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问曰。余闻缪刺。未得其意。何谓缪刺。(缪刺者。谓病在左而取之右。病在右而取之左。如纰缪也。)岐伯对 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 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此先言邪气循序而入 于经者。则当治其经也。夫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脉外见于皮部。经脉内连于脏腑。邪之始客于 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则传入于孙络。盖从孙而络。络而经也。阴阳俱感者。谓皮毛气分为阳。经络血分为 阴。言五脏之血气。外充于形身。有阴而有阳也。夫十二经脉。三阴者属脏络腑。三阳者属腑络脏。而云内连五脏。散 于肠胃者。谓地之五行。以生人之五脏。三阴三阳之六气。亦由五行之所生。故凡论经脉。以五脏五行之气为主。而六 腑为其合也。极、至也。次、处也。此言邪入于经。而至于五脏之次者。不缪刺也。)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 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此言邪入于大络者。当缪刺也。孙络者。孙脉也。孙络之脉 别经者。亦三百六十五脉。并注于大络。大络者。脏腑之经隧也。灵枢经曰。胃之所出血气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脏 六腑之大络也。闭塞不通者。络脉不通也。络脉闭塞。则皮肤孙络之邪。不得入于经而流溢于大络矣。奇病者。谓病气 在左而证见于右。病气在右而证见于左。盖大络乃经脉之别。阳走阴而阴走阳者也。按此论乃大络与皮肤孙络相通。胃 腑所出之气血。从胃络而注于脏腑之大络。从大络而先行皮肤。先充络脉。从络脉而复入于经。以养五脏气。此胃气之 所由出也。至于水谷所生之津液。以资养五脏之精者。由脾脏之转输也。是津液气血。皆由水谷之所生。胃腑之所出。 而各有其道。故曰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以溢奇邪。以通荣卫。又曰。肉分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大 气者。宗气也。是胃腑之宗气血气。有由经隧而先行于皮肤孙络之间。与荣卫交会者也。)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 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命曰缪刺。(左注右而右注左者。因大络之左右互交。 邪随络气而流注也。经、经隧也。言脏腑之大络。与胃之经隧相通。而布于四末。盖四肢乃为诸阳之本。阳明胃气之所 生也。其气无常处者。布于四末。而散于脉外。不入于经俞。故命曰缪刺。经脉篇曰。手太阴之别。并太阴之经直入掌 中。手少阴之别。循经入于心中。盖大络俱并经而行。故曰与经相干。)帝曰。愿闻缪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奈何。 其与巨刺。何以别之。(缪刺巨刺之病。皆左右相注。故问何以别之。)岐伯曰。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 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故络病者。其痛与经脉缪处。故命曰 缪刺。(此言邪客于经者。当巨刺也。巨、大也。谓当以长针取之。亦左取右而右取左也。夫大络之邪。由孙络之流注。 故可浅刺络脉。以取大络之气。如邪在经者。当巨刺以取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之比也。经谓十二经之别。即灵枢经别 篇之所谓足太阳之正。与足少阴之正为一合。足少阳之正。与足厥阴之正为二合。足阳明之正。与足太阴之正为三合。 手太阳之正。与手少阴之正为四合。手少阳之正。与手厥阴之正为五合。手阳明之正。与手太阴之正为六合是也。此亦 阴阳相贯。左右相交。是以左病则右盛。右病则左盛。亦有移易者。谓有病在阳经。而移入于阴经者。有病在阴经。而 移入于阳经者。故左病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络脉者。大络也。故络病者。其 痛与经脉缪处。故命曰缪刺。按此节分别大络与经脉。各走其道。不相交通。然为病皆左注右而右注左。俱宜缪刺者也。 故以巨刺之法。少分别之。故曰络病者。其痛与经脉缪处。故命曰缪刺。再按灵枢经有经脉篇。论脏腑之十二经脉者也。 有经别篇。即巨刺之经也。有十五大络。即缪刺之络也。在十二经脉。则曰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 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在十五大络。十二经别。未论其缪刺巨刺之法。故补论于诸刺篇之后。名曰缪刺论。 当知灵素二经。皆黄帝之典 坟。而素问多有补灵枢之未尽者。圣人救世之婆心也。愚谓血气之生始。经脉之贯通。乃医学之根本。学人当合参灵枢。 细心体会。不可以其刺而忽之。张兆璜曰。上古之法。首重针砭。次齐药食。故有讥丹溪为一代名流。不按针刺。针刺 之道。医者不可不知。)帝曰。愿闻缪刺奈何。取之何如。岐伯曰。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卒心痛。暴胀胸胁支满。 无积者。刺然骨之前出血。如食顷而已。不已左取右。右取左。病新发者。取五日已。(足少阴之络。名曰大钟。当踝后 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故邪客之。令人卒心痛。暴胀。胸胁支满。无积者。无盛血 之结也。当刺然骨之前出血。如食顷而已。不已当缪取之。新病者。刺五日病已。)邪客于手少阳之络。令人喉痹。舌卷 口干。心烦。臂外廉痛。手不及头。刺手中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壮者立已。老者有顷已。左取右。右 取左。此新病。数日已。(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去腕二寸。外绕臂。注胸中。合心主。夫手少阳乃三焦相火主气。注 胸中而合。于心主包络。故邪客之。令人喉痹舌卷。口干心烦。脉循臂。故痛不能举也。当刺中指心包络之中冲。次指 手少阳之关冲。去爪甲如韭叶许。各一。壮者之气盛。故立已。老者之气衰。故有顷。此言手少阳三焦之主气也。如 不已者。乃左注右而右注左。当缪刺之。此为新病。当数日已。盖言邪始客于皮毛孙络。而流溢于大络者。非久病也。 按灵枢经脉篇云。六经络。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 故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是胃气之行于经隧者。布于四末。行于皮肤。而诸井穴。乃经气之所出。故皆取 刺其井焉。)邪客于足厥阴之络。令人卒疝暴痛。刺足大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男子立已。女子有顷已。左取右。右 取左。(足厥阴之络。名曰蠡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其别者。经茎上睾。结于茎。故邪客之。令人卒疝暴痛。以其 络上睾丸而结于阴茎也。当取足大指之大敦。在爪甲上与肉相交之处。左右各一。男子之血盛。故立已。女子之生。 不足于血。故有顷。此言厥阴肝经之主血也。如不已。再缪取之。)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头项肩痛。刺足小指爪甲 上与肉交者各一。立已。不已刺外踝下三。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顷已。(足太阳之络。名曰飞扬。去踝七寸。别走 少阴。足太阳为诸阳主气。其气上升于头项。故邪客于络。而致头项肩痛也。当取足小指之至阴穴。左右各一。如不 已。取外踝下之络脉三。以缪刺之。)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气满胸中喘息。而支胸中热。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 去端如韭叶。各一。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顷已。(手阳明之络。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入太阴。故邪客之。令人气 满胸中喘息。及支胸热。盖手太阴主气。以司呼吸。而脉循于胸中也。故当取手大指之少商。次指之商阳。各一。 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顷。其病即已。)邪客于臂掌之间。不可得屈。刺其踝后。先以指按之。痛乃刺之。以月生死为数。 月生一日一。二日二。十五日十五。十六日十四。(臂掌之间。手厥阴之络也。厥阴之络。名曰内关。去腕二寸。 出于两筋之间。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故当刺其腕踝之后。循臂而上。按其痛处乃刺之。以月生死为数。盖手厥阴心 主主血脉。是谓得时而调之也。月晦初生曰朔。故一日为月生。)邪客于足阳跷之脉。令人目痛。从内始。刺外踝之下 半寸所。各二。左刺右。右刺左。如行十里顷而已。(此言阳跷之脉。亦左右互交。会于睛明。所当缪刺者也。阳跷者。 足太阳之别。起于足外踝下太阳之申脉穴。当踝后绕跟。以仆参为本。上外踝三寸。以跗阳为。循股胁。上肩。上 人迎。挟口吻。至目内。会于足太阳之睛明穴。故邪客之。令人目痛。从内始也。当刺外踝下之仆参申脉。左右各 二。如痛在左目者取之右。痛在右目者取之左。盖跷脉挟口吻。左右互交。而上于目内也。按灵枢寒热篇曰。足太 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乃别阴跷阳跷。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入阳。交于目锐。是阴跷阳跷。左 右交转于面。故病在上者。当缪取之下也。)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胀满。不得前后。先饮利药。此上伤厥阴之 脉。下伤少阴之络。刺足内踝之下。然谷之前。血脉出血。刺足跗上动脉。不已。刺三毛上各一。见血立已。左刺右。 右刺左。善悲惊不乐。刺如右方。(此言堕伤者。亦当用缪刺之法也。恶血留内。则气脉不通。是以腹中满胀。肝主疏泄。 肾开窍于二阴。故不得前后也。先服利药。以去恶血。所谓先治其标也。夫堕坠者。有伤筋骨。筋即为肝。骨即为肾。 是以上伤厥阴之脉。下伤少阴之络。当刺足内踝下厥阴之中封。然谷前少阴之络脉。血脉出血。以调其经。再刺足跗上 阳明之动脉。以消腹胀。如不已。再刺三毛上肝经之大敦。盖堕坠者。伤筋骨与血。肝主筋而主血也。如悲惊不乐者。 亦刺如前法。盖堕伤血脉筋骨。伤五脏外合之有形。悲惊不乐。伤五脏内藏之神志。皆当以针调之。张兆璜曰。神有 余不足。志有余不足。皆调之于经。盖言用针之神妙。非则调之于有形也。)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耳聋时不闻音。刺 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立闻。不已。刺中指爪甲上与肉交者。立闻。其不时闻者。不可刺也。耳中 生风者。亦刺之如此数。左刺右。右刺左。(手阳明之络。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故邪客之。令人耳聋。时不闻音。谓 有时闻而有时不闻也。盖邪客于络。络脉闭塞。则有时而不闻。脉气有时而通。则有时而闻矣。亦当取手太阴之少商。 手阳明之商阳。盖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宗脉出于阳明。而合于手太阴。故刺之立闻。如不已。刺中指心主之中冲。盖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心主脉而开窍于耳也。其不时有闻者。乃内伤之聋证。非邪客于络。不 可刺也。耳中生风者。耳鸣之如风生也。此邪在于络。从外窍而欲出。故刺之亦如此数。)凡痹往来行无常处者。在分肉 间。痛而刺之。以月生死为数。用针者。随气盛衰。以为数。针过其日数则脱气。不及日数则气不泻。左刺右。右刺 左。病已止。不已。复刺之如法。月生一日一。二日二。渐多之。十五日十五。十六日十四。渐少之。(此言邪 痹于肌腠之气分者。亦当以缪取也。凡痹往来行无常处者。邪随气转。谓之行痹。故当于分肉间。随其痛处而取之。夫 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邪 客于手厥阴心主之血分。客于肌腠分肉之卫分。皆当以月生死盈亏而加减之。)邪客于足阳明之经令人鼽衄。上齿寒。 刺足中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左刺右。右刺左。(此言经脉之有互交者。亦当以缪取也。经、谓阳明之经脉也。 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中。上入齿中。环绕唇下。左右相交于承浆。故邪客阳明之经而令人鼽衄上齿寒者。亦当以缪 刺也。足阳明之脉。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故当取中指间之内庭。大指次指间之厉兑。各 一。而缪刺之。此言脏腑之经脉。如左右互交而为病于相交之上者。亦当左取右而右取左也。)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 人胁痛不得息。咳而汗出。刺足小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不得息立已。汗出立止。咳者温衣饮食。一日已。 左刺右。右刺左。病立已。不已。复刺如法。(足少阳之络。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跗。一呼一吸曰息。 肺所司也。足少阳厥阴之脉。并循于胁。厥阴之脉。上主肺。循喉咙。邪客于少阳之络。令人胁痛不得息者。阳邪而走 于阴。络病而及于脉。盖阴阳经脉之相通也。足少阳所生病者汗出。上逆于肺则咳也。当刺足小指次指之窍阴穴。盖此 穴在四指五指之间。故各刺一。其不得息。汗出立已。咳者。邪干肺也。故宜温衣。及温暖饮食。若形寒饮冷。是为 重伤矣。)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嗌痛。不可内食。无故善怒。气上走贲上。刺足下中央之脉各三。凡六刺。立已。 左刺右。右刺左。嗌中肿。不能内。唾时不能出唾者。刺然骨之前。出血立已。左刺右。右刺左。(内叶讷贲音奔。此邪 客于络而并于经者。亦当以缪取也。足少阴之络。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其经脉贯肝膈。循喉咙。其支者。从肺 出络心。注胸中。邪客于络而并入于经。迫其心火上炎。故令人嗌痛。不可内食。上逆于肝膈。则无故善怒也。贲者。 胃之贲门。肾气上通于胃。故气上走贲上。宜刺足下中央之涌泉。左右各三。凡六刺。立已。如甚至嗌中肿而唾亦不 能出内者。此君相之火并炽也。当刺然谷前之络脉。出血立已。此邪客于络而并于经。经脉上络于心。络脉上走于心包 下。先见经证。故先刺经脉之涌泉。后并见络证。故复刺然谷前之络脉。盖大络乃经脉之别。血气之相通者也。)邪客于 足太阴之络。令人腰痛。引少腹控。不可以仰息。刺腰尻之解。两胂之上。是腰俞。以月死生为数。发针立已。左 刺右。右刺左。(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之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王冰曰。足太阴之络。从髀 合阳明。上贯尻骨中。与厥阴少阳。结于下。而循尻骨。内入腹。故邪客之。令人腰痛。引少腹控肋也。络循于腹。 故不可以仰息。腰尻骨间曰解。挟脊之肉曰胂。腰尻之解。两胂之上。是腰俞也。以日生死为数。发针立已。盖脾主 肌肉。肌腠之间。乃卫气之出入。故以月为数。)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刺之从项始。数脊椎。 挟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旁三。立已。(此邪客于络而入于经者。即当取之经也。夫筋挛背急。引胁而痛。足太阳 之经证也。故刺之当从项之大椎始。数脊椎而下。挟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即于脊骨之旁。刺之三。立已。盖十五大 络。乃十二经脉之别。交相贯通者也。故邪客于络而为络病者。则缪取之。如邪客于络。转入于经而为经病者。即随经 脉之痛处而取之也。)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留于枢中痛。髀不可举。刺枢中以毫针。寒则久留针。以月死生为数。立 已。(此言邪留其处而为痛者。亦当随其痛处而取之也。枢中、髀枢之中。两髀厌分中。即环跳二穴。毫针取法于毫毛。 长一寸六分。主寒热痛痹之在络者。故当以毫针刺枢中。寒则久留针以待阳热之气。至以月生死为数。立已。按邪舍于 络。有随络气而留行者。则缪取之。有客于络而转入于经者。有客于络而留其处者。皆随其痛处而刺之。盖邪气之无经 常也。少阳主初生之气。故亦以月生死为数。)治诸经刺之所过者。不病。则缪刺之。(此复申明治诸经者。亦有缪 刺之法也。经、经别也。足太阳之正。别入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胱胱。散之肾。足少阴之正。至 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足少阳之正。绕髀入毛际。合于厥阴。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上肝。足厥阴 之正。别跗上。上至毛际。合于少阳。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明。 手太阳之正。指地别于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肠。手少阴之正。别入渊腋两筋之间。属于心。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 内。手太阳之正。指天别于巅。下走三焦。散于胸中。手心主之正。别下渊腋三寸。入胸中。别属三焦。手阳明之正。 从手循膺乳。下走大肠。属于肺。上循喉咙。手太阴之正。别入渊腋少阴之前。入走肺。散之太阳。上出缺盆。复合阳 明。此十二经之别脉。亦阳走阴而阴走阳者也。故治在诸经者巨刺之。如邪在所过者不病。是邪盛于左而病反在右。邪 在于右而病反在左。或邪在于阳之经。而移易于阴经者。或在阴之经。而移易于阳经者。又当左取右而右取左也。按以 上十二经别。亦皆系于五脏。是以下文论邪客于五脏之间。引脉而痛者。当缪取之也。)耳聋。刺手阳明。不已。刺其通 脉出耳前者。(此言经别之与经脉相通也。夫十二经正。乃十二经脉之别。道路虽分。其源流通贯。故刺经不已。当复刺 其脉焉。通脉出于耳前者。谓手阳明之脉。上出于耳前。循禾迎香。而通于足阳明胃脉者。耳聋刺手阳明者。承上文 而言邪客于手阳明之经而病耳聋者。则当治其经。如不已。此邪入于脉。即取耳前之脉以刺之。则其病立已矣。)齿龋。 刺手阳明。不已。刺其脉入齿中。立已。(龋音区。齿龋、齿痛也。此言邪客于手阳明之经别。而为齿痛者。则当取之经。 如不已。此邪入于脉。即刺其入齿中之脉。举一经而十二经可类推矣。然独提手阳明者何也。手阳明之脉。交人中而左 之右。右之左。如病在耳而取之耳。痛在齿而取之齿。是随其病之所在而取之。若病在上而取之下。又当以缪刺者也。 上章论大络与经脉相通。此论经别与经脉相通。上章论邪客于足阳明之经。下节论缪传引上齿痛。皆病在上而取之下。 所当缪刺。此论邪在于手阳明之脉。病在上而取之上者。不必缪刺。盖手足阳明之经。皆左右相交于人中承浆之间。言 缪刺之证。不则大络之奇病。如十二经别。足阳跷之脉。及手足阳明二经。皆有缪刺之证。当知缪刺者。因经脉之左右 互交而取之也。)邪客于五脏之间。其病也。脉引而痛。时来时止。视其病。缪刺之。于手足爪甲上。视其脉。出其血。 间日一刺。一刺不已。五刺已。(此邪客于五脏之间。而病及于经别也。盖十二经别。内散通于五脏。外交络于形身。故 邪在五脏之间。其为病也。引脉而痛者。当取手足之井穴。随其所病之经而缪刺之。时来时止者。邪随气而或出或入也。 视其脉者。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即泻出之。间日一刺者。邪客之深也。五刺已者。五脏之气平也。张兆璜曰。以其时 来时止。始知邪客于五脏之间。)缪传引上齿。齿唇寒痛。视其手背脉血者去之。足阳明中指爪甲上。一。手大指次指 爪甲上。各一立已。左取右。右取左。(缪传者。谓手阳明之邪。缪传于足阳明之脉也。足阳明之脉。入上齿中。还出 夹足。左右相交于承浆。此邪客于手阳明之经别。而缪传于足阳明之脉。致引入上齿而使齿唇寒痛。当先视其手背之脉。 有留血者去之。以泻手阳明经别之邪。取足阳明中指之内庭。以泻上齿之痛。再刺手大指之少商。手次指之商阳。以泻 手阳明经别之本病。此左右相交于承浆。而取刺在下。故当缪刺者也。此章论十二经别。与十二经脉相通。而手之阳明。 又可通于足阳明者也。)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此五络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动。 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或曰尸厥。刺其足大指内侧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后刺足心。后刺足中指爪甲上。各一。后 刺手大指内侧。去端如韭叶。后刺手心主少阴锐骨之端。各一。立已。不已。似竹管吹其两耳。其左角之发。方一 寸。燔治。饮以美酒一杯。不能饮者灌之。立已。(此申明诸脉生始出入之原。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所谓宗脉者。百脉之 宗也。百脉皆始于足少阴肾。生于足阳明胃。输于足太阴脾。主于手少阴心。朝于手太阴肺。是以五脉之气。皆会于耳 中。络左角者。肝主血而居左。其气直上于巅顶也。五络俱竭。则荣卫不行。故令人身脉振振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 或曰尸厥。盖人之所以生动者。藉气而血濡。血气不行。则其形若尸矣。刺足大指足太阴之隐白。刺足心足少阴之涌 泉。刺足中指足阳明之厉兑。刺手大指手太阴之少商。刺手心主手少阴之神门。使血气疏通。其厥立已。如不已。用竹 管吹其两耳。以通宗脉之气。其左角之发。方一寸。燔治。饮以美酒一杯。不能饮者。灌之。盖发者。血所生也。充 肤热肉。生毛发之血。肝所主也。肝居左。故其左角之发以通荣血。酒者热谷之悍液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故饮 酒者。随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故饮以美酒一杯。以通卫气。荣卫营运。则其人立疏矣。此节复结大络之气。先行 于皮肤。先充络脉。是以皮肤孙络之邪。不入于经。则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按神农本经。发者血之余。服之仍自还 神化。盖血者神气也。中焦之汁。奉心神化赤而为血。故服之有仍归于神化之妙。曰方寸者。言其心所主也。灌者。欲 其灌溉于四旁也。夫医者意也。以意逆之。思过半矣。)凡刺之数。先视其经脉。切而从之。审其虚实而调之。不调者经 刺之。有痛而经不病者缪刺之。因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尽取之。此缪刺之数也。(此总结治法。又当先治其经脉也。数、几 也。言凡刺之有几。而各有所取也。经脉者。脏腑之十二经脉。如江河之径道也。络脉者。如江河之支流。孙络者。如 支流之更有支流也。经者。经别也。如江河之别道。江从此而通于河。河从此而通于江。此阴阳相合之道路。故又曰经 正。络者。大络也。如江河之外。别有江河。而外与经脉之孙络相通。然而总归出于海。海之所以行云气于天下者。从 大络而充于皮肤。海之潮汐。从经脉而流溢于支络。是以始受之邪。从皮肤而入于孙络。从孙络而入于络脉。从络脉而 入于经脉。极于五脏。散于肠胃。故当先治其经脉。切而从之。审其虚实而调之。不调者。以经刺之。如身有痛而经脉 不病者。此流溢于大络。所当缪刺者也。因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尽取之。此缪刺之数也。王芳侯曰。邪气从外而入。 正气从内而出。知其所出之道路。后能知邪入之浅深。故为根本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