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冲三焦。内经之论备矣。后世知冲督任分三脉。而不知后曰太冲之义。知中焦起营卫。而不知其为匡济于阳明。 必欲求其为腑之形。以为三焦无状。空有名。是以其说纷纷。皆拘文牵义之徒也。经曰。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 脏六腑皆禀焉。夫为五脏六腑之海。而脏腑皆禀焉者。岂为一线之冲。而与督脉无关哉。至论三焦。则经曰上焦出于胃 口。并咽之上。贯膈而布胸中。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下焦别回肠注于膀胱。而于阳明胃之经络。则曰循喉咙入缺 盆。下膈属胃。其直者。缺盆下乳内廉。其支者。起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此与三焦同行在前。故知三焦者。特胃 部上下之匡廓。三焦之地。皆阳明胃之地。三焦之所主。即阳明胃之所施。其气为腐熟水谷之用。与胃居太阴脾之前。 实相火所居所游之地也。故焦者以熟物为义。上焦如雾者。状阳明化物之升气也。中焦如沤者。状化时沃溢之象也。下 焦如渎者。状济泌分别流水之象也。是以名为三焦者。特为两阳合明之胃。与相火之所职言之耳。其为后天谷神。出化 之本。以出营卫。以奉生身。使肾之气上升于肺。下输膀胱。后天之能事毕矣。然人受生以来。其真元一由先天而起。 则少阴为之根柢。厥阴为之冲发。其气皆挟津液以上。历五脏而上之。其气在中后之间。渗灌脊肠。名为太冲。实居阳 明三焦之后。故云后为太冲。太冲之太者。其盛为十二经之海。五脏六腑亦皆禀之。与阳明胃。并是脏腑之根柢也内经 又谓为血海。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又与阳明会于宗筋。于是其后输出大杼。其前会气街。大杼在督。 气街在任。是冲脉之盛。灌三阳。渗三阴。包阳明三焦。凡督任阴阳之会脉。皆冲为之也唯冲为之。故太冲之精气。常 得与三焦营卫之行。合行隧道。而绕周身。充微皮毛。而灌脏腑。人知营卫之出于三焦。而不知先天脉气有与之偕行者。 日夜五六十周。盖先后之天齐至也。人疑卫为水谷之悍气。决出上焦。而经独云卫出下焦。遂疑为误文。不知前言者。 特言饮食之能出卫。而实则卫为真阳。能卫外为固。非可以一时之饮食当之。必先天根柢之盛气。与此为合而当之也。 则卫之出下焦何疑。盖知冲之为义。益知卫之为出矣。