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开宝》) 【释名】肉果(《纲目》)、迦拘勒。 宗曰∶肉豆蔻对草豆蔻为名,去壳只用肉。肉油色者佳,枯白瘦虚者劣。 时珍曰∶花实皆似豆蔻而无核,故名。 【集解】藏器曰∶肉豆蔻生胡国,胡名迦拘勒。大舶来即有,中国无之。其形圆小,皮 紫紧薄,中肉辛辣。 曰∶生昆仑,及大秦国。 颂曰∶今岭南人家亦种之。春生苗,夏抽茎开花,结实似豆蔻,六月、七月采。 时珍曰∶肉豆蔻花及实状虽似草豆蔻,而皮肉之颗则不同。颗外有皱纹,而内有斑缬纹, 如槟榔纹。最易生蛀,惟烘干蜜封,则稍可留。
    实
     【修治】曰∶凡使,须以糯米粉熟汤搜裹豆蔻,于灰火中煨熟,去粉用。勿令犯铁。 【气味】辛,温,无毒。权曰∶苦、辛。好古曰∶入手足阳明经。 【主治】温中,消食止泄,治积冷心腹胀痛,霍乱中恶,鬼气冷疰,呕沫冷气,小儿乳 霍(《开宝》)。调中下气,开胃,解酒毒,消皮外络下气(大明)。治宿食痰饮,止小儿吐逆, 不下乳,腹痛(甄权)。主心腹虫痛,脾胃虚冷,气并冷热,虚泄赤白痢,研末粥饮服之(李 )。暖脾胃,固大肠 【发明】大明曰∶肉豆蔻调中下气,消皮外络下气,味珍,力更殊。 宗曰∶亦善下气,多服则泄气,得中则和平其气。 震亨曰∶属金与土,为丸温中补脾。《日华子》称其下气,以脾得补而善运化,气自下 也。非若陈皮、香附之快泄。寇氏不详其实,遂以为不可服也。 机曰∶痢疾用此涩肠,为伤乳泄泻之要药。 时珍曰∶土爱暖而喜芳香,故肉豆蔻之辛温,理脾胃而治吐利。 【附方】旧一,新七。 暖胃除痰,进食消食。肉豆蔻二个,半夏(姜汁炒)五钱,木香二钱半,为末,蒸饼丸 芥子大,每食后津液下五丸、十丸。(《普济》) 霍乱吐利∶肉豆蔻为末,姜汤服一钱。(《普济方》) 久泻不止∶肉豆蔻(煨)一两,木香二钱半,为末,枣肉和丸,米饮服四五十丸。又方∶ 肉豆蔻(煨)一两,熟附子七钱。为末糊丸。米饮服四五十丸。又方∶肉豆蔻(煨)、粟壳 (炙)等分为末,醋糊丸,米饮服四、五十丸。(并《百一选方》) 老人虚泻∶肉豆蔻三钱(面裹煨熟,去面研),乳香一两,为末,陈米粉糊丸梧子大。 每服五七十丸,米饮下。此乃常州侯教授所传方。(《瑞竹堂方》) 小儿泄泻∶肉豆蔻五钱,乳香二钱半,生姜五片。同炒黑色,去姜,研为膏收,旋丸绿 豆大。每量大小,米饮下。(《全幼心鉴》) 脾泄气痢∶豆蔻一颗(米醋调面裹,煨令焦黄,和面研末),更以子(炒研末)一两, 相和。又以陈廪米炒焦,为末和匀。每以二钱煎作饮,调前二味三钱,旦暮各一服,便瘥。 (《续传信方》)冷痢腹痛,不能食者。肉豆蔻一两(去皮)。醋和面裹煨,捣末。每服一钱, 粥饮调下。(《圣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