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本无篇字。
    手之六阳
    张云。手有三阳。以左右言之。则为六阳。凡后六阴。及足之六阴六阳皆仿此。
    五六三丈
    六下甲乙有合字。下文五六三丈。六八四丈八。六六三丈六尺并同。简案、管子云。伏 戏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
    从足上至头
    甲乙作从头至足。张云。按手足十二经脉。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此其起止之度。今云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盖但计其丈尺之数。俱 以四末为始而言。非谓其行度如此也。后仿此。
    跷脉
    (止)
    合一丈五尺
    马云。跷脉有阳跷、阴跷。阳跷自足申脉行于目。阴跷自足照海行于目。然 阳跷左右相同。阴跷亦左右相同。则跷脉宜乎有四。今曰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则止于二脉者何也。观本 篇末云。跷脉有阴阳。何脉当其数。岐伯答曰。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则知男子之所数者。左右阳跷。女 子之所数者。左右阴跷也。
    合一十六丈二尺
    潘氏医灯续焰云。据越人二十三难云。脉数总长十六丈二尺。任督二跷在内。其始从 中焦注于手太阴。终于足厥阴。厥阴复还注手太阴。所谓如环无端者。不知二跷任督。从何处接入。岂附行于 足少阴太阳耶。附则不能在循环注接之内。当俟知者。
    为孙盛而血者疾诛之
    甲乙。孙下有络孙络之四字。而下有有字。张云。凡人遍体细脉。即皆肤腠之孙 络也。络脉有血而盛者。不去之则壅而为患。故当疾诛之。诛、除也。
    饮药以补之
    张云。邪气脏腑病形篇曰。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即虚者饮药以补 之之谓。
    阅于上七窍也
    简案、马训阅为通。本于谢坚白。三十七难注。张云。阅、历也。五脏位次于内。而气 达于外。故云云。汉文帝纪注。阅、犹更历也。又车千秋传注。阅、经历也。
    五脏不和
    马云。二句结上起下之辞。
    阳气太盛则阴不利
    三十七难及甲乙作邪在脏。则阴脉不和。下不利亦作不和。并是。
    不能荣也
    张云、本经。荣、营通用。不能荣。谓阴阳乖乱。不能营行。彼此格拒不相通也。
    故曰关
    三十七难。关、作格。简案、六节藏象。亦以阴盛为关。
    故曰格
    三十七难。格、作关。简案、六节藏象。亦以阳盛为格。终始禁服并同。马云。难经三十七 难。误以六阴脉盛为格。六阳脉盛为关。致后世不曰脉体。而指曰鬲症。尤误之误也。汪云。按关格二字。字 面虽殊。而意义则一。难经虽颠倒。疑无伤也。如素问脉要精微论。阴阳不相应。 病名曰关格。是明以关格属之病矣。又仲景平脉篇。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又曰。趺阳脉伏而 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是仲景亦以关格为病证。而二字之义。内经与仲景均未 尝细分也。又难经第三难曰。关之前者。阳之动也。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此阴乘之脉也。关以后者。阴 之动也。遂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此阳乘之脉也。是亦以溢覆言脉。而以关格言病也。今马氏既訾难经。复 以仲景、东垣、丹溪为非是。而指关格为脉体。不亦并背内经乎。又曰。关为阳不得入。格为阴不得出。是两 脉共为一病矣。于义亦难分也。
    何气荣水
    甲乙。水作也。马云。人身气血。如水之流。帝遂以跷脉起止。何气营水为问。简案、荣 水不成义。今从甲乙。
    跷脉者少阴之别
    楼氏云。跷脉始终独言阴跷。而不及阳跷者。有脱简。张云。缪刺论曰。邪客于足 阳跷之脉。刺外踝之下半寸所。盖阳跷为太阳之别。故二十八难曰。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 阴跷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故阴跷为足少阴之别。起于照海。阳跷为足太阳之别。起 于申脉。庶得其详也。
    濡目
    张云。阴跷阳跷之气。并行回还。而濡润于目。若跷气不荣。则目不能合。故寒热病篇曰。阴 跷阳跷。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阳气盛则目。阴气盛则瞑目。此所以目之瞑与不瞑。皆 跷脉为之主也。
    气独行五脏
    张云。帝以跷脉为少阴之别。因疑其气独行五脏。不荣六腑也。故有此问。
    如水之流
    (止)
    外濡腠理
    张云。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皆言不得无行也。阴荣其脏。指阴跷也。阳 荣其腑。指阳跷 也。言无分脏腑跷脉。皆所必至也。流者流于内。溢者溢于外。故曰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谓其不 独在脏也。按此跷脉之义。阴出阳则交于足太阳。阳入阴则交于足少阴。阳盛则目张。阴盛则目瞑。似皆随卫 气为言者。故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也。简案、马以阴脉阳脉。为手足三阴三阳之义。然考前后章之旨。张 注为得矣。
    当数者
    楼氏云。当数、为当脉度一十六丈二尺之数也。张云。跷脉阴阳之数。男女各有所属。男属 阳。当数其阳。女属阴。当数其阴。故男子以阳跷为经。阴跷为络。女子以阴跷为经。阳跷为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