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病易治。久病难已。暴病无虚。久病无实。夫人而知之。然新病猝中。如中风、 中寒、中暑、中湿、中恶、中毒、及痰中虚中、食厥、色厥之类。何尝易治。亦未尝无 虚症。久病如顽痰蓄饮气滞血瘀。及三痼六郁之类。尽多实症似虚。果能审症详明。投 剂果决。自然病势渐减。逐日见功。亦未必难已。问其病之新久者。欲察其为外感。为 内伤。为外感夹内伤。为内伤夹外感。为实为虚。为实中夹虚。为虚中夹实。以定病之 准的而已。总而言之。在医者博历知病。多诊 识脉。屡用达药。有真学问。肯负责任。而病患又深信不疑。善为调养。二难并。两美合 。何致有世无良医。病多不治之长叹也哉。至于切脉之道。一载六经脉象。一载诊脉举 要。兹不赘述。 【秀按】俞氏诊法。简而得要。固足为后学典型。喻西昌议病式。繁而得当。亦足 为后学模范。试述其式。某年、某月、某地、某人、年纪若干。形之肥瘦长短若何。色 之黑白枯润若何。声之清浊长短若何。人之形志苦乐若何。病始何日。初服何药。次后 再服何药。某药稍效。某药不效。现下昼夜孰重。寒热孰多。饮食喜恶多寡。二便滑涩 有无。脉之三部九候。何候独异。二十四脉中。何脉独见。何脉兼见。其症或内伤。或 外感。或兼内外。或不内外。根据经断为何病。其标本先后何在。汗吐下和。寒温补泻何 施。其药宜用七方中何方。十剂中何剂。五气中何气。五味中何味。以何汤名为加减和 合。其效验定于何时。一一详明。务令纤毫不爽。起众信从。允为医门矜式。不必演文 可也。其自释义云。某年者。年上之干支。治病先明运气也。某月者。治病先明四时也 。某地者。辨高卑燥湿。五方异宜也。某龄某形某声某气者。用之合脉以图万全也。形 志苦乐者。验七情劳逸也。始于何日者。察久近传变也。历问病症药物验否者。以之斟 酌己见也。昼夜寒热者。辨气分血分也。饮食二便者。察肠胃乖和也。三部九候。何候 独异者。推十二经脉受病之所也。二十四脉见何脉者。审阴阳表里无差忒也。根据经断为 何病者。名正则言顺。事成如律度也。标本先后何在者。识轻重次第也。汗、吐、下、 和、寒、温、补、泻何施者。求一定不瘥之法也。七方。大、小、缓、急、奇、偶、复 。乃药之制不敢滥也。十剂。宜、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乃药之宜不 敢泛也。五气中何气。五味中何味者。用药最上之法。寒热温凉平。合之酸辛甘苦咸也 。引汤名为加减者。循古不自由也。刻效于何时者。逐款辨之不差。以病之新久定痊期 也。则是则医案之在人者。工拙自定。积之数十年。治千万人而不爽也。 【廉勘】前清国初张石顽老人。于诊法。多所发明。爰为节述其说。以补俞氏之不 逮。(一)辨形。细观肌之滑涩。以征津液之盛衰。理之疏密。以征营卫之强弱。肉之 坚软。以征胃气之虚实。筋之粗细。以征肝血之充馁。骨之大小。以征肾气之勇怯。爪 之刚柔。以征胆液之淳清。指之肥瘦。以征经气之荣枯。掌之浓薄。以征脏气之丰歉。 尺之寒热。以征表里之阴阳。至于深闺窈窕。往往密护屏帏。不能望见颜色。但须验其 手腕色泽之苍白肥瘠。已见一斑。若夫肌之滑涩。理之疏密。肉之坚软。筋之粗细。骨 之大小。爪之刚柔。指之肥瘦。掌之浓薄。尺之寒热。及乎动静之安危。气息之微盛。 更合之以脉。参之以证。则气血之虚实。情性之刚柔。形体之劳逸。服食之精粗。病苦 之逆顺。皆了然心目矣。(二)辨色。色贵明润。不欲沉夭。凡暴感客邪之色。不妨昏 壅滞浊。病久气虚。只宜瘦削清。若病邪方锐。清白少神。虚羸久困。而妩媚鲜泽。 咸非正色。五色之中。青黑黯惨。无论病之新久。总属阳气不振。惟黄色见于面目。而 不至索泽者。皆为向愈之候。若眼胞上下如烟煤者。寒痰也。眼黑颊赤者。热痰也。眼 黑而行步艰难呻吟者。痰饮入骨。眼黑而面带土色。四肢痿痹。屈伸不便者。风痰也。 病患见黄色光泽者。为有胃气。不死。干黄者。为津液之槁。多凶。目睛黄者。非瘅即 衄。目黄大烦为病进。平人黑气起于口鼻耳目者危。若赤色见于两颧。黑气出于神庭。 乃火气入于心肾。暴亡之兆也。他如黄属脾胃。若黄而肥盛。胃中有痰湿也。黄而枯。 胃中有火也。黄而色淡。胃气本虚也。黄而色黯。津液久耗也。黄为中央之色。其虚实 寒热之机。又当以饮食便溺消息之。色白属肺。白而淖泽。肺胃之充也。肥白而按之绵 软。气虚有痰也。白而消瘦。爪甲鲜赤。气虚有火也。白而夭然不泽。爪甲色淡。肺胃 虚寒也。白而微青。或臂多青脉。气虚不能统血。若兼爪甲色青。则为阴寒之证矣。白为 气虚之象。纵有失血发热。皆为虚火。断无实热之理。苍黑属肝与肾。苍而理粗。筋骨 劳也。苍而枯槁。营血之涸也。黑而肥泽。骨髓之充也。黑而瘦削。阴火内戕也。苍 黑为下焦气旺。虽犯客寒。亦必蕴为邪热。绝无虚寒之候也。 赤属心。主三焦。深赤色坚。素禀多火也。赤而胭坚。营血之充也。微赤而鲜。气虚有 火也。赤而索泽。血虚火旺也。赤为火炎之色。只虑津枯血竭。亦无虚寒之患。大抵火 形人。从未有肥盛多湿者。即有痰嗽。亦燥气耳。此皆望诊之大要也。(三)辨声。声 虽发于肺。实发自丹田。其轻清重浊。虽由基始。要以不异平时为吉。而声音清朗如常 者。形病气不病也。始病即气壅声浊者。邪乾清道也。病未久而语声不续者。其人中气 本虚也。脉之呻吟者。痛也。言迟者。风也。多言者。火之用事也。声如从室中言者。 中气之湿也。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正气夺也。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 神明之乱也。出言懒怯。先重后轻者。内伤元气也。出言壮厉。先轻后重者。外感客邪 也。攒眉呻吟者。头痛也。噫气以手抚心者。中脘痛也。呻吟不能转身。坐而下一脚者 。腰痛也。摇头以手扪腮者。齿颊痛也。吟呻不能行步者。腰脚痛也。诊时吁气者。郁 结也。摇头而言者。里痛也。形羸声哑者劳瘵。咽中有肺花疮也。暴哑者。风痰伏火。 或怒喊哀号所致也。语言蹇涩者。风痰也。诊时独言独语。不知首尾者。思虑伤神也。 伤寒坏病。声哑唇口有疮者。狐惑也。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痰火也。此皆闻 证之大要也。前清咸同间石芾南先生。于问证颇为扼要。爰为节述其说。以补俞氏之未 备。病、藏于中者也。症、形于外者也。工于问者。非徒问其症。殆欲即其症见。以求 其病因耳。法当先问其人之平昔。有无宿痰。有无恚怒忧思。饮食喜淡喜浓。喜燥喜润 。嗜茶嗜酒。大便为燥为溏。妇人问。其有无胎产。月事先期后期。有无胀痛。再问其 病。初起何因。前见何症。后变何症。恶寒恶热。孰重孰轻。有汗无汗。汗多汗少。汗 起何处。汗止何处。口淡口苦。渴与不渴。思饮不思饮。饮多饮少。喜热喜凉。(喜热 饮不皆属寒、尝有郁遏不通者、亦喜热饮、以热则流通故也。)思食不思食。能食不能 食。食多食少。化速化迟。胸心胁腹。有无胀痛。二便通涩。大便为燥为溏。小便为清 为浊。色黄色淡。(二便最为紧要、乃病之外见者。)种种详诘。就其见证。审其病因 。方得轩岐治病求本之旨。此皆问诊之大要也。他如寇宗曰。未 诊先问。最为有准。如看妇人病。尤必先问经期。张子和云。凡看妇病。当先问孕。若 孕在疑似间。不可轻用破气行血药。彭用光曰。凡看产妇病。须问恶露多少有无。及少 腹中有无结块。何西池曰。凡妇人经停四五个月。当问其乳头乳根黑否。乳房升发否。 若系垢胎。必每月行经。须问其经行多少。及腹中果动否。此皆妇科扼要之问法也。至 若景岳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恶露有无产后验。亦属问法之 要略。惟赵晴初老医。谓诊病虽须详问。又当色脉合参。不可徇病患之言。为其所惑。 【荣斋按】木章俞氏所讲和转载喻西昌等八家对于诊察伤寒的各种方法,是很符合 现代“调查病史”的要求的。本节所谓“察新久”,就是采取“现下病史”和过去病 史”,它不仅能给予诊断上许多佐证,而且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它还可以作为诊断的根据 ;这就是我们“四诊”中的“问诊”。我认为采取病史的范围,除本章所说各项外,还 应该注意到∶(一)起病的时间和情形──时间要愈准确愈好。可以用各种记时的方法 ,如某日几点几分钟或某日清晨、正午、黄昏或半夜,或起床前后,早饭前后,午饭前 后……等。起病情形有骤起的(如大叶肺炎和疟疾),有渐起的(如伤寒),但也有不 知不觉中而起病的(如各种慢性疾病)。(二)症状与时间的关系──各种症状的表现 都有它一定时间的规律。如果忽略了它的时间性,则症状就失掉了它对诊断上的意义。 如疟疾病患的发热,有间日一次的,也有三日一次的。每次发热时间有数十分钟的,也 有几个钟点以上的。伤寒病患是继续不断的高热,而肺结核病患则是每日下午发微热。 因此,要注意它发生的时间。(三)症状与症状之间的关系──各种症状的表现都是互 相关联的,它们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如疟疾病患应该是先发寒、再发热、后出汗,这 三个疟疾的主要症状,有它们时间先后的关系,这种关系是诊断疟疾的标志。又如发热 和头痛的关系,一般急性热病都是热度愈高的时候头痛愈厉害,热度降低头痛也减轻了 。凭着这个关系就 可以知道这个头痛是因为发热而起的,绝不是其他原因。因此,我们的问症状就应注意 它们互相之间的关系,而不应把每一个症状孤立起来,否则,就会造成诊断上的错误。 其他,如症状对生理功能的影响,症状本身的分析,各个系统详细状症的采取,可能致 病的诱因等;都应该加以注意和考虑。至于询问“过去病史”,应根据现下病史的情形 而变化,现下病史中那一个系统是最主要的症状,过去病史也应详细询问那个系统。所 谓“新病引起旧病”如第九章伤寒夹证中的夹痰、夹血、夹疝、夹痨等,这些病史的早 日获得,对诊断和将来的治疗是很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