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湍。《唐本草》) 【释名】獾(藏器)、猪獾。 时珍曰∶,团也,其状团肥也。《尔雅》云∶子曰。其足蹯,其迹KT。蹯,足 掌也。KT,指头迹也。 【集解】颂曰∶,似犬而矮,尖喙黑足,褐色。与獾、貉三种而大抵相类,而头、足 小别。郭璞注《尔雅》云∶,一名獾,以为一物,然方书说其形状差别也。 宗曰∶肥矮,毛微灰色,头连脊毛一道黑,短尾,尖嘴而 时珍曰∶,即今猪獾也。处处山野间有之,穴居。状似小猪,形体肥而行钝。其耳 聋,见人乃走。短足短尾,尖喙褐毛,能孔地食虫蚁瓜果。其肉带土气,皮毛不如狗獾。苏 颂所注乃狗獾,非
    肉
     【气味】甘、酸,平,无毒。 【主治】水胀久不瘥、垂死者,作羹食之,下水大效(苏恭。《圣惠》用粳米、葱、豉 作粥食)。服丹石动热,下痢赤白久不瘥,煮肉露一宿,空腹和酱食,一顿即瘥。瘦人煮和 五味食,长肌肉(孟诜。宗曰∶野兽中惟肉最甘美,益瘦人)。治上气虚乏,咳逆劳热, 和五味煮食(吴瑞)。
    膏
     【主治】蜣螂蛊毒,胸中哽噎怵怵如虫行,咳血,以酒和服,或下或吐或自消也(崔行 功)。
    胞
     【主治】蛊毒,以腊月者,汤摩如鸡子许,空腹服之(《唐本草》)。
    骨
     【主治】上气咳嗽,炙研,酒服三合,日二,取瘥(孟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