络,营卫不和,津液不行,筋脉失所养而作也。此是伤寒类症,非伤寒变症也。其证背反张,头摇口噤,项强 拘急,转侧艰难,身热足冷。当审其风湿甚者,则有汗而为柔痉,风寒甚者,则无汗而为刚痉。若伤寒过表, 汗多而成痉,乃是伤寒变症;治分两途。盖汗多则血液干枯,筋无所养而痉作也。非湿非风,不得妄施前药。 故凡伤寒汗下后。痈疽溃脓后、妇人新产后,而见身体角弓反张,手足挛搐者;多是气血大亏、液不荣筋所 致。治法汇均以八珍汤加枸杞、川断、钩勾、桂枝主之,以养筋脉,不可纯作风治。”这样的论证处治,我意 认为很合理,不知俞氏何以下采取?廉臣先生勘语,也只引了吴鞠通的痉病九大纲,而不及吴坤安这条说法, 是必有故。现下、根据本节题意,我认为俞氏把伤寒类症的痉混入本节,是不够恰当的。这些直觉的体会,特 提请国内学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