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察色辨苔。但有白、黄、黑三种。此为结苔之现色。察色辨舌。亦有绛、紫、青 三种。此为舌本之变色。苔色白而薄者。寒邪在表。宜发表。或气郁不舒。宜宣气。白 而浓者。中脘素寒。宜温中。或湿痰不化。宜化痰。兼发纹满布者多寒湿。宜温化。如碱而腻 者多浊热。宜清化。若苔白而浓。其上如刺。起焦裂纹。扪之或糙或涩者。多为热极之 下证。急宜寒泻。惟淡白如无。为虚寒。宜温补。亦有属热者。宜参脉症以治之。白如煮 熟者。为白苔。俗称呆白苔。症多不治。若苔色黄。虽邪热渐深。但有带白不带白之 分。有质地无质地之别。黄苔带白。薄而无质地者。表邪未罢。热未伤津。尚宜宣气达 表。黄苔而浊。不带白而有质地者。邪已结里。黄浊愈甚。则入里愈深。热邪愈结。由 于湿热多痰者。宜辛淡清化。由于湿热夹食者。宜苦辛通降。惟黄而糙。黄而燥。剧则 黄而带灰带黑。黄而干砂刺点。黄而中心瓣 裂者。皆为里热结实。均当速下以存津液。至苔黑色。有带青、带紫、焦燥、津润之不 同。苔色青黑而舌本滑润者。为水来克火。多脾肾阴寒证。急宜破阴回阳。苔色紫黑而 舌本焦燥者。为火极似水。多胃肾阴涸证。急宜泻火救阴。他如灰色(即淡黑。)灰带 白色而滑者。为寒湿伤脾阳。宜温脾化湿。灰带黑色而燥者。为湿火伤脾阴。宜润脾救 阴。霉酱色(即黄兼黑。)多由夹食伤寒。浊腐上泛。急宜清下。色淡者生。色浓者死 。下之得通者生。不得通者死。此辨苔色之要诀也。余已详六经舌苔中。兹不赘述。若 夫舌色由红转绛转紫者。皆有色而无苔。一由心经热炽。劫伤经血。宜滋血清营。虚甚 者滋阴复脉。一由肝经火旺。劫伤络血。宜凉血通络。邪盛者。泻火熄风。惟舌青为 肝脏本色发现。胃中生气已极。虽有青黑寒化。青紫热化之殊。然竭力挽救。终多不治 。余亦载六经舌苔中。学人参看可也。此为察色辨舌。当分苔色舌色之要诀。 【秀按】张诞先。本于申斗垣舌辨。稍加修饰。纂《舌鉴》一卷。共舌图一百二十 。每借一色。即化为数十图。语多穿凿。未免眩人心目。俞氏了了数言。已括其要。 【廉勘】东江刘吉人。着察舌辨症新法。其看舌八法。一看舌色。二看舌质。( 质亦有色、又有大小温热之症、舌质胀大满口、迹有齿印血热之症、质底色紫色红之别 。)三看舌尖。(白苔满舌、尖有红刺、勿用温燥之药、)四看舌心。(四边有苔、中 无、或中有直裂、或有直槽、或横裂。)五看舌根。(根后有无苔色接续、有无大肉 瘤。)六看舌边。(苔色与边齐否。)七看燥润。(燥润为辨舌两大纲、有以手扪之、 或滑润、或燥刺棘手、有看似润而摸之燥者、有看似燥而摸之滑者。)八看老嫩。(苍 老者多实症、胖嫩者多虚症。)其第一章。论舌苔原理曰。舌为胃之外候。以输送食物 入食管胃脘之用。其舌体之组织。系由第五对脑筋达 舌。其功用全赖此筋运动。舌下紫青筋二条。乃少阴肾脉上达。名曰金津玉液二穴。所 以生津液以濡润舌质拌化食物者也。中医以舌苔辨症者。以其苔堆于表面。易于辨认。 而未知苔因何而生。其辨症之识。必有毫厘千里之误。此原理之不可不讲也。夫舌之表 面。乃多数极小乳头铺合而成。此乳头极小微点。其不易见时。非显微镜不能窥见。易 见时。形如芒刺。摸之棘手。或隐或现。或大或小。或平滑。或高起。随时随症。变易 不定。苔即胃中食物腐化之浊气。堆于乳头之上。此舌苔所由生也。(廉勘苔虽由胃浊 上升、但其所生者、多由于胃肠内膜、层递而上。盖因舌膜直接胃肠故也。)常人一日 三餐。故舌苔亦有三变。谓之活苔。无病之象也。其所以能变者。因饮食入胃时。将腐 浊遏郁下降。故苔色一退。至饮食腐化。浊气上蒸。苔色又生。胃无腐浊。则苔薄而少 。有腐浊。则苔多而浓。此其常理也。故苔色以微黄为正。若白为肺色。胃阳被饮食抑 遏。或有积湿。或因粘涎。正色反不能直达而上。故有暂白之时。惟青为绝色。青蓝之 色。现于舌上。其人命必危。此外尚有似黄非黄。似白非白。各类间色。皆条分于后。 以备后学细心参考。其说可谓清切矣。足为观察苔色之目标。 凡察苔色。与虚实最多关系。如苔色黄浊者为实。可用苦辛通降。若黄白相兼。间 有淡灰者为虚。但宜轻清化气。(如杏、蔻、橘、桔等品)黄浓而糙刺者为实。可攻泻 之。若黄薄而光滑者为虚。切忌攻泻。苔色黑而芒刺者为实。(肠有燥粪无疑)攻下刻 不容缓。若黑如烟煤隐隐而光滑者为虚。虚寒虚热。当旁参脉症以施治。白色如咸。白 如腻粉者皆为实。均宜苦辛开泄。粉苔干燥者实热尤盛。急宜苦寒直降。若白薄而淡。 及白而嫩滑者皆为虚。气虚阳虚。尤必细参脉症以治之。此为察色辨苔。当分虚实之要诀。 【秀按】张景岳曰。凡诊伤寒。以苔色辨表里寒热。确有可据。若以舌色辨虚实。 不能无误。例如黑苔。实 固能黑。以火盛而焦也。虚亦能黑。以水亏而枯也。竟有阴虚伤寒。其症似阳。舌黑如 炭。芒刺干裂者。用甘温壮水药。诸症渐退。但舌黑不减。后数日。忽舌上脱一黑壳。 内则新肉灿然。始知其肤腠焦枯。死而复活云云。观此。则舌黑起芒刺。未必皆实。尤 必于其舌本之老嫩。脉症之虚实。详辨以参定之。 【廉勘】杨潜村观舌心法云。凡舌苔由白而黄。由黄而焦。或枯黑燥裂。若察其舌 边胖大。舌底滑润者。甚有舌底燥嫩。绝无津液。或糙刺如砂皮。或敛束如荔枝壳者。 多因劳伤脾肺。气虚发热。医者但知为伤寒。误用发散。益虚益热。又误认为实热。复 用寒凉。重阴内逼。以致虚火上炎。所以白上加黄。黄上加焦。而枯黑燥裂也。不论其 脉。不论其症。大剂参附养荣汤。不时灌服。多有得生者。然其舌质。未有不胖且嫩者 。苔色干燥滑润。又在所不拘也。若苔色因实火焦黑。则其形必坚敛。色必苍老。其舌 质万无胖嫩者。此皆察色者所不可不知也。观此。则病之虚实。验之于苔。但能据以定 症之虚实。不能据以定体质之虚实。 凡舌有质地。而坚敛苍老。不拘苔色白黄灰黑。由舌中延及舌边。揩之不去。刮之 不净。底仍粗涩粘腻。不见鲜红者。是为有根之真苔。中必多滞。舌无质地。而浮胖娇 嫩。不拘苔色白黄灰黑。满布舌中。不及舌边。揩之即去。刮之即净。底亦淡红润泽。 不见垢腻者。是为无根之假苔。里必大虚。即看似苔色满布。饮食后苔即脱去。舌质圆 浮胖嫩者。亦属假苔。一名活苔。他如食枇杷则苔色黄。食橄榄则苔色青黑。是为假色 之染苔。故苔有质地与无质地。延及舌边与但布舌中。过辨虚实之大纲。此为察色辨 苔。当分真假之要诀。 【廉勘】陆氏冷庐医话曰。临症视舌。最为可凭。然亦未可执一。正义云。凡见黑 舌。问其曾食酸咸等物。则能染成黑色。非因病而生也。然染成之黑。必润而不燥。刮 之即退为异。又惟虚寒舌润能染。若实热舌苔干燥何能染及耶。凡临证欲视病患舌苔 燥润。禁饮汤水。饮后则难辨矣。重庆堂随笔云。淡舌白苔。亦有热 症。黄浓满苔。亦有寒症。舌绛无津。亦有痰症。当以脉症便溺参勘。又如灯下看黄苔 。每成白色。然则舌虽可凭。而亦未尽可凭。非细心审察。亦难免于误治。故俞氏谓临 症辨舌。亦须活法推求。真阅历精深之语也。 凡苔薄者表邪初见。苔浓者里滞已深。固已。但要辨其薄而松者无质。揩之即去。 为正足化邪。即薄而腻者。邪入尚浅。亦宜宣气达邪。惟浓而腻者有地。揩之不去。多 秽浊盘踞。若浓而松者。里滞已化。但须轻清和解。此为察色辨苔。当分浓薄松腻之要 诀。 凡舌苔始终一色。不拘白黄灰黑。即有浓薄滑涩干润浓淡之不同。总属常苔。当参 脉症以施治。如舌一日数变。或由白而黄。由黄而黑。或乍有乍无。乍赤乍黑者。皆为变 苔。其症多凶而少吉。此为察色辨苔。当分常变之要诀。 凡舌苔由腻化松。由浓退薄。乃里滞逐渐减少之象。是为真退。即有续生薄白新苔 者。尤为苔真退后。胃气渐复。谷气渐进之吉兆。若满舌浓苔。忽然退去。舌底仍留污 质腻涩。或见朱点。或有发纹者。是为假退。一二日间。即续生浓苔。又有满舌浓苔。 中间驳落一瓣。或有罅纹。或有凹点。底见红燥者。须防液脱中竭。用药切宜审慎。若 浓苔忽然退去。舌光而燥者。此胃气将绝也。多凶少吉。此为察色辨苔。当分真退假退 驳去脱竭之要诀。 凡舌苔糙者多秽浊。粘者多痰涎。固已。惟浓腻与浓腐。尤宜明辨。浓腻者固多食 积。亦有湿滞。刮之有净有不净。或微浓而刮不脱。虽有邪从火化。渐积而干。而舌本尚 罩一层粘涎。是为浓腻之常苔。若浓腐虽多由胃液腐败。然有脓腐霉腐之别。如舌上生 脓腐。苔白带淡红。粘浓如疮中之脓。凡内痈最多此症。肺痈肠痈多白腐苔。胃痈多黄 腐苔。肝痈腰痈多紫黑腐苔。下疳结毒仍多白腐苔。若霉腐苔。满舌生白衣如霉苔。或 生糜点如饭子样。皆由食道延上。先因咽喉而起。继则延累满舌。直至满口唇齿皆有糜 点。多见于湿温、温毒、伏暑、赤痢、梅毒、疳积等 症。此由胃体腐败。津液悉化为浊热。中无砥柱。蒸腾而上。无论白腐黄腐。其病总多 不治。是为浓腐之霉苔。此为察色辨苔。当分糙粘及浓腻与浓腐之要诀。 若夫察看舌色。则舌色本红。淡于红者血虚也。淡红无苔。反微似黄白苔者。气不化液也。甚则淡红 带青者。血分虚寒也。妇人子宫冷者有之。苔死腹中者亦有之。久痢虚极者亦恒见之。 浓于红者为绛。血热也。尖绛者、心火上炎也。根绛者、血热内燥也。通绛无苔。及似 有苔粘腻者。血热又挟秽浊也。绛而深紫。紫而润黯者。中脘多瘀。紫而干晦者。肝肾 气绝。由绛而紫。紫而转黑者。络瘀化毒。血液已枯。不治。若舌本无苔。隐隐若罩黑 光者。平素胃燥舌也。烟家多有此舌。此为察色辨舌。当分舌色淡浓之要诀。 【廉勘】舌之有苔。犹地之有苔。地之苔。湿气上泛而生。舌之苔。胃蒸脾湿上潮 而生。故胎或作苔。平人舌中。常有浮白苔一层。或浮黄苔一层。夏月湿土司令。苔每 较浓而微黄。但不满不板滞。其脾胃湿热素重者。往往终年有浓白苔。或舌中灰黄。至 有病时。脾胃津液为邪所郁。或因泻痢。脾胃气陷。舌反无苔。或比平昔较薄。其胃肾 津液不足者。舌多赤而无苔。或舌尖舌边多红点。若舌中有红路一条。俗称鸡心苔。血 液尤虚。此平人舌苔之大较也。凡临症察看苔色舌色。必先问其平素舌苔何如。始有准 的。 【荣斋按】舌苔无论何色,皆有治法,惟舌质变,则为难治。然舌质既变,亦要察 其色之死活;活者、细察底里,隐隐犹见红活,此不过气血之有阻滞,非脏气之败坏也 ;死者、底里全变干晦枯萎,毫无生气,是脏气不至矣!所谓真脏之色也。辨舌色当中 ,以辨舌之黑色最难,然亦有“难里找易”的方法;如黑而干焦、肿硬、卷缩、芒刺者 ,属实热证;其脉必洪数沉实,证必大热狂躁,宜白虎、承气等方。黑而白、黑而灰、 黑而紫、湿润软滑者,属虚寒证;脉必微弱,证必恶寒,宜四逆辈。此辨黑舌之方法, 古今医学文献中都有这样的 记载,特把它举出一个例子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